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问题分析

2018-06-27马梅英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古诗词情境情感

马梅英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古诗词纳入小学语文课本的历史已久。当年纪尚小的小学生接触到古诗词时,会产生比较大的兴趣,但往往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教师要想办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画面来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灵感。因为每个孩子在身体、心理、能力都处于成长的小学时期,对于具体生动的图片、声音、形态的识记指标要高于复杂的抽象思维,所以将情境创设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合理地使用图片、音乐、实物,借助多媒体工具,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情境展现出来,把晦涩的古诗句化为生动的形象,让孩子们置身于具体的环境中去感受、体会,就显得很有必要。也许这种体会很难具体形容,但是这是每个孩子自己的、独特的体验,其中“情”来源于“境”,有了“境”才激发出“情”,学生和课本之间有了一条维系的纽带,就会使古诗词学习不再那么枯燥、乏味,就能让古诗词进入每个孩子的心田。

一、县城学生古诗词基础较差

参照笔者对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兰州S小学学生对学习古诗词有着较大兴趣,可是学习的信心却不够,又没有一定的积累,并且缺乏家庭环境的熏陶,所以在课外很难拥有一个学习和积累古诗词的环境。因为学习的动力不足,学生在课堂上也没有很好地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这会打击孩子们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古诗词的语言风格本来离小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对于阅历有限的他们来说,在理解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另外,当前古诗词教学缺乏连贯性,由于教材的编排,在课堂上学习的古诗词间隔较长,导致学生缺乏对古代朝代和诗人的基本了解,也缺乏整体的把握。当问到孩子们印象深刻的诗人时,他们只知道李白等几位盛唐时期的大诗人,其他诗人因为诗词编排比较分散,所以印象很模糊。在对诗词和诗人本身缺乏了解的情况下,要让学生体会诗词之情,在诵读古诗词时产生美好的体验,那就难上加难了。

我校学生古诗词基础薄弱,也是客观原因造成的。笔者在本校任教时间很长。通过对每个班学生生源的调查,可以粗略地对我校学生生源进行了统计,发现我校学生有80%以上都存在家庭辅导能力不足的问题。由于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生中,24.7%是城镇户口,75.3%是农村户口。紧接着,笔者又对父母陪护情况做了调查,大部分学生都是进城务工子女,其中留守儿童大约占24%,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孩子则留在家里由老人照看,由于年事已高,加上这些老人知识文化水平较低,学生在家中便缺少文化知识的熏陶。没有在家庭中学习古诗词的条件,更没有父母亲在情感上的照顾,也没有人能够对他们进行课外辅导。因此,在上小学之前,大部分学生的古诗词积累几乎是零基础,平常生活中没有诗词的熏陶,就缺少情感的体验,这一点在课堂中也表现明显。

二、教师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储备不足

通过对多节古诗课深入的观察和对几位老师的访谈可以看出,我校教师对情境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教学方法的领悟不够深入,这方面知识储备也不够,在课堂教学中存在较大误区。特别是在情境创设的环节方面,教学理念存在一些分歧,很多教师认为情境创设就是为导入新课服务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情境教学的优势,也是对情境教学理念的一种误解,不仅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使教学陷入了一个固定的模式。

究其原因,是教师们并未深入了解情境教学,既没有参加过系统的培训,也没有展开实地参观学习,对该模式进行系统的认识。自从我市推行这一模式,教师们都积极地开展实践,但是由于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对于情境教学,都是片段式的理解和碎片化的感受,所以情境教学仅仅成为了一种技巧而非理念。缺乏理论的指导,教师很难轻松地驾驭情境教学,在古诗词课堂里的情境,并没有很好地服务于教学本身,也没有让孩子们走进诗歌创造的意境,只有机械化的死记硬背,缺乏情感的体验,从情境教学的要求来看,这样的课堂基本上可以说是失败的。

三、缺乏开展情境教学及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

新课标明确提出开发课程资源的要求,这就要分析我校的特点,立足周边,积极开发资源。在访谈中笔者了解到,我校教师在情境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发多媒体资源,利用音乐、图画、视频等资源来辅助教学,可是对本地资源发掘较少,开发的积极性不高,这样会导致古诗词教学的模式化,缺乏特色。在工作过程中,很多语文教师同时担任班主任工作,工作量大,导致教师认为开发课程资源是中层领导的事,与自己无关。教师没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有规律地上下班作息,较少融入当地群众,因此对我校周边地区各种资源也缺乏一定的了解,导致创设情境的方式单一。另外,有关教育部门领导普遍重视中学成绩而忽视小学教学,对于情境教学的实施无暇顾及,也是我校情境教学资源缺乏的原因之一。

四、教学评价机制缺乏科学性

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在生活各个方面,同时语文还有重要的人文性。在当前教育形势下,教师职称晋升是和自己的收入等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而考试成绩又是衡量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教师往往过于看重考试成绩而忽略学生宝贵的情感体验,导致古诗词教学中評价的标准就是背诵、默写。要求学生将这些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就像记住数学里一个个固定的公式一样,而忽略了诗词中最美的意境。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过于随意,经常是笼统的 “背诵得很好”等话语,不够具体,缺乏针对性。对于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并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似乎学习古诗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学习的效果就看几张考试卷,经常是重视书面而忽视心灵。

“情境教学”不是教育的目的,而是寓教于乐的一种手段,它可以调动教师的活力,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贴近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加强学生和课堂之间的互动,对学生进行完整的人格教育。把情境教育引入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中,是让语文教师结合新的理念,使用新的方法,打造新的课堂,面对新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感受美、提升美,更能够实践美,传播美,让学生徜徉在古诗的海洋中,播撒文明的种子。

猜你喜欢

古诗词情境情感
不同情境中的水
踏青古诗词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