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2018-06-25江金芳

中国经贸 2018年11期
关键词:问题及对策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江金芳

【摘 要】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凸显。但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失当已成为其经营失败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从提高管理者内控意识、构建科学的组织架构、提升关键岗位人员胜任能力、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强化监督与评价、提高信息化管理手段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助力其顺利实现转型升级,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中小企业”)37.0万户。其中,中型企业5.4万户,小型企业31.6万户。占全部企业总数比例97.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2万亿元,占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62.7%,实现利润总额4.3万亿元,占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62.8%。可见,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创新、增加税收、吸纳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有统计数据表明,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足3年。究其原因,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外部的制约如用工成本持续增高,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融资难、利息高,社保基金、税收负担较重等因素外,中小企业粗放经营,内部控制制度缺失也是导致其难以持续发展的内在原因。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实质和作用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通过不相容岗位相分离控制、内部授权审批控制、会计控制、财产保护控制、单据控制等措施,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可见,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有效运行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健康持续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当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管理层内控意识不强

首先,一般中小企业发展之初,面临着生存压力。压力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市场的压力;二是较高的税费负担的压力。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建设、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但不可否认,不公平竞争、高企的税费负担仍然是约束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在重压之下,他们将关注点集中在生产、销售部门。主观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依靠生产和销售,扩大市场占有率,为企业带来直接效益;而内部控制不仅不能创造效益,反而会增加部门、人员等成本开支,于发展无益。认为内部控制是不值得的,对建立、执行内部控制的意愿不强。其次,部分管理者只注重短期效益而忽视长期利益,忽略了企业是独立法人的事实,以所有者自居,希望从企业中谋取利益,内部控制会对自己形成约束并且影响自己的既得利益,故对内部控制持消极态度。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下,大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囿于自身能力的限制,对内控制度知之甚少,即使有意愿实施,也显得力不从心。

2.缺乏科学的组织架构

内部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岗位通力合作才能有效发挥作用。中小企业出于成本效益考虑或人才储备的限制,往往各岗位之间职责不清,责任不明,一人多岗或一岗多责现象较为普遍,如:出纳与记账岗位、物资采购的申请与执行、物资的采购与保管等由一人兼任,这就使得本该相互牵制的不相容职务岗位分离控制得不到有效执行。由于中小型企业投资者与经营者大都重合,在重大事项的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上不能做到集体研究,授权与审批控制得不到有效执行,极易给企业带来风险。

3.关键岗位人员胜任能力不够

胜任能力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专业胜任能力,二是职业道德素养。关键岗位如资金管理、资产管理、重要客户、合同、债务管理等在企业经营、管理、技术、企业生存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而大部分中小企业决策者在关键岗位人员任用上往往“任人唯亲”而非“任人唯贤”,很难保证关键岗位人员有足够的专业技能来有效履行岗位职责,对各项法律、 法规的认知不足 ,再加上缺乏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放松自我约束,对法律失去敬畏之心,极易使他们走上监守自盗的犯罪道路,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受到威胁。

4.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

风险是指潜在事情的发生对目标实现产生的影响,所以内部控制本质上就是企业管理中通过日常管控手段降低风险的行为。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往往不能准确的发现和评价风险发生的可能程度。导致内部控制措施不能有的放矢,自然也就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5.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中小企业几乎都没有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缺失。同时,内控制度都是基于当前的经济业务状况而制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新的业务发生时,应当及时调整内控制度。而缺乏评价体系的中小企业,无法做到及时调整。制度的科学性、有效性也得不到保障。

6.内部信息不能有效沟通

绝大部分中小企业,未实现内部管理信息化。这就增加了人为因素对执行制度的干扰,影响了内控制度执行的刚性。内部各管理层级、业务部门之间,职责不清;与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客户和供应商等有关方面之间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不明,对收集的各种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筛选、核对、整合工作薄弱,造成信息失真,对信息沟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能及时报告并加以解决,影响单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企业信用受损。

三、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1.提高管理层内控意识

一是通过企业家精神的宣传,使企业领导者提高社会责任感,正确处理单位效益和社会效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二是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将国务院《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等相关政策落到实处,减轻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三是提高外部监督的力度,如加大偷逃稅收的检查打击力度、失信企业的联合惩戒制度,从而建立起强化内控制度的意识。针对企业仅仅依靠自身能力无法建立科学有效内控制度的现实,试点由政府购买中介服务的方式,帮助他们建立完善。

2.建立科学的组织架构

根据企业规模和特点,科学设置组织机构,在岗位设置、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衡机制;建立经济业务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包括过程的分离及不相容岗位分离。对由于资源条件限制而不能实现分离的采取抽查交易文档,资产清查等替代性措施;定期对关键岗位人员实行轮岗制度,对确实不具备轮岗条件的,采取专项审计等方式实施控制。重大决策、大额开支实行集体研究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式。有效防范决策错误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3.提高关键岗位人员胜任能力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的归宿感和认同感,保持人才队伍的稳定;改变用人机制,将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作为重要标准;加强关键岗位、关键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及岗位技能培训,同时通过评价对不能胜任岗位的人员安排转岗;以确保将关键岗位人员的履职能力;建立科学公平的业绩考核指标,严格的奖惩制度,做到赏罚分明,薪酬与岗位、贡献相适应。

4.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

企业应当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恰当识别与控制目标相关的内外部风险,如合规性风险、资金资产安全风险、信息安全风险、合同风险等。对资金、重要资产(包括核心技术)、债务与担保业务、税费、成本费用管理、合同管理、重要客户和供应商管理、关键岗位人员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可能发生的风险,选择合适的控制措施。

5.加强监督与评价机制

强化内部审计机构,或设立内部审计岗位,独立于财务或其他内部控制岗位,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客观有效的监督,同时当企业面临的风险发生重大变化时,对制度本身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优化。或通过内部审计业务外包来提高内部控制监督的独立性和质量。

6.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手段

当前中小企业普遍信息化管理手段较落后,企业应该结合目前管理体系,用流程图等方式加以落实。提高内部控制实施工作的可操作性。同时倡导企业提高信息化在管理中的应用,将内控理念、控制流程、控制方法等嵌入到单位信息系统之中,实现内部控制的程序化、标准化、常态化。减少人为因素对制度执行的影响,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四、结语

中小企業在发展过程中,其业务类型模式千差万别,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身发展、操作性强的内控模型。财政部日前出台的《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提供了技术支撑。相信随着中小企业内控制度理念的加强,科学合理的内控制度建立与实施,必将助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为中小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李梅.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生产力研究,2017(10):96-99+103.

猜你喜欢

问题及对策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浅议财务会计管理在工程企业中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