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读

2018-06-27张香菊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写作方法课文文章

张香菊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阐述:“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通过这段话我们清晰明确地看出 精读是基础,略读是延伸。

然而,长久以来,很多教师只重视精读课文的教学,而忽略了对略读课文教学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要么讲授时,一带而过,囫囵吞枣,草草了事,学生只留下大概印象;要么就和精读课文一样,品词析句,字词句段篇精雕细琢。长此以往,既浪费教育资源,教材资源,又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语言积累,阅读能力的进步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如何让略读教学成为精读教学的巩固与延伸呢?

一、准确领会编排意图

纵观每一册书我们不难发现每单元都以主题编排,具有整体感,而略读课文恰好突出了单元的主题和训练点,是精读课文的延续。我认为编者有以下几个意图:

1.紧随精读,巩固迁移

如果说,精读课文作为范本,是学生阅读能力的根基。那么略读课文就是精读课文的补充,是在教材规定范围内,学生独立思考,自我阅读的延伸。从而拓展到略读书籍,逐步实现自能读书。略读教学对巩固、迁移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写作方法与人文内涵,起到了总结、延伸的作用。

(1)阅读方法的巩固迁移。

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根据不同体裁教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如写人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来感悟;写景的文章,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来体会;写事的文章要抓住事情发展的主线……略读课文教学,应该运用、巩固学生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这些阅读方法。如教科版三(上)第七单元,学生在精读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中学习到写景文章的特点:即抓住景物特点写,按一定的顺序写,并掌握了阅读写景文章的阅读方法后,在学习后面的略读课文《沙漠奇观》和《锡林郭勒草原》时,就可以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

(2)写作方法的巩固迁移。

叶圣陶曾说:“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在教学中我们要帮助学生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为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如教科版第三(下)《童年的泥巴》一课,课文对一群孩童捏泥人、泥物的情景采用比喻、排比等方法把童年趣事描写得淋漓尽致。而这种写作方法和特色再次在略读课文《“球星”马嘴》中体现了出来。学生从精读到略读,在进行单元习作《我的课余爱好》时就能达到巩固和迁移写作方法的目的。

2.突出主题,拓展延伸

(1)内容的拓展。

从阅读的内容层面,略读课文更重视本单元阅读的拓展性。譬如五(上)第八单元的编排,整个单元以毛主席事迹展开,学生体会主席的光辉形象,另外的两篇略读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体现了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一位虽身居高位却不自傲,与乡亲们平等相处有血有肉的伟人形象。本单元的阅读内容丰富,主席的形象在学生们的心中也更丰满起来。

(2)方法的拓展。

从阅读的方法层面,略读课文更重视本单元阅读的多样性。如教科版一(下)第六组教材以春天为主题,多角度地描写春天,在内容和语言表达上都很有特色,教学《春雨的颜色》时,我们就可以进行对比性阅读,进行阅读方法上的拓展,可联系前三篇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从春天的山、春天的大地、春天的色彩、春天的声音等方面,想象春天景象的美好,体会春天独特的风情,并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由此把学习延伸到课外。

二、准确设立教学目标

1.从“学习提示”出发,提取教学目标

略读课文前面总有会一些“提示语”,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要思考的问题,学习的要求,阅读的方法等。仔细研究“学习提示语”,我们就会发现,提示语隐含了课文学习的目标,隐含了课文学习的重点难点,因此深入研读提示语,有利于我们准确制定教学目标,引领我们整个教学设计应该何去何从。如《丝绸之路》一文,课文之前的导语为“祖国的西部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灿烂的历史文化。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其中光辉的一页。读读下面这篇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有条件的,还可以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和同学交流。”根据这一提示语,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1)学习本课生字词,积累优美词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祖国西部悠久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3)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2.从“阅读能力”出发,锁定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充分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掌握了哪些阅读方法?具备了怎样阅读能力?哪些知识学生通过阅读自己可以学会?哪些知识是需要教师去指导点拨?”从而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因此,我们要从学生原有的阅读能力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确立教学目标。

三、科学设计教学环节

略读课文教学目标科学合理的确立,指导了课堂教学的研究方向。注重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1.利用“提示”,自主阅读

崔峦先生在《对语文课程和阅读教学的思考》一文中说:“略读课教学更要整体把握,不宜肢解课文。”因此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充分研读阅读提示。阅读提示,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对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方法和学习的重难点给予了导向作用。通过“阅读提示”,鼓励学生大胆的自主阅读,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2.掌握学法,精心感悟

学生通过运用精读课文中的阅读方法,自学课文中的相关内容,从而提高和训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学习能力,是略读课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略读课文的精髓:一是明确内容。通过学习文前的“阅读提示”,使学生快速地找到文章的重点内容,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二是明确方法。略读课文都是在精读课文基础上的拓展阅读,是阅读方法的再次运用,学生在自我阅读、感悟的基础上充分交流,教师加以概括总结。

3.拓展延伸,推广应用

如叶圣陶先生说过的那样:“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文,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略读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自我运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教材为基本点,课内外相结合,拓展学生的阅读环境,拥有更广阔的阅读空间,培养阅读兴趣。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教师更应該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阅读平台,促进学生在宽松的阅读环境中自主学习,从而实现“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的要求,使学生获得阅读的快乐。

猜你喜欢

写作方法课文文章
把握课文特点,习得写作方法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研究性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网络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刍议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背课文
英语写作方法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