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流失与发展的现代阐释(上)
2018-06-26栗胜夫
文/栗胜夫
我国市场化建设正以席卷之势,力图将物质的、精神的一切产品通通纳入到市场的轨道。于是,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正在更新和转变。在市场经济文化的语境中,人们日渐远离对武术文化的反思,传统武术的文化魅力在商业消费和科学理性的冲击下日显淡薄。商业化社会中,没有灵魂的武术更难以持续发展。随着时代的步伐,不少人打起武术文化重建的旗号,力图寻回似乎失落的精神家园。纵观中国武术,我们不得不发问,传统武术何以安身立命?我们又该如何去认识传统武术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引入阐释学的观点,借以阐释传统武术。
一、关于阐释学
阐释学是兴盛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是一种研究意义的理解和阐释的理论。阐释学认为,由于作品与阐释者之间存在距离,阐释的过程总是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误解,阐释学就是努力帮助读者去把握文本的原意与文本作者的原意,以避免误解现象的发生。
20世纪初,西方兴起了以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为代表的现代哲学阐释学。海德格尔认为:“阐释必须采取现象学的方法,即让对象直接呈现在人的意识中,通过内心体验去研究对象在人的意识中直接呈现的经验。”我们对任何历史的理解,都不是用空白的头脑去被动地接受,而是以头脑里预先准备好的思想内容为基础,用活动的意识去积极参与。我们头脑里意识的“先结构”,使理解和解释总带着解释者自己的历史时代的色彩,解释的目的则是达到一种新的理解,使其成为进一步理解的基础。因此,理解不是要把握一个事实,而是要理解一种可能性。理解揭示存在的方式,是为了获得新的知识,为了解释世界和人的存在。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总是以历史性的方式存在的,无论是理解者本人,还是理解的对象文本,都是历史地存在着的,处于历史的发展演变之中。”这种历史性就使得对象文本和阐释主体都具有各自的处于历史演变中的“视界”。因此,理解不是消极地复制文本,而是进行一种创造性的努力。
阐释学告诉我们,人们在对历史做出阐释的过程中,误解是不可避免的,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达到一种新的理解,解释人的现在。理解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一种新的创造。众所周知,传统武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有必要关注传统武术,阐释它的表里。
二、阐释学对传统武术的阐释
1.关于传统武术发展语境的阐释
有人类,就有生产劳动,人类同天敌、野兽的斗争,促使了武术萌芽的产生;早在原始社会里,部落之间的利益冲突就使武术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唐代武则天执政时期对武举制的创立,开创了以武入仕的先河,社会上习武之风日益兴盛;清代尚武崇战的风气以及民间各种秘密的反清组织对武术的利用,使武术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西方的洋枪大炮使武术在军事战争中黯然失色,不得已地逐步退出军事舞台;当代,竞技武术在宏观政策下,取得了空前的发展,而传统武术的发展除太极拳外,整体却显得大为失衡。
文化具有时代性,武术价值功能的实现始终与其相对应的政治、军事、文化发展状况相适应,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对武术有着不同的影响,也决定着武术自身的命运和价值定位。随着历史的进化,武术的必然演变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回顾传统武术的发展轨迹,目前的传统武术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存在巨大落差。就整体而言,传统武术的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传统武术后继人才的断层现象十分突出,世人所崇拜、所敬仰的武术真功的修炼几乎如风扫残云,无处寻迹,武林百余拳种被当代人所了解的也不过半百。
2.关于传统武术发展阻力的阐释
(1)理论基础的现代科学冲击
中国传统武术植根于民族的文化沃土之中,其理论基础完全由中华古典哲学所养育,阴阳说、八卦论、五行理念等虽属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但它们毕竟是历史的产物,本身具有意义上的模糊性,是直观的、感悟的、非细致逻辑的,而人们现在已习惯用生理学、生物力学等现代科学知识来解释武术招式的合理性,这必然会对传统的武术理论形成冲击,进而质疑这种理论在指导实践时的合理性。指导理论的改变,必然引起表现形式的改变,表现形式的改变,可能就会引起人们对事物本身的怀疑与迷惑,怀疑与迷惑的过程,就会阻碍事物的改革与发展。
(2)历史语境的消失
武术的产生离不开原始社会祖先同天敌的斗争,进而服务于军事,伴随着流血与冲突。习练武术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自己、征服敌人。也正是由于古代社会的连年征战,给武术的技击提供了一个表现的舞台,漫长的冷兵器时代,使武术成了夺取权力和安邦定国的得力助手。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冲突要比人兽之间的战斗更加惨烈,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境况不足为奇。也正因如此,军事战争成了武术进步的催化剂,不断发展的武术反哺于军事所需,二者如同孪生兄弟,相互促进,亲密无间,共同发展。同时,冷兵器时代又给习武人提供了一个自己的江湖,江湖中事可以不通过官府而在内部通过“武”而得到解决。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武”在现实中逐渐失去了实践的舞台。当然,武术除了“武”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功能,如健身、自卫、娱乐等,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武术“武”的历史语境的消失,是历史的必然,是传统武术发展过程中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3)神话与现实的落差
文化传统、环境、教育等都具有特别的渗透力,每一个人自出生起,就接受着传统的哺育,它对人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具有直接的影响。武术在人们心中是一个神秘的世界,武林高手超人的功夫、浩然的正气,使人们对武术产生无限的憧憬与向往。然而,当人们真正接触武术后,却觉得武术与其他搏击术相比虽有独到之处,但也未必神奇无比,与传说、神话和自己想象中的神奇武术的区别太大。曾有人不辞劳苦,奔赴名山大川、武学圣地,力图探访今天武林中的超人,而他们见到的除了那些早已覆盖着历史烟尘的遗迹,却见不到金庸等文人墨客笔下让人神往的癫僧、狂道、隐侠之类的奇人,“满眼所见的是比自己更寻常,比生活更无奇的人物”,根本寻不到武侠小说、武打影视中的异人怪功。于是,人们心中巨大的心理落差油然而生,对武术的失望也就自然地接踵而至。
(4)传统武术技击性的流失
“很多似乎天然合理的事情,其实细想起来未必是‘天经地义’,只是在一段历史时间中逐渐获得了大多数人的认同罢了,追根究底的话,它并不见得是在坚不可摧的基础上。”冷兵器时代,武力与战争也许是人们解决冲突的有效方式,残酷的现实要求人们必须重视武技,武术的技击作用比武术的其他作用更具有现实意义,它能解决更多的现实问题。武术在没有受到外界的冲击,或那些冲击没有使技击功能的文化根基产生动摇的时候,拥有自身不可动摇的合理性,很少有人去怀疑什么。但当武术难以用技击解决现实问题时,人们对它的合理性也就可能产生怀疑,武术功能中心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虽然现在少林武术仍然名冠中外,但少林寺现任方丈释永信却深感焦虑,他认为少林武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核心是生活在该文化空间或习得文化表现形式的人……二十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少林寺高僧大多身怀绝技而逝,拳谱秘诀和禅武合一的精髓也逐渐消亡”。他所说的“习得文化表现形式的人”,指的是深谙少林武术文化的大师级人物,并非是对少林武术感兴趣的一般习练者。少林拳种的萎缩不单单是在技术层面,更重要的是在文化血脉和民族精神。
(5)西方体育对传统武术的冲击
中国文化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具有博大的胸怀、宽厚的包容性。有不少学者称中华文化为“融合”文化,即有很多民族想通过文化融合来改变汉族的文化,结果却都被汉族的文化给同化了,中国的佛教禅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鸦片战争后,伴随政治和经济的侵略,西方开始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西方体育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具体方式,具有自身特有的优点,也是经过了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才在中国开展起来的。而现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的体育课、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基本上都是西方体育的内容。
当今,“地球村”现象日渐凸显,世界各民族体育文化相互交融渗透,对我国传统武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社会上一些健身操、街舞、迪斯科等西方体育项目特别受人欢迎。校园里,韩国的跆拳道也受宠有加。相比之下,中华武术却显得相对冷清,国宝胜不过外来货的活生生的现实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兴趣爱好的体育现象,而它的深层则是一个民族文化问题。特别是年轻一代,他们很大程度上接受了西方体育的审美和价值判断标准,面对传统武术,他们并没有那么浓厚的兴趣和那么深切的情感,真可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此,武术在西方体育为主导的体育全球化时代要走向世界,必然要经过科学的设计,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力增强,国学文化的魅力、武术的奥妙与深邃已经在人们心中占有重要位置。成千上万的洋子弟远涉重洋来中国习武,“孔子学院”在各国接二连三的建立,说明了什么?弘扬中华武术,是中华儿女的愿望,有哪一个民族不希望自己的文化传扬于世,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呢?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