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

2018-06-25陈龙汪斌

现代交际 2018年8期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对策

陈龙 汪斌

摘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信息社会中,以网络作为新载体、新工具、新途径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开放性、便捷性、多样性、互动性等一系列新的特征,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现有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表现出滞后性,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缺少相应的计划和组织工作,新媒体的发展使学生的诉求变得更加多样化。对此,辅导员应该强化基本素质、提高信息技术、融洽师生关系,充分利用网络载体,创新网络教育方式,切实做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8-0014-02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不能完全满足时代的需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运而生。在整个大学教育环节中,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1]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很多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有必要加紧研究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深入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界定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信息社会里的新发展,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教育表现形式。目前,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较为全面的定义,是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再兴教授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所作的定义,他认为:“当前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种是基于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前者是广义界定,是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对于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方式造成全方位影响的宏观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方式、方法、手段、机制等如何发展创新,涉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后者是狭义界定,把网络仅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新工具、新途径,用以丰富和完善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所涉及的主要是网络的具体应用。”[2]本文中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张再兴教授狭义定义中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二、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列宁说过:“统一之物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他的矛盾着的两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3]每一个事物都会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同样也具有“两面性”,它的出现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开展。同时在传播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6年6月,我国大学生约占我国网民的282%。[4]基于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情况,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逐渐形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殊表现形式。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诸多成就,如提升了广大学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树立了大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增强了其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从内容和形式上体现了时代特色、时代风格。新时期,大力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校园网络主流文化的创建,能够“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5],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具有很多优势,但其发展还面临着不少挑战。一方面,负面网络信息的冲击。在信息时代,人们每天都会通过各种方式接触到网络中的海量信息。而这些信息中存在着大量的不良信息,客观上增加了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和复杂度。另一方面,网络信息呈现出碎片化。学生在很多时候通过网络接受的是一种即时的、分散的知识,往往看过就忘。导致接受的知识不成体系,难以达到教育效果。此外,还存在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现有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较为滞后,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缺少计划性和组织性,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新媒体的发展使学生的诉求变得更加多样化,难以把握和控制,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三、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

(一)强化辅导员的基本素质

辅导员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首先,輔导员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网络时代,风险与机遇并存,辅导员要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树立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只有如此,辅导员才能在国内外形势极其复杂的情况下,明辨大是大非,从而坚定立场、把握尺度,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次,辅导员应该具有创新精神。时代在变,教育在变,辅导员自身也应该有所改变。固步自封者只会与社会脱节,从而被高速发展的世界远远抛下。辅导员只有具备创新精神,才能以新的视角来看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改变教育姿态,更新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方法。辅导员应该以一种新思维,在日常工作中进行钻研和探讨,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新经验,从而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推向前进。最后,辅导员应该具备高度责任心。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二)提高辅导员的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不断发展,教育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辅导员不仅仅要通过传统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特征,以网络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恰当利用信息技术能加强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更好地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首先,辅导员要创新课堂形式。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教案、课件和播放视频,让大学生在新型教育方式中更能接受辅导员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把以往简单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变为一堂符合大学生思维、时代和年龄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其次,辅导员要熟悉各类社交软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交成为互联网应用发展的必备要素。辅导员利用这些社交软件给大学生传递信息,并利用这些社交软件与大学生交流。最后,辅导员要具备一定的后台运作能力。推送、互动和统计数据这些能力都是在信息化时代下对辅导员所提出的一些新的要求,辅导员不仅要与学生互动,还要注意互动的方式方法以及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三)融洽师生关系

由于高校辅导员和学生之间存在着年龄、时代、思维上的差异,导致如今的高校辅导员在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出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对此,就要从辅导员的自身做起,让辅导员能够和学生建立更加利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首先,辅导员要主动和学生交流。目前,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和老师交流,这让辅导员和大学生之间的代沟越来越大。辅导员要想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迈开第一步:主动与学生交流。其次,辅导员要主动学习“新事物”。如今,大学生都比较热衷于追求时尚和潮流,对网络上经常出现的一些网络词汇、流行歌曲、网络事件十分关注,如果辅导员对这些新事物完全不了解,不知道学生在说什么,在交流时必然和学生形成代沟。最后,辅导员要善于观察学生。恩格斯曾经说过:“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句话表明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同样大学生也是这样,他们的生活、思维和兴趣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并且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是“90后”,表现出心理承受能力弱、抗压受挫能力差的特点。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就必须及时观察到他们的一些变化,根据他们的这些变化来“对症下药”。

(四)优化网络教育平台

高校辅导员面向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要依托于一定的平台来开展具体工作的。这些平台是否合理、高效,关系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就是高校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平台。高校辅导员应该担当起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者、监管者的角色,打造一流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一方面,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者。通过预设教育主题、紧跟时代潮流、满足学生需求,创新发布信息方式,来吸引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自愿自觉地登录网站进行浏览学习、接受相关教育。另一方面,辅导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监管者。所谓监管者,就是要对该网站上发布的信息进行监察、过滤,滤掉那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不良信息,从而净化网站的风气,打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纯洁平台。总之,辅导员要能通过这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向学生传递相关的教育内容,同时也要通过此类平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将看似乏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五)改进网络教育方式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开放性、便捷性、多样性、互动性等新特点,客观的现实条件要求辅导员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进行变更。首先,网络环境下,人们接受的信息具有开放性。人们接受信息的内容和过程都是平等的,这就意味着,辅导员在接受信息,学生们也在接受信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表现为单向的“输出—输入”模式。然而,在当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下,辅导员应该转变单一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育方式。换句话说,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形成双主体,辅导员和学生都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发布者,在互相了解中共同进步,形成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其次,网络环境下,人们接受的信息具有多样性。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中充斥着纷繁芜杂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学生接收到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想要传递的信息呢?这就要求辅导员发挥创新精神,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只有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产生兴趣,才能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主动通过各种形式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伴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与发展,网络已广泛地深入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交流中,对当代大学生的思维、观念、习惯产生着不可忽略的影响,这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学校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高校辅导员一定要利用好这一平台,立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之处和大学生目前的特点,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达到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为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9/t20170929_315781.html,2017-9-29.

[2]张再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3.

[3]中央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版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00.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

askci.com/news/hlw/20160805/17065450828_18.shtml?_t_t_t=0.8388463652227074,2016-08-05.

[5]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2017-12-05.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对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展对策研究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变”与“不变”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