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驯养方式和配对比例对塔里木兔繁殖效果的影响

2018-06-26陈海燕王重生艾山江艾则孜木沙托合提库尔班吐拉克

野生动物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公兔公母塔里木

陈海燕 王重生 艾山江·艾则孜 木沙·托合提 库尔班·吐拉克*

(1.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乌鲁木齐,830052;2.乌什县塔里木兔种源繁育有限责任公司,乌什县,843400;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总站,乌鲁木齐,830049;4.阿克苏地区畜牧技术推广中心,阿克苏,843000)

塔里木兔(Lepus yarkandensis),俗称名南疆兔、莎车兔、叶尔羌兔,属哺乳纲(Mammalia)、兔形目(Lagomorpha)、兔科(Leporidae)、兔属[1]。早在1947年美国Tate根据塔里木兔牙齿构造将塔里木兔另立为塔里木兔属[2]。塔里木兔野性强、体形较小,也是塔里木古陆块的残存种类,是我国的特产物种[3]。1988年塔里木兔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1996年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易危动物[4],200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红色名录中将塔里木兔列为近危(NT)种[5]。

近年来国内对野兔的市场需求日趋火爆,其巨大的经济效益,造成塔里木兔的被偷捕盗猎,非法倒卖时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野生动物尤其是濒危珍稀野生动物的人工驯养繁殖,是保护野外种群、扩大种源、建立种质资源库的有效途径。通过人工驯养繁育塔里木兔,突破驯养繁殖技术,将对濒危野生动物的救护和种群复壮提供物质基础和必要的科学依据。塔里木兔及其产品将满足广大消费者对野生塔里木兔的需求,从而间接保护野生种群,形成良好的生态效益。

目前对塔里木兔各方面的研究局限于种群生态学和群体遗传学方面[6],而驯养繁殖方面的研究较少。与家兔相比,塔里木兔体型小、繁殖性能低,大多在春夏秋季繁殖,一年2~3胎,每胎1~4只[7-8]。为提高塔里木兔人工驯养繁殖效率,本试验对比不同驯养方式(笼养和圈养)和不同配比对塔里木兔繁殖效果的影响,以期探索出适用于塔里木兔人工驯养繁殖的方法。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时间及地点

本试验于2017年3~8月在乌什县塔里木兔种源繁育基地进行。实验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什县东北部依麻木乡,位于 N41°16'14.63″,E79°46'43.18″,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地区,托什干河上游地带,属大陆性干旱气候。

1.2 试验动物

试验动物由新疆乌什县塔里木兔种源繁育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试验前所有塔里木兔,仿野生大圈中散养于450 m2的围栏内,围栏高度150 cm,围栏中有天然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紫苜蓿(Medicago sativa)等植物,每天补充颗粒饲料50 g/只左右,自由饮水,自由采食。试验开始时,挑选出年龄和体重相近的公兔33只,母兔68只。

2 试验方法

2.1 驯养方式的对比试验

随机选取20只母兔和15只公兔,打耳标,一组采用铁丝笼(1.2 m ×0.6 m ×0.5 m),每个笼内放入1只母兔和1只公兔,共10个笼;另一组采用小圈(20 m2,围栏高度为150 cm)散养方式,每个小圈放入2只母兔和1只公兔,共5个小圈,小圈中搭建供塔里木兔栖息和生产仔兔的低矮棚盖。公母兔自然交配,自动饮水器饮水。

2.2 不同配比的对比试验

随机选取48只母兔和18只公兔,打耳标,按照公兔和母兔不同配对比例(1∶1、1∶2、1∶3、1∶4、1∶5)随机分成5组并分别在小圈(20 m2)散养,性比分别为Ⅰ组1∶1、Ⅱ组1∶2、Ⅲ组 1∶3、Ⅳ组1∶4、Ⅴ组1∶5,每组3个小圈。

2.3 饲养管理

试验用塔里木兔实施笼养和圈养,笼舍和圈舍保持安静和清洁,定期打扫及时清掉残留食物和粪便,每周消毒1次。在笼舍和圈舍内搭建自动饮水器,诱其自由采食和饮水,每天8:00和20:00投放自制颗粒饲料50 g/只·d、新鲜苜蓿草。每天定时观察记录兔子的采食、行为、繁殖、产仔状况,记录产仔数、流产数、死亡数,测量初生体重、体长等指标,并对各组数据进行分析。

2.4 繁殖性能测定

母兔分娩结束后统计产仔数,包括活仔兔数、死胎数、畸形数等;平均产仔数统计为母兔产仔总数(包括活仔兔数、死胎数、畸形数等)/总母兔数;初生重为仔兔出生后24 h内称量的体重,称重时,操作者戴上无菌手套尽量不影响母兔的情况下,轻握仔兔迅速用电子天平称量其体重并放回原处;平均初生重为生产的所有活仔兔总重量/活仔兔总数;仔兔成活率记为30日龄断奶分窝时成活的总仔兔数/初生总仔兔数。

3 数据统计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t检验对试验数据进行显著水平测定。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驯养方式对塔里木兔繁殖效果的影响

不同驯养方式对塔里木兔繁殖效果的影响见表1。圈养和笼养相比,圈养总产仔数比笼养多11只,平均产仔数多1.1只(P<0.05);流产仔兔数圈养比笼养多2只(P<0.05);产仔率圈养比笼养高110%(P<0.05);仔兔平均出生体重圈养比笼养多(10.2±10.2)g(P<0.05);仔兔成活数和成活率圈养比笼养分别高11只和42%(P<0.05)。可以看出,圈养繁殖效果优于笼养。

表1 不同驯养方式对塔里木兔繁殖效果的影响Tab.1 Different domestication modes effect on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Tarim rabbits

表2 不同配对比例对塔里木兔繁殖效果的影响Tab.2 Different pairing ratio effect on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Tarim rabbits

4.2 不同配对比例对塔里木兔繁殖效果的影响

不同配对比例对塔里木兔繁殖效果的影响见表2。公母兔配对比例1∶3组总产仔数为19只,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但其他4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平均产仔数和产仔率1∶1组、1∶2组和1∶3组明显高于 1∶4 组和 1∶5 组(P >0.05),但 1∶1组、1∶2组和1∶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仔兔平均初生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公母配对1∶3组仔兔成活数13只,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但其他4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仔兔成活率公母配对1∶1组、1∶2组和1∶3组明显高于1∶4组和1∶5组(P <0.05),但1∶1 组、1∶2 组和1∶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流产仔兔数和平均初生重各组间显著差异(P>0.05)。

5 讨论

5.1 不同驯养方式对塔里木兔繁殖效果的影响

在自然界中野生动物不仅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还具较高的经济价值。对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动物人们往往会过度猎捕,致使其数量锐减。我国一直以来提倡在有条件有资源地方可以积极人工驯养繁殖野生动物,既可以增加种群数量,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又可维护其生态价值[9]。野生动物人工驯养对其繁殖、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增加营养水平、人为调控繁殖周期等可以提高繁殖率,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发展。赵楠在梅花鹿(Cervus nippon)驯养方式的探讨中指出半散放方式与圈养相比可使鹿花盘脱的早,茸长得快,质量高,母鹿难产数减少,与鹿活动范围、活动量和食物来源增加有关[10]。修云芳等研究圈养小熊猫(Ailurus fulgens)表明,仔兽成活率仅25%,而死亡率达75%,其死亡原因主要与母兽频繁受到外界的干扰刺激有关,但小熊猫性成熟期比已报道提前1个月[11]。Silanikove报道野山羊(Capra aegagrus)人工驯养产地选择要尽量适应其生活习性“高山为野山羊的住所”[12]。近年,葛东宁等通过雪兔(Lepus timidus)大笼和小笼驯养方式比较得出小笼驯养在仔兔窝数、初生体重、断奶体重及断奶成活率方面效果较好,可以推广雪兔集约化养殖[13]。

由本试验结果来看,塔里木兔的圈养效果明显优于笼养,圈养条件下母兔总产仔数比笼养多11只,平均产仔数多1.1只(P<0.05),流产仔兔数仅2只(P<0.05),产仔率高110%(P<0.05),仔兔平均出生重多10.2g(P<0.05),仔兔成活率高42%(P<0.05)。这与前人在雪兔驯养方式的研究结果有些差异,可能是物种差异或动物所处环境和所采用的驯养方法不同而导致的。本试验中所用的塔里木兔均是依法野外捕获,由于其长期处于野生状态,形成警惕性高、易受惊吓、急躁的野生习性。铁笼驯养野兔便于集中管理,节省占地面积,但我们在试验中发现,笼养条件下塔里木兔应激反应强烈,情绪急躁,刚开始人工饲养时受惊扰后容易猛烈冲撞兔笼,甚至撞死,采食量降低,身体消瘦体质不断下降。另外,铁笼的空间相对较小,限制野兔活动,隐蔽条件差,母兔发情期抗应激反应差,交配时间短或不能正常达成交配,从而影响其受孕率,再加上营养来源有限,仔兔体质羸弱,甚有死胎,初生体重低,生长发育较为缓慢。铁笼驯养仔兔在断奶后因被压、腹泻及其他不明原因死亡数较多。塔里木兔是典型的荒漠生态物种,野性强,所以圈养条件尽可能地模拟野生环境,选择干燥有植被的场地可以提供藏身之地躲避天敌,并能自由采食增加营养来源[14]。圈养条件下,塔里木兔活动空间大,有利于自由活动,应激反应较少,营养来源多元,有利于其生长发育繁殖。野外塔里木兔1年2~3胎,每胎1~4只[7-8],本试验塔里木兔每胎1~4只,每胎2~3只居多,唯有1只母兔产仔4只,但仔兔初生体重低于平均初生体重。

由于本试验所采用的动物数量及试验条件有限,对人工驯养塔里木兔年繁殖胎次及不同胎次之间有无差异尚未探讨,今后不仅需要进一步研究塔里木兔年繁殖胎次、不同胎次最佳断奶时间和断奶后仔兔驯养管理方法,还要更进一步探讨仿野生圈驯养方式中合适的圈舍大小、排列方式等。

5.2 不同配对比例对塔里木兔繁殖效果的影响

由于野生动物资源宝贵有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繁殖率需要不断探索研究,而公母配对比例对提供种公动物利用率有很大帮助,并能影响产仔数、成活数等繁殖性能,使资源优化配置最大化。研究表明小熊猫公母配比1∶2为最佳,而根据实际的需求调配母兽与多只公兽交配,以提高其受胎率[11]。姜卫星等探讨不同公母配比对提高豪猪(Hystrix brachyura)繁殖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公母配比为1公2母的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最理想[15]。颜鹏报道,獭兔的公母配比一般在1∶5,因为獭兔的性情比较温和[16]。

从本试验结果来看,公母兔配对比例1∶3组总产仔数是19只,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但其他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平均产仔数和产仔率公母配比1∶1组、1∶2组和1∶3组无显著差异(P>0.05),1∶4组和1∶5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前3组显著高于后两组(P<0.05);公母配比1∶3组仔兔成活数13只,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但其他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仔兔成活率公母配比1∶1组、1∶2组和1∶3组无显著差异(P>0.05),1∶4组和1∶5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前3组显著高于后2组(P<0.05);流产仔兔数和平均初生重各组间显著差异(P>0.05)。从规模化养殖经济效益角度来说配比1∶3提高种公兔和圈舍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无形中增加经济效益。为提高仔兔成活率,可以考虑人工辅助喂养。试验中发现,公母配比1∶4组和1∶5组在驯养过程中母兔之间互相打架,抓咬受伤的现象比其他3组严重。因产后争偶“热配”,仔兔产出后易被其他成年兔践踏致死,有仔兔死亡后解剖无胃内容物,可能是母兔弃养所致。

另外,本试验发现塔里木兔自然交配受胎率和产仔数低,这与已报道的野兔在野外自然环境中繁殖率低,产仔数少,每胎在1~4只相符[8]。雪兔是中国9种野兔之一,平均窝产仔数在3~4只,与同是野兔的塔里木兔相近,但雪兔的仔兔成活率均在80%以上,高于本试验中塔里木仔兔的成活率[13,17]。刘悦竹等研究新西兰和比利时杂交兔自然交配受胎率为30%,窝平均产仔数为7.8只[18]。庄海燕等试验表明南方家兔自然交配受胎率为56.82%,窝平均产仔数7.94只[19]。为提高塔里木兔受胎率和产仔数,可以运用激素催情来调控同期发情,促进排卵。Hglund[20]对野外的雪兔进行了多年的观察统计,雪兔平均初生体重在100 g左右远多于塔里木兔平均初生体重,这与塔里木兔在我国野兔种类中属于体型较小的一类相符合。

6 结论

从本试验结果表明,塔里木兔圈养人工驯养效果优于笼养,圈养条件下公母配比为1公3母的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较为理想。

[1] 王惠娥.塔里木兔的生物学特性和开发利用[J].中国草食动物,2009,29(4):65.

[2] Tate G H H.Mammals of eastern Asia[M].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47:201-207.

[3] 惠晓红,赵明飞.塔里木兔适应荒漠生态的特性分析[J].当代畜牧,2013(15):43-44.

[4] 汪松,邹学英.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J].野生动物,1997,18(3):32-35.

[5] 李维东.中国特有物种——塔里木兔 [J].动物学杂志,2011,46(1):134-135.

[6] 单文娟,马合木提·哈力克.塔里木兔种群遗传多样性初探[J].生物技术,2013,23(3):46-49.

[7] 木沙·托合提.塔里木兔精液采集及其保存方法的研究 [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17.

[8] 谷子林.关于野兔及其人工养殖问题的探讨 [J].中国养兔,2012(9):16-19.

[9] 郑利霞.我国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法律制度探微 [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12):273-275.

[10] 赵楠.半散放梅花鹿驯养方式的初步探讨 [J].中国林副特产,2010(6):101.

[11] 修云芳,陈玉村,邵良平,等.福州地区圈养小熊猫的饲养与繁殖 [J].四川动物,2006,25(4):875-878.

[12] Silanikove N.The physiological basis of adaptation in goats to harsh environments[J].Small Ruminant Research,2000,35(3):181-193.

[13] 葛东宁,李晓秀,朱立夫.雪兔驯养方式及其年龄对繁殖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1):169-171.

[14] 谷子林.野兔放养场地的选择及设施[J].今日畜牧兽医,2017(5):49.

[15] 姜卫星,李伟,唐松元,等.不同公母配比对提高豪猪繁殖性能的影响[J].经济动物学报,2010,14(2):84-86.

[16] 颜鹏.高寒地区獭兔的养殖技术 [J].四川畜牧兽医,2006,33(3):46-47.

[17] 王应祥.中国哺乳动物种和亚种分类名录与分布大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18] 刘悦竹,韩光亮,王哲,等.氯前列烯醇诱发母兔同期发情的研究 [J].黑龙江动物繁殖,1996,4(4):4-5.

[19] 庄海燕,莫家会,郑子胜,等.兔本交与人工授精对比试验[J].中国畜禽种业,2015(12):69-70,71.

[20] Hglund N H.The reproduction of the Scandianavian mountain hare(Lepus timidus L.)in captivity [J].Viiltrevy,1957,3(1):267-282.

猜你喜欢

公兔公母塔里木
不同保姆鸽生产效果比较
橘子分公母,母橘子更甜?
塔里木盆地新发现石油资源逾2亿吨
种公兔生产管理技术
培育和使用种公兔的关键技术
塔里木库车山前深井窄间隙小尾管固井技术
肉鸽公母鉴别与科学配对
提高獭兔繁殖效果的方法
塔里木
塔里木触动了谁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