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领导干部的责任心

2018-06-25路白钰

现代交际 2018年8期
关键词:担当领导干部责任

路白钰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类会议反复强调并身体力行的就是领导干部必须敢于担当责任,具有多大的责任感才能干多大的事业。身为党和人民最信任的政府部门,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使命,时刻准备着为其行政决策负责任。本文从破坏领导干部责任心的角色类型出发,指出其缺乏责任心的主要表现,并对如何加强领导干部责任心的具体举措提出建议。

关键词:领导干部 责任 担当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8-0229-02

歌德说所谓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即强调奉献爱心是社会责任感的最高表现,也可以从两个方面对责任作出解释:一是个人工作时应尽的职责;二是未完成工作而应承担的义务。作为组织中进行各项重大决策和统筹规划全局的领导干部,其责任心的重要不言而喻。负责任的领导干部必将推动党和国家伟大事业的持续发展,而不负责任的领导干部将抑制国家各项事业的进步。

一、破坏领导干部责任心的角色类型

第一,“过分奖励”的领导干部。适当给予下属完成任务的奖励不仅能够激发下属创造性地完成既定任务,同时能够增强下属追求共同目标的责任心。但如果对下属每完成一项任务就进行奖励,不但会养成下属“给奖励才工作”的惰性,更为严重的是不合时宜的奖励会破坏领导干部的责任心。

第二,“免于追责”的领导干部。正如任务完成得好会授予奖励,同样,任务完成不好也应该给予惩罚。部分领导干部在下属任务失败时非但没有使用权力去实施惩罚,并且放任下属编造各种谎言或借口来推脱责任,这种为下属失误进行开释的不追责行为破坏了领导干部的责任心。

第三,“挑刺指责”的领导干部。这类领导干部对下属完成的任务从来不会满意,检查任务完成情况总是喜欢吹毛求疵。伴随这种行为的领导干部总是会在会议中指责下属,无论是否有错误也不管错误在于谁。长此以往没人会愿意做他的下属,且导致破坏领导干部的责任心。

第四,“事必躬亲”的领导干部。事必躬亲本是形容领导干部认真负责的褒义词,而这里却表示这类领导干部对下属任务完成的控制欲极强,不放心下属的能力且越俎代庖地完成下属工作。向下属传达出“这个工作我不放心你来做”的错误信息,影响下属积极性的同时破坏了领导干部的责任心。

二、领导干部缺乏责任心的主要体现

(一)领导干部不够重视责任

责任心是领导干部进行领导活动的必备品质之一,领导干部对工作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其领导活动完成的好坏程度。领导干部缺乏责任心的最显著体现在于领导干部责任意识的弱化,对待工作抱有一种得过且过的散漫的态度,没有将认真负责的态度放置于首要位置。虽然国家现在对选拔党政干部素质的标准一再提高,始终要求将领导干部基础素质的提高放于首位,但先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留下的弊端仍然存在。不少由于“圈内效应”已经进入管理岗位不作为的领导干部,其对待工作难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会影响各级部门任务的完成进度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

(二)领导干部尽量逃避责任

领导干部在任何一项领导活动中都处于指导地位,在拥有职位赋予的领导权力的同时还具有对其岗位负责的义务。准确来讲,领导干部在给下属分配工作任务的同时,必须担负起对这项工作的责任。但是部分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并没有将自己的职责落实到位,作出不顾地方客观实际情况和民情民意而完全取决于自身喜好、注重“面子工程”的领导决策。一旦在决策执行中出现问题,没有立即站出来认真负责地承认失误,而是一味地去找理由把责任与自己撇干净,或者将责任推到下属身上,逃避责任的行为会降低领导干部的影响力。

(三)领导干部不敢承担责任

近几年中央相继出台“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一系列整治党风党纪的条例,表明国家要从严治党的决心,并且自从贯彻实施以来,对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同时强化领導干部必须保持权责一致且明晰责任追究制度。党中央为进一步提升领导力而对各级领导干部行为规范进行改革,但不少领导干部曲解上级的意思,产生出既然做错会受罚,那不如不作为的懒政思想,生怕哪一次的决策失误会造成其职位权力和利益的丢失。虽然我国的党政方针要求一切稳步推进,但相对于稳定来说,我们更需要的是进步,但领导干部害怕犯错而不敢承担责任的行为会影响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

三、强化领导干部责任心的具体举措

(一)领导干部在思想意识上重视责任

为有效改善领导干部责任心缺失的问题,必须先转变领导干部之前对待工作不能够认真负责的错误思想,并建立领导干部责任的高度意识觉悟。首先,必须增强领导干部的政治定力。领导干部必须把坚守政治定力作为职业底线,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为党和人民事业贡献力量作为自身最高追求。其次,必须提高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较高的责任意识是领导者能够做好领导工作的基础,在党政干部培训会议中必须不断强调领导干部自身责任意识的重要性,通过正反面案例进一步剖析责任的作用,以提高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最后,必须树立领导干部的正确政绩观。坚决完善领导干部考核机制,反对为建立政绩工程而进行“假大空”的不负责任决策行为。通过持续不断的对领导干部的全面考核行为,让其认识到对待工作必须负责到底。

(二)领导干部在处理事务上尽职尽责

对培养领导干部的责任感,仅从思想意识方面进行强化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其思想上的转变完成在处理领导事务行为上的转变,即从行动上体现出认真负责的态度。首先,领导干部必须具有面对困难的勇气。领导干部在进行任何一项领导活动之前,系统详尽的分析的确不可或缺,但是发现困难后正面面对的勇气更是不可缺少,只有这样才算是领导干部对待工作负责的体现。其次,领导干部必须具有迎难而上的魄力。这是每个领导干部从事其领导活动的职责所系,解决问题是领导干部的基本任务,有没有解决问题积极态度的责任担当是对领导干部的最好检验。最后,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化解危机的能力。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进步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领导干部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化解危机,利用自身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做好每一个细节、办成每一件事务,无疑是对领导干部责任心的最好体现。

(三)领导干部在决策失误时敢于担当

并不是每一项领导决策都会成功,领导干部应当做好其会有决策失误的准备,时刻准备着去迎接自己的失败并想方设法去修正自己的决策失误行为,总结经验教训后会得到更多的成长。首先,领导干部必须敢于承认错误。不少领导干部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而不敢承认错误,但要知道人无完人,都会犯错,知错就改、既往不咎是我党一贯奉行的原则之一。因此,完全没有必要隐藏自己的失误。其次,领导干部必须善于修正错误。领导干部在面对自身决策失误时必须及时推翻之前的决策,然后重新一步步审视原先的决策过程,全面分析失误原因并慎重作出正确决策行为。最后,领导干部必须勇于自我批评。坚持领导干部批评有助于我党成员清楚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面,而坚持领导干部自我批评则有助于领导干部对自身责任归属的进一步明确,即强调开展批评、又开展自我批评,只有两者的相互配合,才能对强化领导干部责任心起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顾红亮.论责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2]李洪彦.担当读本[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6.

[3]孙金淼.领导干部要讲担当[J].当代江西,2016.

责任编辑:孙 瑶

猜你喜欢

担当领导干部责任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谁的责任
责任(四)
论林语堂的《语丝》创作
脱贫攻坚中的媒体担当
党员干部要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
参加体育运动对改善领导干部“亚健康”状态的积极影响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