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研究
2018-06-25卢杭央
卢杭央
摘要: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日语非语言中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的一些语用失误案例进行分析,了解其背后的日本文化背景,并提出了如何避免或减少非語言交际语用失误的对策。
关键词:日语 非语言交际 语用失误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8-0097-02
人类的交际活动包括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指的是通过目光、表情、动作、手势、空间距离等语言以外的手段进行交流的方式。日本由于受到其民族文化背景的影响,非语言交际非常发达,比起语言的交流,日本人更善于通过表情或肢体语言等来领悟和体察对方的言外之意。因此,非语言交际在中日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日语非语言交际中的一些语用失误案例进行分析,了解其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提出避免或减少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的对策,以达到跨文化交际有效沟通的目的。
一、日语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分析
Samovar语言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有70%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手段来传递的,只有30%的信息是通过语言传递的”。由此可见,非语言交际在日常交际中的重要性。毕继万将非言语要素归纳为四类: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日本学者黑川隆夫将非言语要素细分为13类身体动作:生理行为、对人接触、对人距离;周边言语、身体特征;发汗;体臭;衣服;装饰品;眼镜;化妆品;身体加工。最早提出语用失误的概念的是英国学者Thomas,她对语用失误的定义是“不能理解他人话语的含义”。她认为语用失误包括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前者是语言性的,后者是社会文化性的,两者都是语言的。但其实在非语言交际中也存在语用失误,本文围绕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四大要素对日语非语言交际的语用失误进行分析研究。
(一)体态语语用失误及分析
体态语是用肢体动作表达情感、交流信息、说明意图的一种手段。体态语语用失误指的是在交际过程中,由于行为者的动作或姿势不当而引起对方误解,造成交际障碍。
案例一:在吃饭闲聊时,一个日本人竖起小指问中国人有没有这个,中国人感到很不解甚至有点生气,因为在中国朝别人竖小指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一般表示很差或低级的东西。所以他们的交谈一度陷入了尴尬。
分析:上述案例中由于中国人对日本人竖小指这一体态语的不了解导致了交流的失败。竖小指在日本指的是女朋友、恋人,如果上面的中国人知晓其含义就会马上作出反应或回答,从而使会话顺利地进行下去。体态语包括基本姿势、人体各部分动作和基本礼节动作。中日两国手势相同但意义不同的手势语有很多,因此在与日本人交往时要特别注意。例如,中日两国在用手势表达数字时有较大差异,在与日本人交流尤其是商务谈判时不能想当然地用自己国家的数字手势方式进行交流,以免造成失误和误解。
案例二:在大地震后,当记者采访受灾地的人们时,大多数人都面带微笑回答或讲述。当看到日本电视台播放的新闻中出现上面的一幕时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无法理解,明明是如此悲伤的事情怎么还能笑得出来?
分析:上述案例中是由于不了解日本人微笑的真实意思而造成了理解上的偏差。日本人不轻易在他人面前表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在社交场合经常面无表情或保持意思不明的微笑。日本人强调控制感情,竭力避免感情外露,他们认为在公众场合随意表露得意、愤怒或痛苦等感情会给别人带来困扰,这对日本人来说是件非常羞耻的事。他们觉得,即使在悲伤时也要抑制内心的悲痛,装出笑脸,不让别人察觉到自己的真实情感,从而表明自己是一个有修养、能自持的人。
此外,除了微笑,目光语也十分重要,和日本人交谈时,如果一直盯着对方眼睛说话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应尽量避免直视对方眼睛,多将目光聚焦于眼睛周边,如鼻子、嘴。
案例三:在某商务谈判时,中方人员看到日方人员一直频频点头应答,误以为谈判相当顺利,肯定能成交。但谈到最后才知道双方的争议并未解决,谈判远非顺利。
分析:出现以上的问题是因为对日本人身势语的不了解,在听别人说话时日本人会不停地点头,一般中国人会误认为他们赞同、认可自己的观点,其实很多场合日本人的点头表示附和对方的讲话,让对方知道自己在听你说话或明白你讲的内容。另外,日本人喜欢鞠躬,而且对鞠躬标准有严格的划分,不同度数的弯腰含义也不一样,15度左右是表达谢意,30度是诚恳的道歉,90度是谢罪或忏悔,见面鞠躬时一般弯腰30~45度。
(二)副语言语用失误及分析
副语言又称为类语言或伴随语言,也称为副语言特征或伴随语言特征。副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副语言只限于伴随一般话语行为而发出的非言语声音。由于不了解日本人的副语言含义而造成语用失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案例:中日双方开会讨论问题时,中方人员畅所欲言,气氛热烈,而日方人员有的随声附和一下,有的则陷入沉思,默不作答,甚至对于他人的提问有时用沉默拒绝作答,导致双方交流不顺畅,产生不愉快。
日本人喜欢沉默,在公众场合尤其如此。他们把沉默的交际方式看作一种不强加自己态度的方式。而中国人更喜欢有话直说,会把对方的沉默当作一种无声的抗议。在中国人或其他英美国家的人看来,在应该发言时沉默或默不作答是对提问者的漠视,是一种极为不礼貌的行为。在日语谚语中有“少说为妙”“枪打出头鸟”等谚语,日本是一个单一民族、单一语言的国家,再加上岛国文化和历史原因,形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民族,他们不太喜欢“能言善辩”的人,觉得空谈误事,沉默寡言、默默无闻做事的人在日本人看来是可以信赖的。
(三)客体语语用失误及分析
客体语指个人用品,包括化妆品、修饰物、服装、衣饰、家具以及耐用和非耐用物品。从个人物品可以看出人的社会地位、信仰观念和职业特征,反映出个人爱好与性格特点,体现对事物的态度与看法,同时也反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特征。由于缺乏对语言对象国文化的了解而导致客体语语用失误的现象层出不穷。
案例:中日双方初次见面一般会交换名片,但在交换过程中由于中国人不了解日本人的礼仪,因此使得对方产生了误解,认为中国人不重视。
在日本人的日常交际中名片交换非常重要而且有一套严格的礼仪,例如名片交换的顺序、姿势、寒暄语、名片上名字读音的确认、如何放置名片等等。初次见面时的名片交换会给人留下强烈的第一印象,因此如果不事先了解相应的礼仪,会被对方认为是一种非常失礼和缺乏修养的表现。
(四)环境语语用失误及分析
环境语包括空间信息、时间信息等。环境语语用失误就是指对于空间信息、时间信息的处理不当。
案例一:某生参加日本公司面试迟到了五分钟,并向面试官解释了迟到的原因,后来面试未通过。
出现上述失误是因为不了解日本人的时间行为,日本人时间观念很强,赴约不会过早到但会非常准时,但中国人则随意性较大,有时会提前到,有时则会推迟。日本人对工作行程安排等都会提前做好计划而且后续改动较少,而中国人虽也会提前考虑制定但中途随意更改变动较多。
案例二:在和日本人聊天时,由于距离拉得太近引起对方反感。
出现上述失误是因为不懂日本人的空间行为,空间行为是指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空间关系和对所属地的要求,具体可分为近体距离、空间位置和拥挤等方面。中国人对近体距离相对较开放,认为拉近距离会缩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距离,距离太远是一种不友好的表现,而日本人在与他人交往中,会刻意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不喜欢和别人产生身体接触,也很少主动握手,即使握也是浅浅地表示一下,如果不小心碰到别人的肢体或东西,他们马上会表达歉意。
二、避免或減少日语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的对策分析
(1)学习日本文化背景知识,了解日语非语言形成的原因。语言和文化是息息相关的,人的非语言行为也是文化的产物,不同文化下非语言行为的表达方式及含义不尽相同。中日两国由于地域关系,文化上虽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差异也非常明显。岛国文化、集团主义、以和为贵和以心传心的文化等日本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不仅反映在语言表达上,也为非语言行为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如果不深入了解和学习日本的文化,仅从表面上去理解日本人的非语言行为,也无法真正达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因此,我们要多学习日本文化、风俗习惯、商务礼仪及社会规则,了解非语言行为形成的文化背景和原因,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日语非语言行为。
(2)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对非语言交际的感性认识,培养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意识。互联网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不同国家文化的途径和可能。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电影电视等直观的方式了解和学习日本人的表情、动作、神态、体势等非语言行为,身临其境地体验日语非语言行为,了解其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增加对非语言行为的感性认识,培养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意识,为从事跨文化交流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3)积极参加社会企业实践活动,加强非语言交际能力。与语言一样,非语言也需要通过不断的交流实践去掌握和提高。日语学习者和工作者有机会要多参加中日交流活动和日企实践活动,通过与日本人的接触和交流,仔细观察其非语言行为,揣摩其内在的含义。利用下企业和企业实习的机会,多学习、多请教、多交流、多实践,加强自己的实战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我们在学习日本人非语言行为的同时,更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价值观、社会规则、行为模式和心理,并通过不断的交流和实践,深入理解和掌握日本人的非语言行为,避免或减少语用失误,提高自己的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使跨文化交流更顺畅、更有效。
参考文献:
[1]李元胜.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4(2).
[2]靳成.非言语交际与中日跨文化交际[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9).
[3]郑曦.浅议商务日语翻译中非语言行为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及对策[J].科教导刊,2013(10).
[4]徐丽丽.中日非语言交际对比及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D].黑龙江大学,2014.
责任编辑:孙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