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辅导员对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分析

2018-06-25冯铄

现代交际 2018年8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辅导员

冯铄

摘要:大学期间是学生自身价值观和人生观重要的形成阶段,作为学生人生发展指导者的辅导员,对学生的学业及职业生涯的规划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十九大文件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办好学前教育专业”精神要求,辅导员在针对幼专学校的学生开展职业发展前景教育时,应将学前教育职业前景作为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辅导员 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 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8-0162-02

一、学前教育行业现状分析

(一)有利的政策引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应当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报告中首次提出实现“幼有所育”,努力实现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优质的教育。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效。至2016年,全国幼儿园开园量达到2395 万所,相比2012 年净增加585 万所,增长率为325%;常年在园幼儿实际数达4414万人,对比2012 年净增加7288万人,增长率198%。学前三年约入园率达到775%,近五年提高了1285个百分点,学前教育提前完成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文件中确定的70%基本普及目标。

(二) 学前教育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专业职业化学前教育教师缺乏

新时期,我国幼师队伍整体发展存在明显短板。一方面,专业化学业幼师大量缺乏。国家开放“全面二孩”政策后,学前教育体系即将迎来幼儿入园高峰期,专业化学业幼师紧缺局面日益严重。预计2021年我国学前教育阶段的适龄幼儿将净增加1500万人左右,幼儿园数量预计缺口近11万所,专业化学业幼师和保育员预计缺口超过300万人以上。另一方面,现有幼师队伍综合素质明显偏低,至2016年全国拥有幼教资格证的在职幼教老师占比为 61%,持非幼教资格证幼教老师的占比为17%,无证幼教老师占比则达到22%。教师学历上,园长和幼师持高中学历者约为514200人、持专科以上学历者约为1409100人。现阶段专业化学业幼师严重紧缺,现有幼教老师工作压力大、师资不足造成幼师准入门槛降低,幼儿学前教育整体质量受影响较大。幼儿学前教育属基础教育内容,国家应当给予培养专业化幼师的高校以专门政策支持,吸引优秀当期高中毕业生选报幼儿学前教育专业,以此高效提升幼师专业化学业素质和稳定高素质幼师队伍。

2.幼儿学前教育办园准入门槛较低

目前,我国幼儿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缺口明显,综合发展不平衡。公办幼儿园受资源限制,民办幼儿园整体占比高于公办。2016年全国约有155万所民办幼儿园,占比约为643%;民办幼儿园在园儿童总数约为24377万人,占整体入园儿童比约为553%。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幼儿学前教育,有助于缓解当前幼教资源短缺的现实问题。现阶段来说,急需明确健全学前教育准入标准制度,不仅要提高幼儿园办园硬件资质和幼师入职人数,更要注重幼师的专业化选取与提高幼师的培养水平。随着学前幼教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原有专业化主办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院校生员无法满足社会当前实际需求,因此各职高、中专、职业技术学院等都纷纷增加了学前教育专业。这种扎堆全上,自然会出现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的现实情况,于是就出现了部分幼师毕业生上岗后不能适应岗位工作,这种状况的出现,无形中影响了社会对幼师群体的认可度。提高办学、办园及幼教老师准入门槛,全面加强学前教育整体专业建设,规范化和科学化幼师培养方式,是解决社会上幼教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唯一方法。

3.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相关待遇较低

我国学前教育幼师工资水平普遍偏低,社会对学前教育幼师尊重程度虽然有所提高,但整体关注水平依然不够,对学前教育幼师关怀也不到位。据部分媒体报道,湖北、河南两省在对学前教育幼师进行的心理健康评定中,反映出有209%的幼师心理健康表现欠佳,在社会生活人际交往和情绪状态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作为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责任主体,国家政府除继续加强监管外,还应当充分调动国家社会资源,迅速改善学前教育幼儿事业的硬、软件,为幼儿健康成长和幼师持续发展创造“双赢”环境。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幼教机构应当加强对幼师的关心与关怀,要努力为幼师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缓解幼师的内在心理压力,提升幼师岗位的职业荣誉感、幸福感与归属感。

二、辅导员要创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法

(一)发挥辅导员的督促咨询作用

高校辅导员就其工作性质而言,就是要针对性地围绕大学生开展工作。因此在大学生职业规划这个过程中,高校辅导员更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督促和咨询辅导作用。如同为学前教育专业,既可以从事早教行业,也可以从事幼儿园行业,还可以从事特殊教育行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就需从大学生的家庭生活背景、心理思想状态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等多方面进行衡量,积极开展针对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引导,从而帮助大学生实现其自身的职业规划,进而能够相对高效准确地找到和自己相适应的职位。

(二)发挥辅导员在思想引导作用

辅导员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所起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上的引导。如很多学生认为幼师行业社会尊重程度不够,工资较低,工作量还很大,职业晋升前景也不足,所有对职业不是很认可,当时入校时选择这个行业也只是因为分数偏低等客观原因,不得已选择,因此职业方向比较迷茫。因此辅导员要对大学生们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清晰的认识,从而在思想意识上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帮助大学生们尽快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

(三)重视高校专业职业规划课堂教育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是辅导员和大学生接触比较多的课业地方,因此要充分发挥这种专业化课堂的教育引导作用。首先,辅导员作为课业的引导老师,自身必须在思想意识及课堂实际中表现出对课业的重视程度,还要发挥身教重于言教的功能,以身作则影响感染大学生,让学生对职业规划课程引起重视。其次,课堂实际教学的重点要放在对大学生进行针对性专业学业和职业规划目标相关性的统一制定上,要多搜集当代时政对本专业的政策导向,鼓励学生对自我未来职业发展的美好展望,多搜集社会热点的相关报导,值得学习的要引导,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以此为榜样。最后,在理论课程教学内容上,辅导员要强化教导大学生正确地审视和评价自我,引导大学生明确自己在社会上的适当定位,只有学生真正了解、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才能对未来职业有更准确的目标。

(四)鼓励大学生参与职业规划相关活动

思想意识和观念理念是保障自身行动正确的内在根基,因此辅导员应当就大学生职业规划问题,有意识地组织大学生参加职业规划社会活动,如每学期安排学生去幼儿园和早教中心实习,可以利用班会团活时间去相关地方参观学习,可以请优秀毕业生为在校学生做职业规划讲座介绍经验等,可以在周末去儿童福利院做志愿者,通过社会活动来提升大学生自身专业化学业与职业规划统一意识。在每次的社会活动中都要分三步走,第一部分自行思考编写与自身专业化学业相关的职业规划;第二部分依据自身所编写的职业规划选取社会上适合的体验对口工作;第三部分事后总结实践情景下自己的专业化学业与职业规划的统一性。

综上所述,高校的辅导员针對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开展更加科学合理的学前教育专业化学业与职业规划引导工作,对大学生在校期间专业化学业的学习以及毕业后职业规划发展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会使学生们更好地适应学前教育教师这个工作岗位,同时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作为学生的第一位启蒙老师,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让每一个走出校门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都真正成为“爱的化身”。

参考文献:

[1]肖慧.增强大学生对辅导员信任的对策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

[2]张少英.谈大学生辅导员职业辅导能力[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辅导员
增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思考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与对策
浅谈大学职业规划教育的价值、问题及对策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浅析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意义及必要性
论用职业规划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