APP下载

探究性教学在高中生物中的有效融入

2018-06-27郭贵民

神州·中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实施原则积极意义探究性教学

郭贵民

摘要:生物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需要让学生基础生物知识实现有效掌握,还需要形成探究性思维。对此,在教学活动中,就可以融入探究性教学这一手段,对生物教学实现改革创新。本文首先分析了探究性教学对高中生物教学的积极意义以及实施原则,然后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探究性教学的融入,以供参考。

關键词: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积极意义;实施原则;融入

生物这门课程,既有文科所需要的背诵记忆,也有理科所需要的逻辑推理,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学科。而在教育活动不断变化革新的背景下,需要关注学生探究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对此,在生物教学中,便需要开展探究性教学,引导学生在生物教学中积极探究,不断提高这方面的思想意识。

一、探究性教学的积极意义与实施原则

(一)积极意义

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说,探究性教学具备非常显著的教学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让课堂教学更加新颖化,从而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从当前高中生物教学实际来看,由于学习压力较大,而且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而借助探究性教学,打破了以往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能够给与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探究性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自主探究,加深学生对知识形成的认知,从而实现更加牢固的掌握。生物知识具有一个形成过程,如果只是单纯记忆结论,那么在实践时可能遇到麻烦。而借助探究性教学,对知识的形成过程达成了解,便可以明确其中的原理,这样在实践的时候就能更加灵活。

第三,探究性教学可以让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加亲密,在探究过程中实现深层次互动,从而让课堂氛围更加优良。在形成良好的氛围之后,教学活动的开展就会更加高效。

(二)实施原则

要在生物教学中融入探究性教学,那么也需要关注一定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取得预期中的效果。首先,要遵循贴近教学的原则。探究性教学一般是以探究任务或是探究问题的形式展开,不论是哪种形式,都应该和教学内容实现对应,能够对教学内容实现反映,这样才能取得预期中的教学效果。其次,要符合学生认知。在生物教学中展开探究性教学,也需要关注学生的生物认知水平。如果探究问题难度太大,超出了学生的认知,那么学生就很难得出结论,这样的探究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探究性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最后,探究性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使用这种教学方式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需要注意保证学生的自主探究,不能越俎代庖帮助学生探究,这样就会失去探究性教学的意义。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教学的融入措施

(一)遵循基本原则设计探究性学习任务

要将探究性教学融入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那么就需要在满足基本原则的条件下,展开探究性学习任务的设计。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所要教学的内容,提前设计好一些探究性的任务或是问题,然后将其引入课堂让学生展开探究思考。比如,在教学酶的催化作用相关知识的时候,其中酶的催化作用以及影响催化作用的相关因素是教学重点。对此,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个开放式探究性学习任务:PH环境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探究。这个探究任务就是关注了酸碱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但是只给出了探究主题,并未对具体的探究过程作出限制。因此,还可以设计一个对照探究性任务,即温度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这个对照任务可以给出具体的过程。然后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这个对照任务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了解温度对酶活性所产生的影响,然后引导学生依照这一过程,自主设计PH环境对酶催化作用影响的探究实验,并且自主推导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通过这样的探究性学习任务设计,能够切实引导学生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实现自主探究,从而不断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二)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展开探究

除了在课前设计好探究性的教学任务之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展开探究。比如对于上文所提到的温度影响酶催化活性的对照探究实验,虽然需要向学生进行讲解,但是也不必由教师全部讲解,可以一边讲解一边启发学生,让学生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例如,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引导:不同温度下,酶的催化作用可能会产生区别,那么在高温环境下,酶催化作用相对室温而言是强还是弱呢?学生经过思考,有的学生认为更强,有的学生认为更弱。教师则可以继续引导:既然大家有不同的看法,那么应该如何来验证呢?大家有什么好的实验方案吗?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结合自己的观点,就可以给出验证实验方案。然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观点,设计探究实验,对学生的观点进行验证。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就让学生和教师对一个知识点实现了共同探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对学生探究精神和能力的发展意义重大。

(三)加强教学实践让学生亲自探究

前文所述都是偏重于教学的探究学习。但是,从教学的本质来说,学生才是其中的核心主体,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究更加重要。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动手实践探究,由学生自主完成探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在对相关的知识讲解完成之后,就可以给学生布置实践性探究任务,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比如在教学酶催化相关知识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实践探究任务:唾液中含有淀粉酶,但是每个人唾液中的淀粉酶含量存在一定区别,那么结合自身实际,对自身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果进行探究,明确在什么温度和什么PH环境下,催化效果最好。这样一个实践探究任务,既将学生自身引入进来,又结合了温度与PH值这两个因素,可以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酶催化的相关知识形成更加牢固的掌握。

结束语:

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使用探究性教学模式,可以起到非常显著的教学作用。但是在实践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规则。在这些规则限制下,加强探究任务设计、和学生一起进行探究,同时要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实践,通过多种手段综合使用,让探究性教学切实融入到高中生物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张海燕,陈雅馥,焦阳,等.浅谈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拓展性思维[J].现代交际,2016(15):37-37.

[2]刘子燕.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6(5):115-115.

[3]王兆胡,刘克让.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中要警惕“主题先行”[J].教学与管理,2016(10):71-73.

猜你喜欢

实施原则积极意义探究性教学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策略
管理沟通应用对企业业绩的积极意义
优化教学策略,保障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选修课《演讲与口才》训练策略与原则探析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
探究中学英语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