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医文化课教学设计

2018-06-25张瑛

现代交际 2018年8期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教学设计

张瑛

摘要:中医饮食养生文化是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汉语文化课教学中,传播中医饮食养生文化对推动中医文化的发展和走向世界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医文化课程的研究甚少,因此,通过对中医饮食养生文化本体研究的阐述,从教学设计研究角度出发,重点介绍了中医文化课程的设置情况,并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等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思考,最后以夏季饮食养生教学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拟定出具体的教案。

关键词:中医文化课 对外汉语教学 饮食养生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8-0187-03

随着全球“汉语热”和“中医热”的兴起,如何把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联系起来,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虽然现如今国内有不少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成功案例和相关研究,但就中医文化来说,还只是局限于传统领域的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相联系乃至结合的少之又少。但是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很难从整体上进行把握,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能将中医和汉语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的媒介,而它的一个分支——中医饮食养生文化或许可以成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新视角。本文便拟从中医饮食养生文化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相结合的角度出发,选取其中四季饮食养生文化中的夏季饮食养生教学为例,进行中医文化课教学设计,以期为今后的一线或对外汉语专业教师提供些许借鉴,能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更好地传播中医文化。

一、中医文化课教学设计的理论分析

(一)中医饮食养生文化

中医饮食养生文化,“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食物的性能,根据食物的性味归经及其功能作用,合理地调配膳食,从而保健强身、防老抗衰的方法”。[1]中医饮食养生主要关注的是饮食有节、药食同源以及饮食禁忌等方面的内容,完美阐释了中国人的养生智慧。而《黄帝内经》中又提出要根据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化规律来调节自身的饮食习惯,提倡“顺应四时,因季而食”,即“四季饮食养生”理念。具体说,我们就是要根据四季、时令等的变化适时、恰当地进补食物,以保持身体健康。

(二)教学设计概说

“教学设计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学习者和学习任务,确定教学目标,编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策略,对教学进行评价的过程。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设计一个有效的教学系统以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2]总的来说,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还是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就是在教学实施之前,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特点和需求,运用相关教学理论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各个要素乃至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建立和提出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对整个课堂教学亦或是课外教学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安排。本文所要研究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医文化课教学设计也是基于此。本文从中医文化课的特点出发,分别对课程设置、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了简单分析,最后设计出具体且系统的教学方案。

(三)中医文化课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饮食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中国古语亦有云“民以食为天”,而不合理、不科学的饮食方式和习惯难免会引起各种各样的疾病,于是“吃什么,怎么吃”才能使身体健康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而中医饮食养生所倡导的正是“药补不如食补”以及“治未病”的理念,即“吃出大健康”。那么,从中医饮食养生文化着手,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可以激发外国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热情和欲望,让他们了解饮食文化的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医养生文化,进而更好地掌握中医文化。那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开设中医文化课的意义便在于向外国人介绍中医的饮食养生知识,使他们了解中医的基本健康理念,了解四时饮食养生的奥妙与趣味之所在。为此,探析中医饮食养生文化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与教学设计也是刻不容缓的。

二、中医文化课的教学设计分析

(一)课程简介

中医文化课主要是以“顺应四时,因季而食”为主题,针对中高级留学生开设的饮食养生系列文化选修课。主要包括相关中医饮食养生理论知识的简单介绍、文化的介绍和讲解以及技能操练等内容。本文主要是以夏季饮食养生教学为例,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夏季饮食的原理,了解夏季饮食养生文化。

(二)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完成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对教学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有利于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

本文教学设计所针对的教学对象主要为汉语中高级水平学习者。本中医文化课不仅仅是局限于简单介绍有关饮食文化的表面知识,还需让学生通过表面知识了解其中所蕴含的中医四季养生知识,所以课堂以汉语讲解为主,这就对学生的汉语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只有学生的汉语水平达到中高级以后,才能最大限度地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由此在学习过程中才有可能对涉及的中医文化有一定的可接受能力,不会产生排斥心理。

(三)教学目标分析

1956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4]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结合中医文化课的教学实际,本文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医文化课程设计的目标分为认知与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两个维度。

1.认知与技能领域

(1)通过夏季饮食养生谚语的导入和讲解,学生们能够理解并记忆谚语,能够了解谚语中所蕴含的中醫文化背景。(2)通过谚语的学习,学生们能够准确掌握中医饮食养生文化中关于夏季的饮食原理。(3)通过相关夏季饮食食谱的讲解和展示,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正确认知有关适宜夏季健康饮食的食物。

2.情感领域

(1)通过学习,学生有学习和了解与夏季饮食养生有关的谚语或相关食物的愿望等。(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夏季饮食习惯。

(四)教学方法思考

在文化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将中医饮食养生文化传递给留学生,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吸收和接受中医饮食养生文化是一大难点。笔者认为,展示和互动是最关键的环节,因此,本次课堂教学按照“谚语展示—理论依据讲解—文化渗入—学以致用—课堂活动”的顺序,循序渐进;再者运用直观手段,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最后,设计互动形式的小组活动,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旨在加强留学生对中医文化“感同身受”地深入理解。

三、中医文化课教学设计示例

(一)课程题目

“顺应四时,因季而食”系列之:饮食养生,盛夏的味道。

(二)教学对象

汉语中高级水平留学生。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夏季饮食的原理;了解中医饮食文化之夏季饮食养生文化。

(2)难点:理解并正确运用两则夏季饮食养生谚语:“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和“防暑清热毒,多喝绿豆粥”;掌握其中所蕴含的中医养生文化。

(四)课时安排

90分钟。

(五)教具准备

PPT,图片。

(六)课堂教学步骤

1.组织教学(2~3分钟)

教师进入教室后,环视教室,和学生打招呼,铃响后开始点名,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或检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等。

2.导入新课(10分鐘)

(1)图片展示:夏天太阳暴晒,炎热的情景。

(2)①观察图片,请同学们分别谈谈对夏天的感受或印象,限时2分钟; ②教师请学生志愿者或指定同学回答,教师总结。

(3)教师导入:夏天是如此的炎热,而我们外出游玩的时候也很有可能因为高温天气而感到非常的不舒服,会出现诸如口渴、头痛、头昏、疲乏、虚弱等症状,在中国我们常常把它称之为“中暑”。(教师结合图片介绍有关“中暑”的知识,目的是说明“中暑”是一种病态的表现。)那么针对此类情况,在盛夏时节的饮食上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以确保我们的身体健康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饮食养生,盛夏的味道”。

3.学习新课(60分钟)

(1)图片展示:绿豆汤(粥)。

(2)提问:同学们知道图片中食物的是什么吗?通过它我们可以联想到什么? 回答:学生自愿回答或老师随机点名学生回答。(旨在引导学生回答关于绿色、健康等方面的答案。)(2~3分钟)

(3)导入谚语(用多媒体展示):

(4)理论依据的讲解(多媒体演示):

(5)学以致用

①教师用多媒体呈现食谱,配以相关视频讲解;②教师通过对绿豆粥做法的讲解,目的是告诉学生们绿豆的功用,进一步说明夏天的饮食养生原理以及适宜夏天健康养生的食物。

4.课堂活动

学生分小组讨论:在自己的国家夏天的时候,是否也有类似“中暑”的说法?在夏天一般会吃哪些食物来“去暑”呢?

教师不指定学生,调动学生参与精神。小组讨论后选1~2位代表发言。

5.小结(5分钟)

(1)重点词语。(2)夏季饮食养生谚语。(3)食谱。

6.布置作业(2~3分钟)

(1)复习本节课所讲的内容。(2)思考:同学们可以查找相关资料,然后找出适合夏季吃的食物还有哪些?为什么?(3)制作“夏季饮食小食谱”:将本节课的食谱与自己搜集到的相关食谱整理成食谱卡片。

7.教学评价

四、结语

本文以中医饮食养生文化为基础,对其进行了总体概述,并从夏季饮食养生教学出发,进行了相应的中医文化课教学设计,目标是加深留学生对中医饮食养生文化的认知度,扩大其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整体效果;此外,中医饮食养生文化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融合也更有利于传播中医文化,吸引更多留学生对中医文化的兴趣。当然,本文以夏季饮食养生教学为主的教学设计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才能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取得最佳的效果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宋俐,汪华.中医饮食养生探析[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5).

[2]张敏.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课程教学设计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7).

[3]王丹凤.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京剧(脸谱)文化课程教学设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4]洛林·W,安德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M].北京:北京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2009.

[5]和中浚,江玉.中医养生方法的归类及其内涵和特色[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3).

[6]蒋力生.论中医养生文化价值研究的意义[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5).

[7]钱晔.中医养生与四季饮食[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10).

责任编辑:孙 瑶

猜你喜欢

对外汉语教学教学设计
建设“三型”高校基层党组织实践策略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浅谈组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