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颜真卿书《郭虚己墓志》
2018-06-27杨贺
文杨贺
1997 年 l0 月,洛阳偃师市首阳山镇砖厂发现唐代《郭虚己墓志》 ,出土墓志一合。志盖顶面篆书:“唐故工部尚书赠太子太师郭公墓志铭。 ”志高 104.8 厘米、宽106 厘米、厚16 厘米。志文楷书,35 行,满行 34 字,计1150 字。朝议郎行殿中侍御史真卿撰文并书丹,志文删繁就简,俯拾得当;楷书端严,气象浩然;刻工精到,笔笔不苟,堪称志、书双绝的上乘之作。
《郭虚己墓志》是颜真卿41 岁时的金石之书,略晚于《王琳墓志》 ,也是目前所见到的颜真卿比较早的书法艺术作品。与他44 岁时书《多宝塔碑》和46 岁书写的《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碑》字体的丰腴饱满、63岁时书《大唐中兴颂》摩崖书体的磊落奇拔、浑厚庄严相比,略显瘦劲,他以中锋铺毫,秀美中有刚峻,折捺如浇,点画如铸,与他32岁时书写的《王琳墓志 》笔力切近,风格趋同。一如他的人格,中正忠烈,刚中含柔,峻极中有丰腴,亦美亦媚;端严中有雄浑,亦宽亦博。正如欧阳修所说: “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 ” 《郭虚己墓志》是颜真卿壮年楷书的代表作,谋篇规整统一,结体严谨,是“颜筋”书体的成熟之作,值得我们研究和珍视。
《王琳墓志》与《郭虚己墓志》的书法面貌差距较大。 《王琳墓志》用笔稚嫩,笔力弱,笔画细瘦,结字很是平正。9年后颜真卿再书《郭虚己墓志》时,笔画变得厚实,用笔变得老练,结字变为欹侧,书法面貌接近 3年后书写的《多宝塔碑》 ,只是结字未如《多宝塔碑》那样严整。
颜真卿早期楷书经历了由“平正”到“欹侧”的转变,主要在 32 岁至 44 岁之间,“这个变化的轨迹,正是由于《王琳墓志》 《郭虚己墓志》两方墓志的出土,我们才能获悉 。若是再联系颜真卿成熟的楷书来看,晚年又转向“平正” 。颜真卿楷书的演变,前后三个阶段,有如孙过庭《书谱》所言:“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王琳墓志》 结体平正端方, 字体大小自然, 整体瘦劲清逸。 行笔提按不甚分明, 一画之内粗细变化并不明显。横折相接的转折处以圆转为主。 竖画已较为竖直, 不像初唐那样向右下倾斜取势, 这与张旭楷书的某些特征相合。但是, 平行的两竖画仍然采取右边竖画中段略向左凸出, 显出劲挺的弧度, 构成左右相背的结构形式,这是初唐楷书尤其是褚遂良楷书结体的典型特点。与初唐楷书对比, 该墓志的书法风格与初唐书风也相呼应。 该作品的结体和用笔, 尤其是用笔的起收,与初唐褚遂良的书法旨趣相投, 可见褚遂良对颜真卿早期楷书是有极大影响的。 鉴于当时书坛的风气影响, 还未崭露头角的颜真卿,在取法上受褚遂良、欧阳询和虞世南的影响十分明显。颜真卿登仕以后,多数时间都在外为官,主要生活在北方的山东、 山西和甘肃一带, 即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和北周的区域。考察该地区南北朝和隋代的碑刻书法我们可以发现, 大量的作品如北齐《河清三年造像》 、 隋《曹子建碑》 等没脱去隶意, 有以隶法写楷书的特点,结体和用笔都宽博大方并且肥厚可人。 虽然颜真卿并不一定就能直接取法于这些作品, 但是在外为官时,他经常出入寺庙经院, 喜访碑石,使颜真卿取法北方碑刻和民间书法有了可能。一个时代和一定地域的书法风气, 自然会对生活其间书家的书写风格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因此可以推断颜真卿受到这种风气影响,并将加以整理, 从而形成他个人独特而又与时风相接的风格。 朱关田在 《颜真卿书法艺术及其影响》 一文中谈道: “他 (颜真卿) 的艺术风格不是也不可能孤立地突然产生, 有一个渐变的过程。 魏晋以来, 我们可以从诸如 《颜谦妇刘氏墓志》《经石峪金刚经》 《文殊般若经》等碑版中, 找到与颜真卿书体中某些风格相近的地方。 这些碑版的艺术风格, 在当时非同一般, 但尚未定型, 可以说是颜真卿的先河, 只是他没有也不可能为时代所发现。直到中唐, 才为颜真卿等所吸收、 整理、 加工, 逐渐使之完善, 形成为刚健雄浑的颜真卿书体。 ” 马宗霍也指出: “逮颜鲁公出, 纳古法于新意之中, 生新法于古意之外, 陶铸万象, 隐括众长, 与少陵之诗、昌黎之文, 皆同为能起八代之衰者, 于是始卓然成为唐代之书。 ”诚然, 《多宝塔碑》 《勤礼碑》 和 《麻姑仙坛记》 是颜体书法的代表作品。 这类作品以生动的篆籀用笔, 形成了苍茫劲朴的高古境界,这些都完全与 《王琳墓志》 的书风区别开来,也彻底脱出了初唐书家的笼罩, 真正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而相对于这些颜真卿中年以后的成熟作品来说, 无论是用笔、 结字还是章法、 行气, 《王琳墓志》都无法与之相比。 因为当时刚过而立之年的颜真卿还未真正摆脱前人对他的影响, 他的书学道路依然被笼罩在盛唐时期楷书大家的光环之下, 也就是说彼时的颜真卿尚未完全形成其独有的书法风格。 这也从一个侧面证实, 在 《郭虚已墓志》 之前,颜真卿并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郭虚己墓志》 和 《多宝塔碑》书写的时间相差不大, 前者书于公元749年,两者风格可以说没有太大区别,每个字在结体上似乎真正在用 “小促令大, 大蹙令小” 的结体原则作指导, 尽量均匀地占据界格, 重心平稳。 因字有充满界格的趋势, 所以字距和行距都被压缩, 整体章法茂密稳健, 但也稍显板滞, 有布算子之嫌。 用笔已有明显的提按, 转折处也已放弃早期的圆转而采取方折, 包围结构已形成明显的外拓弧形结构, 这样的用笔和结体, 脱去了秀润和柔美, 显得劲挺方正。 结合上文对 《王琳墓志》的分析, 这两件作品的这些特点与《王琳墓志》 的区别是明显的, 《郭虚己墓志》 和 《多宝塔碑》的整体特点与颜真卿后期作品的传承关系就十分清楚了 。颜真卿早期的书法从最初《王琳墓志》 的稚嫩, 到《郭虚己墓志》 的初露锋芒, 再到 《多宝塔碑》 的颜体书风的基本定型。
《郭虚己墓志》保存相对完好,字口很是清晰,综合结构等各方面因素,以及它是颜真卿壮年时期作品,其风格特征尚未形成,结体端庄、大方,不失为初学唐楷的最佳范本。
《郭虚己墓志》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