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学生素质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研究

2018-06-27张昊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中学生素质教育

张昊

摘 要:现今社会对于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迫切,而对于综合型人才来说,最主要的就是素质。当代的中学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后备军,他们的成长过程也就变得尤为重要。那么,就要求我们必须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加强他们的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本文主要就现阶段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展开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中学生 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教育

引言

素质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是现阶段国内教育中常常忽视的问题,其培养意义对于中学生而言,无论是在校考试,还是今后进入社会工作、生活都十分重要。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实施的意义

1.素质教育内涵

所谓的素質教育即是指人们在后期的生活和学习中,通过学习或者是在环境的影响下,使人获得内在的、长期的、稳定的品质结构,使学生全面发展。这些品质结构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当然,我们在加强中学生的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合理的根据学生的个性和身心发展情况,一切为学生考虑,从心理等方面适当的进行素质教育。[1]

2.素质教育实施的意义

梁启超也曾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到了青少年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对于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培养一个个有思想、有责任心、坚强、有理想的青少年。现在,在应试教育的大潮下,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心理素质低下,受不住强压力,意志力薄弱,经受不住考验。这就导致了很多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小偷小摸、厌学等。所以,现阶段我们必须要重视中学生的素质教育,以防他们身心发展不全面。[2]

二、提高素质教育的措施

1.改变现有的教育思想

现在,随着各种升学考试的大潮,应试教育在现阶段的教学体系中变得愈来愈明显。所谓的应试教育就是学生为了应对考试,专门从事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对于短期的升学目标来讲,意义是很大的,但是如果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还是有非常多的弊端的,比如说,它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养成了一种机械化的学习习惯等。所以,要做好素质教育,首先就是改变现有的教育思想,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注重培养他们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教会学生学好课本知识,还要教会他们社会生存的一些基本技能,为他们以后更好的融入社会奠定基础。所以,我们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2.转变现有的角色

现阶段,教师教与学生学主要都是采用的一种单一的模式—讲授法,对于教育的理解完全变成了以教师为主导。但是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学生,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这种单一的教育模式不仅局限了学生的思维,也难以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教育者以及课本所要传达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意义,很难在日常的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素质。所以,我们要转变现在的角色扮演:由教师为主导变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会课堂所呈现的各方面的知识。同时我们也要多鼓励学生,和他们做朋友,了解他们的需求等,走进学生的生活,为素质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三、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后,人们对于中学生的教育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但却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特别是随着现在网络技术的发达以及社会的多元化,中学生的内心世界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现在的他们越来越希望得到肯定和关注,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处事方式。所以,我们要重视对于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时,加强中学生的心理素质还可以提升成绩,因为现在的很多中学生都会出现平时成绩还不错,一到大考就紧张的情况。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

四、心理素质教育的措施

1.提高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各方面的经历和经验还不足,所以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那么在这个时候,中学生如果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就很容易受到打击,进而影响自己的各个方面。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中学生的挫折教育,不断提高他们遇到问题时的心理承受能力。

2.培养中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中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也是比较低的。他们在处理问题、解决问题上显得比较稚嫩。所以,我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教会他们如何与人和睦相处,缓解压力,消除紧张情绪等,鼓励他们主动适应新环境。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

3.心理咨询

为了做好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我们还可以开设一些心理素质课以及开办一些心理素质活动。加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适应能力。其次,我们还可以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小组,适时适当的为他们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及时矫正心理问题,以防酿成大错。[3]

结语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有必要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加强他们的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同时也要不断加强他们的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薛晶,李士玲.当代中学生素质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浅议[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5):487-490.

[2] 凡春霞.浅谈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43):22-22.

[3] 王艳.心理素质教育中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6):113.

猜你喜欢

中学生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