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惠山古镇传统民居中吉祥纹样解析

2018-06-27华玲王涵乙焦月

神州·中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传统民居

华玲 王涵乙 焦月

摘要:惠山古镇是无锡老街坊保存完好的唯一街区,其建筑具有当地典型的传统民居风貌。其中吉祥纹样多以动物、植物、谐音作为构成手法,核心题材多以福、禄、寿、喜、财、瑞和人物故事呈现,吉祥纹样的构成以及题材的刻画承载了历史传承过程中的风土人情、人文情怀、哲学思想和审美演变,它深刻地根植于无处不在的平凡琐细生活之中,通过对纹样的解析,为探索无锡的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参考实证。

关键词:惠山古镇;传统民居:吉祥纹样

1.惠山古镇传统民居现状

惠山古镇,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东经120°19′、北纬31°30′紧靠京杭大运河,并依托于国家级的太湖风景名胜区中的锡惠景区,自古以来是江南重要名山胜地,清代康熙、乾隆先后13次临幸此地,故建筑群以明清时代为主体,清代更盛,由朴素的江南普通民居式建筑风格所组成。

学者陆鼎元认为,广义的传统民居大致分为两种。“一,即民间传统居住建筑,如祠堂、会馆、作坊、桥梁等;二,则包括民居群,即历史性文化街区,是整片成街成区的传统民居,而不是单栋建筑物。”惠山古镇以民间联宗立庙所建之祠为主,其中还存在钦定官设的祠堂,惠山古镇自建造开始至今并无统一规划,数百年间逐渐建造了寺庵、书院、公所、园林、店铺等,是无锡传统民居保存完好的唯一街区。1949年无锡市政府把祠堂改为民宅,租赁给市民使用,大量的惠山祠堂仍保存在民居形式的状况下。

2.吉祥纹样的构成手法

2.1动物纹样

以动物寓意占不少比例。起初代表王权富贵的“龙、凤、麒麟”最为常见,在古镇中这些大都出现在清早中期,以龙凤饰纹图案画为主,张明公祠房屋顶上的龙吻头,就是以求平安富贵驱邪的。刘氏家祠房檐上雕刻着麒麟送子,屋脊上的瑞兽龙、凤、海马活灵活现,若坐于中厅太师椅,刚好可以看到,寓意着逢凶化吉、辟邪消灾、风调雨顺。类似的吉祥纹样浮雕还有:张中丞祠宅门的入口,形似圆鼓承托于石座上的抱鼓石,其上雕刻着双龙戏珠,上为降龙,下为升龙。此类纹样起源于先秦,通过两条龙对一颗珠的争夺,象征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同时具有镇宅辟邪之功。还有薛中丞祠的麒麟卧松,代表“瑞气长存”;街巷上“人杰地灵"牌楼的双狮戏绣球,代表生生不息、家族繁衍、社会繁荣新旺;店铺屋脊上的蝙蝠,代表“福从天降”。由于古镇地处江南,雨水多,纹样又长时间置于露天,所以这些瑞兽吉祥纹样大都以砖雕的形式出现在屋楼上,这样既具有装饰性又耐腐蚀。砖大多采用苏州陆慕御窑精工烧制的青砖,所以纹样细腻精致,工艺以块块局部镂刻,再拼合组装。从苏派传统民居来看,它们不仅反映了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技艺水平,也反映了当时在吴文化熏陶下的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观念,这是物质与精神文明的产物。

2.2植物纹样

以植物寓意更加鲜活。古镇中植物纹样的形成,受吴地在南宋时成为全国锦绣产品集中地的影響,纹饰由早中期的以动物图案为主,后转为以人物山水花鸟植物的写生画为主。在古镇中,只有具备一定规模的宅院才在门楼花墙等部位装饰雕刻图案,为了气派美观,门楼上还有文人雅士的题字,两边就点缀花鸟鱼虫吉祥如意图饰花纹,加以精雕细刻,门楼上的纹样还能给墙面雨水导流,江南民间有“花墙头,百子格”之说。

2.2谐音

在以上两点基础上,还多用谐音,即近音字或同音字代替本字,更加口语化。“醉里吴音相媚好”,江南吴语中就有“猫蝶”同“耄耋”谐音寓意长乐高寿,是以谐音来借指某个事物。在古镇中,门面上木雕采用竹,“竹”同“祝”,意为祝报平安;门窗上蝙蝠与云同在,蝙蝠的“蝠”同“福”,意寓洪福齐天;庭院里石板路上雕刻的鲤鱼,“鱼”同“余”,意为连年有余;石雕画的鹿,“鹿”同“路”,意为一路连科。

3.惠山古镇中传统民居吉祥纹样题材分类

通过对惠山古镇实地考察及收集资料,结合当地民俗民风,解析吉祥纹样所呈现的题材意义。

福禄寿喜财是自古以来最常见的题材。在古镇中马文肃公祠屋顶上的木门上有不少呈现双福的蝙蝠纹样,亦是体现主人的布施行善,积累功德,期盼万福降临。庭院小池边的石栏上雕有鹿,“鹿”音“禄”则指加官授禄,而“寿”常以寿字的各种书写造型加以演变加工和美化进行纹样装饰,常出现在古镇的木雕门和瓦片上。此外还有喜财瑞作为常见题材。“喜”是以喜鹊作载体,喜上眉梢之意。“财”则极其多见,常以玉兰花、海棠为题材出现在民居外墙的浮雕上,寓意“玉堂富贵”,象征着祠堂主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内心的渴求。

古镇中的人物故事画则是特有题材。隔扇门绦环板上的山水人物画具有故事情节,于山水间高谈阔论、嬉戏玩耍、星罗棋布、抚琴高歌。这些纹样作品构图优美饱满,背景清晰深远,人物轮廓逼真,引人入胜,百看不厌,体现了吴地的文化风采,逐渐形成吴人清秀细腻的纹样风格。这些故事性纹样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更重要的是教育提示吴地后人传承文化,铭记仁义礼智,不忘先人优良传统文化。

4.吉祥纹样在惠山古镇传统民居中的价值意义

吉祥纹样是人在历史传承演变的过程中留下的痕迹,是历史的载体,也是人的载体,主要从以下四点阐述其价值意义。

风土人情方面,吉祥纹样是在民众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产生与发展的,惠山古镇坐落于江苏省无锡市,深受吴文化中“厚德载物”的影响,许多吉祥纹样的核心内涵都是直接源于民众们的生产生活。惠山古镇中的祠堂多为民间自建,作为江南唯一的大规模祠堂群,更具有吴文化代表性,其中吉祥纹样作为文化载体,被赋予反映居民们的生活状态和地方民俗特色。

审美演变方面,自泰伯开拓东吴以来,无锡地区受民族精神变化和道德思想变化的影响,审美观念随着历史发展而逐渐演变;同时,惠山古镇位于长江三角洲,是深受太湖养育而娇娆富庶的江南地区,社会环境和生产生活也影响着无锡地区的审美观念。从宏观上来说,惠山古镇吉祥纹样的审美观念是随历史逐步演变同时具有地域特色的。

参考文献:

[1]郭廉夫.中国纹样辞典[M].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117

[2]林家阳.图形设计[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66-77

猜你喜欢

传统民居
解析关中传统民居的雕刻艺术
福州传统民居风火墙艺术特色分析
基于交往空间的江南传统民居“生活性”保护浅析
柳州地区传统民居的特征研究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艺设计中的应用
分析关中传统民居屋顶装饰艺术
城镇化背景下“微山岛”传统民居保护研究探析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