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导学教学策略阐释

2018-06-27赵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模式

赵明

摘 要:随着国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建设,逐渐被有关教育部门提到工作日程上来。地理作为一门实用性学科,被广泛应用到国民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高中阶段的教学在我国九年基础义务教育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文章从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入手,阐述将问题导学法教学理念应用到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途径和意义。

关键词:高中地理 问题导学教学 教学模式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确立和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落实。我国越发关注国民的文化素质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高中阶段作为我国初中阶段和大学阶段连接的纽带和桥梁,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地位显著提升。但是现阶段我国的高中地理教学在教学模式和授课观念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去改善。本文根据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教育难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就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入问题导学法的教学理念进行探讨,最后重点就问题导学法应用到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途径和现实意义进行探讨。

一、简析新课改背景下我国高中地理教学

1.新课改背景下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现存问题

新课改背景下我国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观念和授课模式上仍旧存在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去改革和创新。第一,我国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观念和授课模式上,受到传统灌溉式教学思维模式的影响,课堂教学上以高中地理教师象征性的讲,学生在课堂上盲目的听为主要模式,课堂教学上师生间有效互动的缺少,导致地理课堂的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排斥感甚至是厌学的情绪[1];第二,现阶段我国的高中教学受到应届考试的影响,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分数,在授课内容和教研大纲的制定上主要以教材重难点和考试考点为主,忽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感受,导致学生在高中地理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第三,现在我国大多数高中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备的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管理机制,导致我国高中地理教师对课堂授课质量和教学水平没有准确的认识,不能够及时的针对授课内容进行有效的整改,导致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水平长期处于半停滞状态;第四,我国高中地理教师在授课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地理知识需求去制定教研内容,导致地理教学课堂的实用性不强[2]。

2.解决新课改背景下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有效对策

针对新课改背景下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现在提出以下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第一,我国高中地理教师应该随时代变迁更新教学观念和创新教学模式,突破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枷锁,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上尊重学生课堂教学主体的地位,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引导者的身份,在课堂教学上增加趣味性的教学元素,例如:在人教版《行星地球》这一章节学习的时候,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等科技手段进行课堂教学,通过幻灯片播放星系和地球运动的影片,激发高中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营造温馨和谐的学习气氛;第二,我国各个高中应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管理机制,让高中教师在管理机制的监督下,针对课堂教学内容上的不足及时作出调整,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地理教学素养[3];第三,高中各学校应该加大教师教学队伍建设,在地理教师的招聘上更加注重专业背景和教学水平,同时学校需要定期在不同年级或不同学校之间对教师进行教研评估,在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与互动中提升教师的地理教学素养和学校整体教学水平。

二、探究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与问题导学法

1.问题导学法的概述

问题导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就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或调查研究的方式得出答案。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4]。

问题导学法以‘学为主,通过问题导学法教学理念的运用,能够让我国高中生的自主学习思维模式得到充分锻炼,提高我国高中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积极性;‘导在问题导学法中具有辅助‘学发挥最大功效的作用,教师通过正确的引导和示范,将最新的学习模式和学习思路教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问题导学法應用的问题设计原则

教师在运用问题导学法的教学理念进行授课时,优质教学问题的设计对课堂教学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问题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高中地理教师应该遵循针对性的原则,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所提出问题是否能够覆盖整节课的学习知识点;第二,问题的提出要具有启发性,教师要设计出符合班级同学认知水平且能够对同学地理学习思维有启发性的问题;第三,教师在课堂问题设计时要遵循应用性原则,只有教师设计出符合同学生活实际的问题,才能激发起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3.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应用问题导学法的有效策略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应用问题导学法的教学理念,对提高我国地理整体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双重发展,教师仅仅根据课本和教材上的知识来提出问题,已经不能够满足我国高中生的地理知识需求,因此教师可以将最新的流行元素引进教学课堂,例如:湖南卫视最新开播的《花儿与少年》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该影片,引导学生对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或地区风貌产生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在课堂授课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展开课堂讨论,例如:教师在讲交通运输这一章节的时候,可以以学生乘坐各种交通工具的不同感受为背景进行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利用地图进行授课,通过让学生临摹地图的形式,来加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对地理位置掌握的熟练程度。

综上所述在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入问题导学法的教学理念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养的必由之路和提高国家整体精神文明风貌的重要措施。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在我国高中生学习思维模式的开发、班级良好学习风范的建设、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等方面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世耀.试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6(2):55-56.

[2]金春雷.问题导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6(28):118-119.

[3]魏亚梅.问题导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17(28):185-186.

[4]李亮.问题导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上旬),2015(8):76-76.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