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朗读奏响课堂的主旋律

2018-06-27周岩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词句感情语文课堂

周岩

摘 要:朗读,作为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途径,更是在语文课堂上发挥着它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如让能让朗读变得更加精彩,更加使语文课堂更具魅力,让学生通过朗读爱上语文,就成为一门学问。

关键词:朗读意义 朗读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養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之大。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在创新教育的新形势下,对语文教学提出了重视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的要求。[1]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用”情”去朗读。朗读不是简单的把文字转换成声音,照本宣科,而是要用感情去读,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貌。

首先,学生正确感悟课文需要老师引领。所以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课文的感情色彩与表达方式,充分调动自己的情绪记忆,随着人物的情感变换和场景变换去经验一番作者的情感世界。每次上课前,我都要酝酿好心境。其次在课堂上,我用饱含情感的语言讲课,让自己有感染力,亲和力的语言,使学生的情感不知不觉地跟随着我的情感走,让整个语文课堂充满感染力。记得在讲《瑞雪图》一课时,当学生描述完看到雪后的景色时,为了突出雪后美丽的景色,让学生在读中感受美,我采用了边看图片,我边朗读的方式。我读完之后,学生感受到了雪后迷人的景色也美美地读出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

“有感情朗读课文”是一个结果,一味地通过读是没有感情的,所以在课堂上,还要强化学生内心的体验。

1.体会情感。语文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反复推敲,细细品味。深刻感受文章所传递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情感基调,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如,我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时,把描写泸定桥样子那段中的一些重点词去掉,让同桌两名学生互相理解读去掉重点词后的那些部分跟原文有什么不同。以此来教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人分析泸定桥难行的特点。在平时教学中,我交给学生分析文章重点词句的方法,先找出自己认为重点的词句,然后解释一下词是什么意思,最后说出重点词句在本文中说明课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刚开始,学生说的比较笨拙,只会说愿意。在文中说明了什么不会说,我就告诉向他们本文的中心思想,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上靠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明确课表达思路,也学会了怎么说,而且在考试中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丢分很少,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2.升华情感。教学中,学生把握和体验了情感之后,我巧妙地设计了教学环节,如采用配乐朗读,即兴表演,想象复述等形式飞,及时再现情景,增加情感的深刻性,丰富性,使学生被激发起来的情感向高层升华,提高情感性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我努力运用多种朗读方法,把朗读与语言感知,理解,运用,积累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听读,看读,轻声读中感受美;在默读,合作读,引读中探究美;表情朗读,读中想象,读读背背中深化美。例如我在教学《丰碑》一课时,当讲到将军看到军需处长被冻死的一幕时,没有让学生直接说出将军的神态有什么变化,而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旁若无人的读,可以同桌互读两处将军的语言,再让学生读后说说自己这么读的原因——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了。语调、语气、语音不同也没关系,这样,我就减少了许多繁琐的问话,学生乐学。朗读训练也达到了较理想的效果。

在课堂上,我还特别注重师生的朗读配合。如《丰碑》结尾处,我在强调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时,跟学生采取引读的方法进行,朗读过程中,感情一次比一次强烈,这个环节的设计,使文章的感情达到升华,也使我们师生间的情感产生了共鸣,起到了不错的效果,这节课受到了督导检查的高度评价。[3]

在语文阅读中,我总结了一些使学生朗读好的有效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一、教师提供示范,让学生体会朗读方法。

1.读准音节 。要读准音节,包括字音正确、断词正确、句中句间停顿正确等基本要求。

2.读出意思。教学中要善于应用朗读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句意,在读中把意思表达出来。

3.读出情感。在学生能读出意思的基础上进行反复诵读,让学生的身心与朗读内容融为体,在诵读中“悟”出一点并表达一点。再读再悟,再悟再表达,循序渐进。

4.读出意境。要读出文中意境,必须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环境里,展开想象,进行体验。可借助图文想象出文中意境,也可通过语言描绘、运用音乐将学生引入意境,还可边想象意境边朗读。

教师的范读是学生朗读时,在语速、语调、断句等朗读要求的一个标杆,教师优美、正确、情感充沛的朗读,总能唤起学生对朗读的热情与热爱。教师的朗读对学生的感染力是潜移默化的,学生耳濡目染教师的朗读风范,自然通过模仿在进行知识的内化,能够学会朗读方法与技巧,进行在朗读水平上有一种质的飞跃。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的范读必不可少。

二、创设情趣氛围,培养学生感情朗读。

1.换位移情,迁移体验,指导感情朗读。

2.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指导感情朗读

3.扮演角色,唤起共鸣,指导感情朗读。

帮助学生或学生互助,扫清阅读障碍。将课文读通顺,是朗读的基本要求。对于字词认知度不够,或对词语理解的不恰当都会成为影响学生阅读的拦路虎。因此,在阅读之间要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将字词整理顺畅,再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释疑,就更加能让学生们将课文内涵整理通顺。

三、开展朗读活动,及时评价激励,保护朗读兴趣。

可结合课文内容加带动作或进行注解。有时在朗读课文时,一些词句的理解可通过动作的表征更加能够体会词句深刻的内涵,例如《天鹅、大虾和梭鱼》一课,对于三种动物向不同方向和不同动作使劲的动作,就可以同过动作朗读出三种动物由于心不齐,劲儿没往一处使,来理解最后没有成功将大车拉动的重要原因。在个别词句中,也可以写上对这段话的理解,就能通过自己熟悉的情感表达出课文中的情感。

总之,在语文教学进行必要的训练——让学生读。感悟,学生就能在自主阅读,理解表述中接受作者的思想,感悟语言的魅力,这样,学生的理解就会充满乐趣,活力四射,语文课堂就会被赋予满满的活力与正能量。

参考文献

[1]金旭英.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5.5

[2]陈琦 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

[3]江立华 .谈谈语文课文中朗读的作用及其培养方法.2010.5

猜你喜欢

词句感情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带着感情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