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耗散结构看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发展

2018-06-25侯艳芳

现代交际 2018年8期
关键词:竞技体育

侯艳芳

摘要:北京奥运会的胜利举办显示出我国竞技水平和全民健身事业的日益蓬勃发展,在欣喜之余,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协调发展成为我们所关注的焦点。本文立足于自组织理论中的耗散结构,研究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如何转变为“自组织”,形成耗散结构,不断发挥其内在的动力,进而更好地推动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为实现体育强国而努力。

关键词:竞技体育 大众体育 耗散结构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8-0254-02

一、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思想

1967年,普利高津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科学思维模式。耗散结构的结论指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可以通过不断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在外界条件达到一定阈值时,就可能打破原有平衡而重新生成一种状态,而这一在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下系统自发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普利高津将其定义为耗散结构。对于耗散结构的形成条件,普利高津及其研究者的回答極其明确:系统保持开放性、远离平衡态、利用非线性相互作用和发挥涨落机制的力量。

二、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耗散结构的形成

(一)大众体育系统的开放性

大众体育,是指在闲暇时间里,广大人民群众自愿参加以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丰富社会生活等主要目的的自主性体育活动。学校教育是终身体育的起点,大众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延伸和拓展,竞技体育是核心、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体育事业发展迅速,体育人口不断增加,健身的场地设施得到改善。

从耗散结构来看,开放性的形成是耗散结构的基本条件,虽然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群众体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开放度还不够,群众更多的是比较被动地接受。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融合不多,体育人口的不断增加扩大了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需求,但我国每年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很多却找不到对口的工作。针对此种情况,国家可以出台一些政策,加强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系统之间的交流,保障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可以到社区、体育场馆等场所为群众进行科学、系统的健身指导。

对于大众体育系统的开放性,还应该注重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大众体育是发展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桥梁,很多人在离开了学校之后便很少参与体育活动,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工作紧张等因素,另一方面是宣传工作不到位,群众体育政策法规不健全,很多地方的场馆被占为他用等原因。因此,政府应加强宣传工作,提高群众健身的积极性,保障场地实施的使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消费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进一步刺激了体育产业的发展,《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到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群众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拉动体育产业,而体育产业的不断深化有利于大众体育的良性发展。

(二)竞技体育系统要远离平衡态

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开放的系统只有在远离平衡态的情况下,才能从杂乱无序的初态,进入到新的有序状态,从而实现新的突变和发展。

在举国体制下,我国运动员实行三级训练网的培训机制,这种看似平衡与稳定的机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失误的发生,但同时封闭的训练体系束缚了教练员、运动员的个性,降低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想让训练过程变得富有活力,管理者可以通过创造各种条件不断打破内部的平衡状态,让教练员、运动员积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在训练过程中形成自己新的体会,从而让原有的竞技体育系统不再平稳,重新呈现一种新的发展态势。

教练员要树立远离平衡态的思想,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根据运动员状态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在生活中多关心队员,采用多种综合训练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为运动员创造条件。运动员也要树立远离平衡态的思想,积极转变原有的态度,在训练过程中对于一些大胆的想法和计划可以和教练员进行商讨之后实行。同时要不断借鉴其他优秀运动员的训练计划,结合自身的条件争取为我所用。

(三)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要利用非线性机制

非线性相互作用是指系统内各要素间的作用关系是复杂的,不能用直线的简单方式加以刻画,只有非线性的作用才能产生相干效应和协调动作,从而产生并维持井然有序的结构。

在竞技体育中有时候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导致投入和产出是不成正比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要深刻认识到非线性的力量,教练需要不断激励运动员的潜能,提高运动员的训练兴趣,根据运动员身体素质、项目等因素的不同,因材施教,让每一个运动员都能积极思考,不断进步。只有处在这样的竞技环境中,非线性机制才能不断发挥作用,运动员的成绩处于一种平衡—打破—平衡的状态,成绩才会显著提高,竞技体育系统才会不断形成新的耗散结构。

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最好的策略就是利用非线性机制相互渗透与交互,通过整合发挥出最大的价值。群众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为竞技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只有不断发展壮大体育人口,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竞技体育人才取之不尽,普及和提高相结合,实现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才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竞技体育系统和大众体育系统通过波动达到有序

涨落也称为起伏,由于自组织系统必须在远离平衡态的情况下才能发生,而系统远离平衡态的维持,需要涨落来得以实现,因此,涨落是系统形成自组织的关键点。

对于竞技体育系统来说,训练过程有着各种各样的涨落,教练员的作用在于,如何合理地利用这些涨落。第一,教练员要对运动员以往的思维进行拓展训练,开阔他们看问题的视野和角度,改变习以为常的训练环境、训练状态,这样可以帮助运动员树立新的思维方式,更好地引入负熵流,克服正熵流,进一步向自组织靠拢。

第二,体育训练是以身体运动为主,训练效果的好坏、对动作技术的理解程度将影响成绩的发挥。教练员要从运动员身体素质、动作技术、环境、心理因素等多角度涨落原因,把握运动员的变化情况。

对于社会体育系统来说,比如国家政策的颁布、群众观念的转变,如果能及时把握这些涨落就可以进一步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向大众体育转移;其次,明确政府机构和市场的主辅关系,吸引广大社会资金加强对大众体育的支持力度,通过引入资金流改善居民的场地设施,培养更多的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引导大家科学健身;第三,互联网、云计算的不断发展,使得互联网消费更加便捷,居民可以通过下载健身APP得到专业化的健身指导,还可以去健身俱乐部消费,总之,多样化的消费方式进一步对于体育人口的增加有巨大的提升作用。

三、结语

北京奥运会的辉煌成绩已成为历史,我们不但要铭记辉煌还要朝着新的目标迈进,2020年的冬季奥运会即将来临,党和国家对于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应高度重视,远离非平衡状态,通过向世界体育强国学习,加大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系统的开放性。我国体育弱势项目应向优秀国家和运动员学习,把握好系统内部的涨落机制,迅速提高我国弱势项目的竞技水平,请国外金牌教练到我国指导,使我国弱势项目进一步提高,不断使我国的经济水平和大众体育的发展形成新的耗散结构,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普利高津.从存在到演化[M].沈小峰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刘承波.从无序到有序: 试以耗散结构论分析创新的机制[J].学术研究,2002.

[3]邵桂华.我国竞技体育系统耗散结构形成的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

[4]高建明,张波.技术创新过程涨落放大机制[M]系统科学学报,2006.

[5]徐士韦,谭小勇,傅企明.建国以来我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关系演变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

[6]唐岳年,管情安,苏益华.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对策研究[J].内江科技,2001.

[7]田雨普. 新时期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现状与走向[J].体育文化导刊,2009(3).

[8]吴海霞.第29届奥运会后中国体育的协调发展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7).

责任编辑:孙 瑶

猜你喜欢

竞技体育
浅析青少年拳击爱好培养的重要性
兴奋剂对中国女子竞技体育的影响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研究
探究竞技体育科技服务模式及影响因素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产权困境”下我国运动员培养模式探究
生理学视角下减量训练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