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化平面设计的创新研究
2018-06-25温镇瑜
温镇瑜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全新数字技术,对平面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也对平面设计产生了新要求,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平面设计需要创新和突破,动态化平面设计承担了这一历史任务。动态化平面设计是对平面设计的创新和发展,同时也是使用新媒体时代的设计方式。本文对动态化平面设计创新性的设计思路以及其设计策略展开讨论。
关键词:动态化 平面设计 创新
中图分类号:J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8-0132-02
一、新媒体时代带来的全新变革
隨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电子通信设备的高速发展,信息的传递已经变得越来越快。相较于传统媒体,利用电子通信设备快速传递最新信息的媒体技术被称为新媒体,常见形式包括数字化报刊杂志、网络终端平台、移动电视、移动互联网等等。新媒体是相较于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既是技术上的创新,也在时间上更为快速便捷,日益成为时代新特征,并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媒体而存在。进入新媒体时代,表现出来的特征是信息形式动态化、信息更新快速化、手段方式创新化。新媒体时代之所以新,就在于其一经出现就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平台不断翻新,手段和方式也在不断创新,以至于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来描述新媒体时代,也因其飞速发展,动态化的进程,导致没有准确的语言能够完全概括出今天以及未来新媒体的发展走向。
二、动态化平面设计的独特之美
动态化平面设计与以往的视频、动画等动态视觉作品不同,它要求具有平面设计的二维空间特征,要求具有平面设计的色彩美、构图美以及静态美,不能为表现“动态”而失去平面的二维空间特性。
第一,以“静”制动。平面设计是二维空间设计,是一种静态页面的设计,这种设计方式看起来与动态毫无关联,但事实上同样是二维空间设计的绘画作品却能够展现出以静制动的效果,这一点无论是中国传统绘画还是西方绘画方式中都有所体现,即利用色彩、构图等手段让空间富有层次性,进而突破空间限制,达到立体动态效果。这种方式可以被平面设计所借鉴,达到动态化平面设计的目的。
第二,与环境相结合。动态平面设计不仅仅局限于设计作品本身,能够利用周围环境,达到设计作品的空间延伸和变换,同样是动态平面设计的展示。比如一幅1:1比例的街道平面设计作品展示在街道的拐角处,逼真的效果配合周围的环境,往往让人分不清哪一条是真路,哪一条是作品。
第三,依托新媒体平台。新媒体平台以电子成像的方式进行展示,其功能性和表现力都非常强大,突破了原有平面设计的展示空间,以平面设计基本原则、手段、方法设计出平面设计作品,在新媒体平台上用不间断的视觉媒体进行动态化表现,成为动态平面设计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国外称为Motion Graphics(动态图形设计)。
最后,动态平面设计是与人互动的设计作品。平面设计作品不是“死”的,它要求能与普通受众发生心灵上的碰撞,让受众通过作品认可和接受作品中所宣传的产品。因此,动态平面设计是一种互动性的设计。
三、新媒体时代的动态平面设计的基本思路
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是信息传播快,信息量大,受众多,受众素质较高。在新媒体时代,信息呈现井喷式发展,大量信息充斥网络,而且传播速度极快,但同时,接受信息的人大多受过较高的教育,多数受众要求高质量的信息,所以虽然有海量的信息,但只有高质量的信息才能获得大多数人的青睐,进而能够在网络上真正传播开来。这就要求依托新媒体技术的动态平面设计作品要有足够优秀的质量,才会在互联网上占有一席之位。
(一)要注重图形图像的清晰度
新媒体时代的成像设备是大量的网络终端,这些终端的电子屏幕不断更新换代,成像水平越来越高,图像越来越清晰,色彩越来越逼真,这对于受众无疑是好事,但对于设计师而言无疑是更高的要求。在传统平面设计作品中,色彩和笔画以及图像的清晰度都存在着技术限制,在低水平的技术手段下设计师不必更加注重这方面的问题,因为对整个设计作品的效果不会产生更大的影响。但在新媒体时代的电子屏幕下,显然一点点小小的瑕疵也会被无限放大,成像效果成为作品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设计师必须借助数字化媒体,丰富平面设计的相关设计效果,以达到能够和电子显示器相适应的程度。
(二)注重时效性
新媒体时代的最大特征就是高效、快速,时效性是新媒体时代的金钱,每一分每一秒都会产生大量的价值。传统平面设计作品需要匠心独到,设计师要仔细琢磨设计过程、设计内容等问题,但在新媒体时代,没有时间给设计师去仔细琢磨,精工细作,而是要求设计师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设计出动态平面设计作品,并达到设计即呈现的效果。这种高强度的工作效率,要求设计师必须借助数字化设计手段来实现。
(三)针对性设计
新媒体时代的受众众多,审美心理存在巨大的差异性,设计作品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审美需求,要想让动态设计作品能够在互联网中进行传播,打动受众,就要对受众进行分析,找出目标人群,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更好地体现出互联网平台的个性化特征,以达到快速推送信息的目的。
四、动态平面设计的创新策略
(一)平面构成创新
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主要是在平面设计过程中处理如何创造形象、处理形象间的关系、如何掌握具美感的形式规律,并按美的形式法则组织画面中的图形。 平面构成中将美的表现形式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秩序的美,一类是打破常规的美。[1]
秩序美是线性的,通过对节奏和韵律进行控制把握,用一组连续性的动作组成一个系列的动态效果,以二维平面的方式呈现出动觉视觉效果,这种动态平面构成较常用于运动类平面广告设计当中。以看似静态的一组动作像动画制作一样,以渐变的方式呈现出动态美,运动的美感跃然纸上。
打破常规的美是一种解构的美。分解与重构是其重要手段。所谓分解,即打破原有图形图像的结构甚至于元素,从而形成获得新的视觉元素,将新的视觉元素进行重新配置,或是遵循原有外形,或是重塑与原来截然不同的外在形象,并使受众在观赏过程中获得试图还原原有外貌的视觉体验。比如可口可乐的一则平面广告,设计师将可乐玻璃瓶的造型打散,将液体解构成为气泡,并以气泡向上飞腾的方式重新填充出玻璃瓶造型特征,从视觉上营造出碳酸饮料的动态感。
视觉错觉也是平面解构的一种方式。利用二维视觉特性和空间特征营造出心理错觉的视觉效果,创作出既不合理也不科学的无理图形。比如有一种车体广告,广告用车体的侧面和后面设计出了一个集装箱的内部空间,这个空间和车体相配合,给人一种直视车体内部的错觉,再将一个巨大的玻璃瓶造型以违悖逻辑的方式倒置于“集装箱”里,极大地引起了大众的注意力。目前很多3D立体画利用的即是这种视觉错觉,让人产生视觉假象,将二维空间看作三维立体,从而使平面设计变为动态平面设计。
(二)色彩构成创新
利用色彩对比,建立起色彩错觉,从而形成动态平面效果。即人脑对设计内容的理解是通过视觉接受器官完成的,视觉对色彩接收到的效果不同,人脑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通过对比色彩,比如单色和其补色,将小面积补色色块填充进大面积色块中时,就会产生视觉跳跃的错觉效果,诸如此类的视觉错觉,对大脑产生动态暗示,即形成了色彩动态图像。比如一些心理测试的图形,即利用单色和补色的视觉错觉,让人感觉图像是高速旋转的,形成了动态平面图。
(三)设计工具创新
传统平面设计过程中,手绘是最早的设计方式,之后是采用印刷的方式作为平面设计的呈现方式。这两种方式在平面设计史上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并且直至今日,依旧在平面设计中占有一席之位,但是其耗时长,需要工具多,耗费设计师心力等问题也确实客观存在。一幅手绘作品,在设计精美的前提下,一个小小的失误就有可能导致功亏一篑,全盘重来。印刷品不仅仅是设计师的工作,而且还要有或许完全不懂设计的印刷工人参与,耗费人力物力,而且环节众多,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等于所有工作全部作废。这种不经济、耗时的设计工具显然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对时效性的追求。因此,数字平台应运而生。数字平台、软件系统参与平面设计中,不仅仅是平面设计工具的创新,更是一种颠覆。数字化手段不仅效率高,能够随时对素材进行修改和保存,而且能够对素材重复使用,重新赋予其全新的意义,色彩更逼真、准确,精度高,清晰度分辨度都是传统工具所无法比拟的。数字化平台的使用能够使平面设计在众多终端屏幕上以最完美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且形成动态效果也变得易如反掌。
(四)交互式理念的完善
传统平面设计将作品置于一个二维空间当中,受技术限制,难以引起受众共鸣,即便引起注意,也仅是匆匆一瞥,难以形成更深的印象。交互式动态设计意在将作品以半成品或成品的方式,使其和环境结合在一起,通过人的“交互配合”,观赏到完整作品的一种创作方式。比如一位穿西装的男士形象,独独在脸的位置留出一个空洞,这个空洞恰好可以让人将自己的面部放置其中,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 “人”。这种方式有几点好处。首先,吸引力强。半成品的出现往往比成品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牵引之下,使得受众更深地接触到作品,以延长受众与作品接触的时间。其次,信息保留时间长。由于人的参与,使得受众离开之后,依旧有所回味,这种回味会因其参与其中而延长记忆时间,有利于信息被长时间检索,进而有利于信息传播。
五、结语
动态平面设计时代已经来临,这种动态平面设计打破了原有的二维空间限制,打破了纸质空间、工具的局限性,利用图形解构、色彩解构、与周围环境配合,以及数字化设计工具的创新等手段,创新性地发展了平面设计,形成了更加丰富、生动、有趣的平面设计形式。动态平面设计以其更好的表现力、形象性,成为平面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对平面设计的创新和丰富,也是宣传能力增强的体现。
参考文献:
[1]车逸. 新媒体时代动态化平面设计的创新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3,
[2]楊哲.数字时代平面设计的发展趋势探究[J].大众文艺,2012(10).
[3]周文静.新媒体时代动态化平面设计的创新[J].新闻战线,2016(20).
责任编辑:于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