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信息技术 绽放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精彩

2018-06-27付为杰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初中信息技术

付为杰

摘 要:本文从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作用入手,简要介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策略,旨在提升思想品德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认可,绽放思想品德课教学精彩。

关键词:初中 思想品德 信息技术 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教学形式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与思想品德教师的沟通和交流,提升思想品德教学水平。

一、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作用

其一,信息技术激发学生思想品德学习兴趣。思想品德教师将教学内容制作成为精美的教学课件,课件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切入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其二,信息技术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距离。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之中,能够提升思想品德教学效率,节省了课堂教学的时间,进而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拉近师生距离,营造和谐、开放的师生关系。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1.初中思想品德课典型课题教学应用信息技术

传统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呈现出灌输式特点,教师采用说教形式开展教学,学生被动的接受思想品德知识,而思想品德课程本身初中德育的组成部分,其实践性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学生了解思想品德知识,还需转变学生的思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因此,传统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模式无法达成其教学目标,致使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实效性水平较低,无法真正意义上凸显出思想品德课程的效果,难以对学生思想和意识上产生作用[2]。对此,笔者认为应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引入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设备加强其教学效果,针对部分典型化课题,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凸显出学生的教学主体性。所谓典型化课题,即思想品德课程中常规教学内容,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体系中的基础,这一部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借助于信息技术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思考,幫助学生认识到思想品德于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提升思想品德典型化课题教学的科学性与实效性[3]。例如,在“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教学之中,教师可整合网络中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教学资源,将其制作成为简短的教学视频。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视频作为导入,这一视频与学生的生活关联性极强,学生对视频充满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生活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教师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加强思想品德典型化教学效果,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为学生展现思想品德课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初中思想品德课难点重点教学应用信息技术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之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提升教学质量,但是还需注意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与切入点,才能保障思想品德教学效果。初中生年龄一般在12至15岁左右,学生年龄较小,其认知能力与自控能力水平不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走神、开小差现象。鉴于初中学生上述特点,思想品德教师在课件设计时,需重点参考学生的性格与认知特点,设计符合学生能力水平的教学课件。尤其在思想品德教学课件版面设计时,部分教师在课件版面中添加大量的卡通图案,以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事实上,此种形式的课件会造成学生精力被分散,学生往往将注意力置于课件卡通图案之上,而忽略了更为关键的课件文本信息,反而会影响思想品德信息化教学的效果。另外,在课件设计时,应突出思想品德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尤其是部分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加以阐述,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内部结构,使学生能够从宏观上了解思想品德相关知识[4]。例如,在“参与政治生活”教学之中,由于这一部分教学内容与初中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政治本身又带有枯燥性,学生在理解和吸收课程知识上具有难度。在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展示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片段,并着重为学生播放有关民生、文教、生态文明建设等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政治、政策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时事政治素养,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水平。

3.初中思想品德课创新能力培养应用信息技术

教学活动本身具有极高的双边性特点,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在思想品德教学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多元化信息,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感受丰富的学习体验,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究,最终达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道德素养的教学目标[5]。因此,教师可通过信息化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深入思考,以便于开发学生的潜力。例如,在“享受健康网络交往”教学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一场课堂辩论赛,其课题为“网络影响初中生成长与网络有利于初中生成长”。在辩论前,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辩论赛基本形式,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在辩论前自行收集资料,并简单介绍借助互联网收集资料的方法,在学生辩论后,教师应予以总结,肯定学生在辩论中的表现。通过这一方式,通过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采用信息技术将教与学联系在一起,学生与教师共同运用信息技术,极大凸显了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学生德育的重要阵地,对学生未来发展影响尤为重大,因此,教师应加强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积极引入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培养学生道德素养与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冯同云,石传刚.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5):38-38,39.

[2]唐丽英.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7(3):167.

[3]吴福华.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z1):184-184.

[4]吴瑛璇.借助信息技术,真善美贯穿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1):181.

[5]刘庆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7):136-137.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初中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