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调查研究
2018-06-27高浩赵雨薇石伟涛强润东
高浩,赵雨薇,石伟涛,强润东
(大连医科大学,辽宁大连 116044)
1 研究背景
近些年来高校危机事件屡屡出现,根据以往调查发现寝室矛盾问题、与老师同学矛盾等成为很多危机事件的导火索[1]。这种种危机事件的背后暴露出一个影响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因素,即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不难想到,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能够更好地化解在校园中出现的诸多矛盾,那么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不良的原因又是什么?我们要从深处切实体会和了解其原因,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该问卷由22题组成,包括对大学生交友方式,以及人际交往动机等方面的调查[2]。随机选取大一学生150名作为研究对象,在班级的教室团体施测,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30份,剔除废卷 7份,最终有效问卷123份,有效回收率为82%。
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4 结果
由表1可知调查群体内向居多有83人占67.5%,由表2可以看出88.6%大学生普遍认为个性特征与人际关系有关。
表1 个性特征
表2 认为个性与人际关系是否有关
由表3可以看出,大学生大多数人际交往是通过协会共事来获得新的朋友,扩展新的交际圈,偶然识得及通过朋友认识进行人际交往的也占一半左右。
由表4可以看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将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的现象常常归因为不懂得交际技巧。
表4 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的原因
表3 人际交往方式
由表5可以看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目的往往是在乎朋友的作用,能够互帮互助,而非太多功利的想法[3]。
表5 人际交往的动机
5 分析与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诸多困扰,针对不同的困扰,我们可以采取有效的方式对症下药[4]。本研究存在样本量偏小的问题,但同时根据这个小样本的分析调查我们发现其个性特点偏内向较多,在未进入大学时,初高中阶段的主要任务为学习任务,在普适的教育下,对于人际交往方面的教育一直存在缺乏,学生缺少机会去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甚至有时还会遭受到抹杀,学生大多数处于独处的时候,纵观我国的教育模式来看,相对于西方,小组探究式学习等新的教学模式还未大面积普及,这也是造成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缺失的一个主要的原因,但同时我们从研究结果也发现,大学生普遍清晰地意识到个性和人际交往之间的关系,这是值得我们去深思和考虑的,对于人际关系的改善和提高,可以从个性方面入手,这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大学可以说是学生进入社会前的一个加工坊,在这里充满了许多锻炼人际交往的机会,高校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通过表3关于人际交往方式可以看出,大学生很多通过各种社团活动来结识新的朋友,拓展自己的人际交往圈,进行人际交往。这无疑是提供了新思路,很多时候往往缺乏的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有时候并非是不想结交朋友,把自己封闭起来,而是缺乏人际交往沟通的平台,很多学生反映自己人际中的诸多烦恼,绝大多数是因为索求无门,缺少机会,不能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或者没有可以进行沟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往往希望机会的降临。因此,搭建合适的平台以及社团活动等加强沟通与交流为其提供一片自由的天地,可以大大地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同样,我们采用了开放式的选项在表4中结果发现,大多数人反应自己人际交往不良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并未掌握合理的技巧。书本、课堂教会了如何拓展自己知识面的和宽度,去无法教会如何拓展人生的宽度。很多时候他们无法体会到在人际交往中所带来的乐趣,往往是因为他们无迹可寻,人生是门大学问,但人生却没有教科书,这些都是经验的积累。所以针对大学生这一困扰,可以开设相应的课程以及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人际交往的技巧,进而应用到生活中[5]。
通过表5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动机情况。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觉得拥有朋友能够带来更多的欢乐,当生活中出现了问题时能够帮助排忧解难,出谋划策。大学期间朋友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关系的角色,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根据以往的研究发现,多数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往往是其社会支持系统出现了破裂,而同伴关系在这个系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换句话来说,拥有可以倾诉的朋友其心理健康程度也会大幅度提高。
[1]徐斌,王永利.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自我干预的思考[J].常州大学学报,2010(3):100-103.
[2]田澜,余季惟.师范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1(2):49-53.
[3]Wentzel KR.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Motivation inMiddleSchool:The Role of Parents,Teachers,and Peers[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8,90(2):202-209.
[4]郑日昌.大学生心理诊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5]谭先明,王玉昕.大学生人际归因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2):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