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及价值阐释

2018-06-27吴秋颖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中学创设教学法

吴秋颖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情境教学法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关注。情境教学法主要以学生的情感为桥梁或纽带,通过创设虚拟的或真实的适宜情境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 情境创设

一、情境创设下的历史课堂

历史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是人类已经发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记录,所以历史知识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知识的特点,即过去性,转瞬即逝,不能再现,不会重演,只能通过历史文物,历史遗迹、文献资料来进行间接观察。情境教学是一种把教育科学和艺术熔为一炉的教学方法,历史情境教学的特点就是以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在学生自我启发的基础上,完成教师的主导教授,即运用课本插图和教师收集或制作的图片、图表、录制的音乐及编排的课本剧等作为教学媒体,有机配合生动的语言和姿态,复现或创设出一种合理的历史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去理解课本中的概念、事物等,激发学生的情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有效地完成《历史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历史教材及历史知识的特点为情境教学提供了有利的素材,如场景的恢弘、人物的再现、事件的来龙去脉、时空的倒置、历史的进程,都可以通过语言的渲染、情感的真诚投入、实物、图片等,创设在历史课堂中的情境教学。[1]

所谓情境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李吉林老师认为:“情境教学就是从‘情与‘境、‘情与‘辞、‘情 与‘理、‘情与‘全面发展的辨证关系出发,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所创建的一种教学模式。中学历史情境教学法就是在中学历史课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以课标为导向,创设以教材为基础的适宜情境,设置问题,辅助多种手段编制教学内容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进而积极思维探究,以情入理,情理交融,从而使学生知识与能力得到提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以升华的一种教学方法。[2]

新课改理念倡导“教育应来源于生活”,“学生的学习应是现实的”。中学历史情境教学法就是创设一种特殊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进而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历史教学效果。但这并不是简单地为创设教学情境而创设教学情境,它将以学生的主动参与、全面发展核心,使优化的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心理、情绪情感产生共鸣,通过学生在学习中的自身感悟和体验,使学生活动和现实环境发生交互,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历史教学,让学生能探究历史。从本质上来看,中学历史课教学过程是一个由确定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动机、理解教学内容等许多环节组成的系统运行过程,同时也需要师生共同参与。情境教学法要求历史教师在让学生能与教师、同学探讨交流的同时,尽量给学生提供多一些的独立探究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多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从而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探究历史。

二、情境教学的价值

1.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米勒曾经说过:“教师应该较少详述事实,较多提出问题,较少给以现成答案。”因而,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疑,层层推进,创设巧妙的、有创意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开启思维之门,形成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因疑而思,因思而悟,因悟而进。宋朝理學家朱熹也曾说道:“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因此,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时我们应该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活跃学生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打开学生思维的链条。

例如,教师在讲授《美国1787年宪法》这一课时,教师在导入新课中就可以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 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如果你爱她,就让她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她,也让她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纽约是浓缩的美国,同学们印象中的美国是天堂还是地狱?教师说:美国不仅是富人的天堂,还是穷人的地狱。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各地每年有多达十几万的人要移民去美国,非法移民更是不计其数!这就表明,在多数人眼中美国是天堂。那么,美国对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的吸引力为什么有这么大呢?美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呢? 美国,一个年轻的国家,在世界上以 自由、 民主自诩,世界权力和财富的代表。对美国创造的奇迹,世人感叹不已,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年轻美国在政治制度上的建树。以华盛顿为代表的美国开国元勋们建立的新的较为民主的三权分立国家体制,为后世许多国家借鉴。

这样的教学设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促使学生进入一种主动探究的状态。 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真正地成为一个“乐之者”。[3]

2.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设计有目的的语言,并投入个人真诚的情感,再运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优化了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氛围,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的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历史教师在授课课本中《罗马人的法律》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情境的设计:模拟古罗马法庭。课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如教材阅读;查找有关罗马法的资料,并归纳其要点;把全班学生分成两个组,组成评审团,然后安排学生扮演法官、书记官、原告、被告、原告律师、被告律师等角色(各一人),还有若干证人。课堂上两个组分别进行活动。通过现场表演,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总之,历史课堂上要创设适宜情境让学生不断进行尝试、主动探究。学生通过认知活动和课堂练习,不仅理解了所学知识并使之巩固,还同化了新知识,把其纳入原先的知识结构,进一步升华问题,不断完善认知结构。

参考文献

[1]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情境教学法之我见[J].邵秀珍.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01)

[2]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J].李娜.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2(05)

[3]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探析[J].颜忠民.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8)

猜你喜欢

中学创设教学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在多解中学创新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