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对幼儿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初探

2018-06-27王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素质培养学前教育重要性

王芳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水平不断上升,新一代逐渐成长起来,人们对于学前教育能否良好培养幼儿素质也提起了重视,优秀的学前教育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素质。因此幼儿园应该尊重每个幼儿的自身个性特点,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全面提升幼儿素质,本文通过分析学前教育对于幼儿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相应措施展开应对。

关键词:学前教育 幼儿 素质培养 重要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教育机构和幼儿家长开始注重对于幼儿素质的培养,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单单要做好对于幼儿的管理工作,而且還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造力进行提升,从而更好的对学生展开素质培养,然而当前多数幼儿教师还停留在传统教学观念,仅仅对幼儿进行知识培养和行为能力管理,没有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性格特点。

一、学前教育对幼儿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1.学前教育影响人的品格发展

能够适应社会的人格品质在素质培养中有着关键性作用,受到整体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专家研究表明,学前教育对于幼儿终生素质养成起着重要性作用,如果在幼儿时期不能对幼儿进行良好的素质培养,很容易让幼儿无法拥有正确价值观念和是非观念,丢失基本情感态度,不懂得尊重、礼貌、谦让等基本素质行为,幼儿时期的教育环境和家庭环境,对幼儿的素质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完美的家庭和优秀的教育机构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整体素质,幼儿在六岁之前拥有极强的接受能力,在这个阶段所接收到的教育会影响幼儿终生的思想观念、性格、行为[1]。幼儿在达到六岁之后,开始有了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思想观念,形成了自己的性格和是非观念,但是这个阶段孩子还是没有拥有一个完善的人格,父母和幼师应该进行良性诱导,促进幼儿完善人格建立。

根据长年调查结果发现,多数成人在幼儿时期由于缺少正确家庭教育、学前教育和成长环境等影响,在成年后发生违法犯罪,甚至无法挽回行为的纪律要比接受过系统化学前教育和良好成长环境的人高很多,父母或长辈对于幼儿的过分溺爱或者冷漠、教育机构和幼师对于幼儿的不闻不问都会让幼儿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扭曲,导致无法养成完善的人格。如果幼儿无法在学前教育中接受正确的素质培养,那么在进入义务教育阶段之后也无法拥有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讨厌学生身份,在今后出现学习成绩差、叛逆,甚至逃课、逃学等恶劣行为,踏入社会后性格粗鄙,养成大量不良行为习惯,严重者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所以教育机构和家庭应该加强对于学生的品格发展,让他们能够养成正确三观和良好的行为语言习惯。

2.学前教育影响幼儿认知能力

学前教育对于幼儿的认知能力养成非常重要,终生认知能力的基础部分就是幼儿时期的认知能力养成,根据专家多年数据分析发现,学前儿童拥有超强学习能力和提升空间,能够帮助认知能力有效形成[2]。幼儿在三岁之前主要培养表达能力,包括行为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五岁之后则能通过较强的学习能力来学习语言和数字。学前时期同样是幼儿创造欲望和求知欲望高涨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除了智力之外其它的品质养成影响着幼儿的终生发展[3]。此外儿童在学前时期各方面能力都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和强大的学习能力,所以家长和教育机构在这个阶段要抓住机会,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认知能力,创造优秀的学习环境,深入挖掘幼儿各方面的潜能,最大限度提升幼儿各方面能力,为接下来的素质教育打下良好基础[4]。

3.学前教育影响幼儿的智力发展

学前教育对幼儿造成的最基本影响就是智力上的影响,通过调查结果表明,接触过系统、科学学前教育的幼儿智力发展水平要比同龄未接受过系统、科学学前教育的幼儿智力高出一个百分点左右,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差距,直接影响到幼儿在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文化知识时候的接受程度和遇到问题时候的思考能力以及艺术创作时的创造能力,智力水平健康发展,可以让儿童在正式踏入文化知识学习之后更加快速的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从而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给自己留出更多的课余时间,不需要在课下继续进行文化知识学习,可以在放学之后空余出一部分时间培养自己其它的兴趣爱好如画画、钢琴、篮球等培养自己身体素质和艺术素质的活动,所以如果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成功推广,可以直接提升我国未来的整体智力水平,并且通过课余时间兴趣爱好的培养,创造出更多的可塑之才,所以说科学开展学前教育,培养幼儿的素质水平是非常必要的一项任务。

二、加强学前教育,重视儿童素质培养

素质指的是一种后天形成的生活习惯,素质高低不分人种和地区,任何地方都会同时存在高素质和低素质的人,幼师应该保证幼儿能够拥有高素质,素质和儿童的品质和个性有着直接联系,所以想要养成儿童高素质就需要让儿童拥有优质的个性,但是在当前的学前教育中,教育机构和家长往往忽视儿童的个性培养,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忽略了儿童的个体差异[5]。不光是学前教育,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高校教育阶段甚至研究生研究阶段都存在同样的问题,所以学前教育忽视素质培养和个性养成不光是幼师和教育机构的原因,和我国教育资源以及传统教育观念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传统教育观念和长期没有进步的教育手段严重限制了幼儿素质教育,影响了社会生活水平提升[6]。

学前教育时期对于幼儿的个性养成有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幼儿园和幼师需要转变自己的传统教育观念,通过更新自己的教育方法,增强和幼儿之前的沟通交流,尊重每个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满足每个幼儿的具体需求,科学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保证差异性,让每个孩子都能走在自己喜欢的发展道路上,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7]。此外想要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也不能只靠教育机构和幼师的努力,家庭教育同样起着关键作用[8]。因此家长在家中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和行为,不能让幼儿模仿自己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应该做好指导者工作,为孩子树立榜样,家长不能当幼儿面争吵,为幼儿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不能过分溺爱孩子,以免孩子不懂得尊重他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善恶观念和是非观念,帮助孩子养成优秀的品格素质[9]。

结语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时期对于儿童的素质培养和个人品格良好养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想要进行优秀的幼儿素质培养就需要幼师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学前教育对幼儿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初探

王 芳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隆昌 642150)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水平不断上升,新一代逐渐成长起来,人们对于学前教育能否良好培养幼儿素质也提起了重视,优秀的学前教育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素质。因此幼儿园应该尊重每个幼儿的自身个性特点,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全面提升幼儿素质,本文通过分析学前教育对于幼儿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相应措施展开应对。

关键词:学前教育 幼儿 素质培养 重要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教育机构和幼儿家长开始注重对于幼儿素质的培养,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单单要做好对于幼儿的管理工作,而且还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造力进行提升,从而更好的对学生展开素质培养,然而当前多数幼儿教师还停留在传统教学观念,仅仅对幼儿进行知识培养和行为能力管理,没有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性格特点。

一、学前教育对幼儿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1.学前教育影响人的品格发展

能够适应社会的人格品质在素质培养中有着关键性作用,受到整体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专家研究表明,学前教育对于幼儿终生素质养成起着重要性作用,如果在幼儿时期不能对幼儿进行良好的素质培养,很容易让幼儿无法拥有正确价值观念和是非观念,丢失基本情感态度,不懂得尊重、礼貌、谦让等基本素质行为,幼儿时期的教育环境和家庭环境,对幼儿的素质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完美的家庭和优秀的教育机构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整体素质,幼儿在六岁之前拥有极强的接受能力,在这个阶段所接收到的教育会影响幼儿终生的思想观念、性格、行为[1]。幼儿在达到六岁之后,开始有了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思想观念,形成了自己的性格和是非观念,但是这个阶段孩子还是没有拥有一个完善的人格,父母和幼师应该进行良性诱导,促进幼儿完善人格建立。

根据长年调查结果发现,多数成人在幼儿时期由于缺少正确家庭教育、学前教育和成长环境等影响,在成年后发生违法犯罪,甚至无法挽回行为的纪律要比接受过系统化学前教育和良好成长环境的人高很多,父母或长辈对于幼儿的过分溺爱或者冷漠、教育机构和幼师对于幼儿的不闻不问都会让幼儿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扭曲,导致无法养成完善的人格。如果幼儿无法在学前教育中接受正确的素质培养,那么在进入义务教育阶段之后也无法拥有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讨厌学生身份,在今后出现学习成绩差、叛逆,甚至逃课、逃学等恶劣行为,踏入社会后性格粗鄙,养成大量不良行为习惯,严重者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所以教育机构和家庭应该加强对于学生的品格发展,让他们能够养成正确三观和良好的行为语言习惯。

2.学前教育影响幼儿认知能力

学前教育对于幼儿的认知能力养成非常重要,终生认知能力的基础部分就是幼儿时期的认知能力养成,根据专家多年数据分析发现,学前儿童拥有超强学习能力和提升空间,能够帮助认知能力有效形成[2]。幼儿在三岁之前主要培养表达能力,包括行为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五岁之后则能通过较强的学习能力来学习语言和数字。学前时期同样是幼儿创造欲望和求知欲望高涨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除了智力之外其它的品质养成影响着幼儿的终生发展[3]。此外儿童在学前时期各方面能力都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和强大的学习能力,所以家长和教育机构在这个阶段要抓住机会,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认知能力,创造优秀的学习环境,深入挖掘幼儿各方面的潜能,最大限度提升幼儿各方面能力,为接下来的素质教育打下良好基础[4]。

3.学前教育影响幼儿的智力发展

学前教育对幼儿造成的最基本影响就是智力上的影响,通过调查结果表明,接触过系统、科学学前教育的幼儿智力发展水平要比同龄未接受过系统、科学学前教育的幼儿智力高出一个百分点左右,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差距,直接影响到幼儿在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文化知识时候的接受程度和遇到问题时候的思考能力以及艺术创作时的创造能力,智力水平健康发展,可以让儿童在正式踏入文化知识学习之后更加快速的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从而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给自己留出更多的课余时间,不需要在课下继续进行文化知识学习,可以在放学之后空余出一部分时间培养自己其它的兴趣爱好如画画、钢琴、篮球等培养自己身体素质和艺术素质的活动,所以如果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成功推广,可以直接提升我国未来的整体智力水平,并且通过课余时间兴趣爱好的培养,创造出更多的可塑之才,所以说科学开展学前教育,培养幼儿的素质水平是非常必要的一项任务。

二、加强学前教育,重视儿童素质培养

素质指的是一种后天形成的生活习惯,素质高低不分人种和地区,任何地方都会同时存在高素质和低素质的人,幼师应该保证幼儿能够拥有高素质,素质和儿童的品质和个性有着直接联系,所以想要养成儿童高素质就需要让儿童拥有优质的个性,但是在当前的学前教育中,教育机构和家长往往忽视儿童的个性培养,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忽略了儿童的个体差异[5]。不光是学前教育,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高校教育阶段甚至研究生研究阶段都存在同样的问题,所以学前教育忽视素质培养和个性养成不光是幼师和教育机构的原因,和我国教育资源以及传统教育观念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传统教育观念和长期没有进步的教育手段严重限制了幼儿素质教育,影响了社会生活水平提升[6]。

学前教育时期对于幼儿的个性养成有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幼儿园和幼师需要转变自己的传统教育观念,通过更新自己的教育方法,增强和幼儿之前的沟通交流,尊重每个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满足每个幼儿的具体需求,科学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保证差异性,让每个孩子都能走在自己喜欢的发展道路上,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7]。此外想要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也不能只靠教育機构和幼师的努力,家庭教育同样起着关键作用[8]。因此家长在家中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和行为,不能让幼儿模仿自己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应该做好指导者工作,为孩子树立榜样,家长不能当幼儿面争吵,为幼儿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不能过分溺爱孩子,以免孩子不懂得尊重他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善恶观念和是非观念,帮助孩子养成优秀的品格素质[9]。

结语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时期对于儿童的素质培养和个人品格良好养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想要进行优秀的幼儿素质培养就需要幼师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构建起优秀的学习环境,家长应该进行正确引导,提升幼儿综合素质,通过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努力,帮助幼儿在学前时期养成良好的品格素质,为今后的义务教育阶段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西欢.学前教育对幼儿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探究[J].赤子,2015(11):267-267.

[2]龚娟.重视对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J].陕西教育:行政版,2014(6):13-13.

[3]于艳军.学前教育教学与学生全面素质培养[J].美与时代·城市,2013(12):136-136.

[4]赵兰香.实施高质量学前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幸福奠基[C].//首届北京市幼儿园教师培训论坛论文集.2013:1-6.

[5]王蕾,杨帆,陈霞等.学前教育学生顶岗实习的几点思考[J].速读(上旬),2015(11):117.

[6]白俊清.浅谈学前科学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J].中外交流,2016(32):247-248.

[7]赵琦.新形势下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及其培养[J].教师,2013(22):127-128.

[8]李建存.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培养探析[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3):229-229.

[9]杨志威.刍议学前教育对幼儿素质养成的作用[J].小作家选刊,2015(14):14-15.

猜你喜欢

素质培养学前教育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及人员素质的培养
生物工艺实验教学特点
素质培养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浅谈小学图书管理员的素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