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应洗尽铅华返璞归真

2018-06-27巨瑞莉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公开课老师课堂教学

一位语文教师上公开课,内容是英雄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在讲到“英雄董存瑞托起炸药包”时,教室里烟雾燎绕,真的爆炸了。原来,授课教师为了提高现场教学效果,事先准备了一小包炸药和一个小小的引爆装置……

一位老师要上公开课,按照水果的顺序进行排练,香蕉、苹果、菠萝、鸭梨……最后是西瓜。到了上课那天,其他水果都说完了,就是没人说西瓜,老师看着学生说:“难道你们都不会吗?”一学生胆怯地站起来说:“老师,西瓜今天生病了没有来,您还没来得及说让谁替他。”[1]

一位体育教师把计算机搬到操场上去,用计算机分解动作,不再做示范动作。

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教师迷茫了:课堂上要落实三维目标;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主探索新知识;课堂上教师不敢批评学生了,表扬漫天飞……有的教师彻底抛弃了传统教学经验、方法,一味求新,过分地追求课堂的华丽与热闹,几乎把讲台变成了舞台,结果导致课堂上轰轰烈烈,回过头看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着实令人汗颜,用学生的话就是:上课热闹非凡,下课全部忘完。在很多课堂上,我们只看到教师在多媒体技术的映衬下“近乎完美的表演”,却看不到学生发自内心的提问、质疑和讨论。课堂教学存在着“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不良现象。因此,课堂教学要从教学的本质出发,洗尽铅华,返璞归真。

教学的本质是指通过课堂的教学实现教与学的统一,从而达到的目的,根本体现为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它有三层意思:其一,它强调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结合或统一,即教师教和学生学是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教”离不开“学”,“学”也离不开“教”,在教学中教与学彼此依存,相辅相成,既不存在没有“学”的“教”,也不存在没有“教”的“学”。其二,它明确了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教学活动的方向和性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更好地进行学习,既不能以任何形式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以任何借口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其三,它指出了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功能。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教学的深刻影响。学校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在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诸方面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从理论上全面认识教学的教育功能,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因片面强调教学的部分功能而带来的教学实践方面的偏差。

课堂教学不比体育竞技,一节课也许有疏漏、有冷场、有节外生枝,磕磕绊绊、疙疙瘩瘩,并非十全十美,但它是原汁原味、货真价实的课堂。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学习收获,它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变化和提高。而不是表面上一帆风顺、热热闹闹的排练教学,即使这样的课在设计上面面俱到,小组讨论、课外延伸一应俱全,学生可能也是雾里看花,收获甚微,反而没有传统教学收获大。

教学本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堂本是一个充满遗憾的地方。真实的上一节课,遗憾的地方必然有许多,面对这样的遗憾,我们需要的是反思:哪儿出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学生对于这节课掌握了多少?還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等?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在一次次的打拼中成长起来,才会在教育教学中走向成功!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上《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他一边读课文,一边在书上圈圈画画,他要求学生默读时也要边思考边批注,然后师生交流各自认为需要重视的词句。于老师不断强调学生要动手去写,哪怕是一个词也行,因为那是学生自己的收获。 整堂课于老师都没有讲解课文内容,而是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自己又亲自示范读了两遍。生词教学、朗读训练、练习如何用三句话写回信,一堂课就这样简简单单,没有刻意雕琢的教学设计,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设置,也没有一道针对课文的练习题,却让人回味无穷。于永正老师给我们还原了一堂最质朴的语文课,恰恰体现了当前语文教学最前沿研究强调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特级教师贾志敏认为,课堂教学要真实、朴实、扎实,要区别于舞台,前者更关注“台下十年功”,而后者则追求“台上一分钟”,这是因为两者面临的对象不同,目的也不同。上了2000多堂语文公开课的名师于漪说:“我上公开课时,从来不搞任何彩排,哪怕教育部长来听课,也是响铃就上课,平时怎样上,公开课就怎样上。”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一提起上公开课,不少教师首先考虑的是运用多媒体技术,希望采用大量的图片、音乐、动画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管是否有必要甚至会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冲淡课堂学习的重点;在教案或教学设计中,不仅安排的教学内容多、密度大,而且教学形式多样,程序复杂。这么纷繁的课,教师花费的准备时间多、投入大,上起来也很辛苦,许多教学环节其实是蜻蜓点水,匆匆而过,学生在“配合”和“应付”中感觉紧张,没有时间深入体味和思考,学不了什么东西。对此,我们应洗尽铅华,返璞归真,就像洗菜去除泥沙、淘米去除杂质一样,减少课堂的“冗余”。教学目标应简洁、明了、具体,有可操作性和可测性,“洗”去那些大而空的、不切合学生实际的、不能很好完成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应简约、恰当、充实,突出重点、难点,“洗”去那些预习中学生能理解掌握的或与本节课无关紧要的内容,等等;教学方法应简便、适合、有度,体现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洗”去那些作秀式的带表演性的“启发”“讨论”等教学形式;教学语言应简练、准确、顺畅,铿锵有力,清晰生动,“洗”去那些“口头禅”“重复语”、空洞单一的教学评价,还学生一个简约、朴实和高效的课堂。[2]

参考文献

[1]数学课可以教得更简单些——对“导数及应用”二轮复习的“洗课”实践及思考[期刊论文]《数学教学研究》,2013年花奎等

[2]浅谈高效课堂[期刊论文]《新课程·上旬》,2015年张红

作者简介

巨瑞莉(1985.01—)女,陕西省武功县人,本科,陕西省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研究方向,课堂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公开课老师课堂教学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