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刀孢蜡蚧菌ZJLP09液体发酵工艺的研究

2018-06-25鹿连明杜丹超胡秀荣蒲占湑张利平黄振东陈国庆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浙江台州318020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木虱分生孢子培养液

鹿连明,杜丹超,胡秀荣,蒲占湑,张利平,黄振东,陈国庆(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柑橘研究所,浙江 台州 318020)

柑橘木虱、蚜虫等是柑橘上的重要害虫,目前对于这些害虫的防治仍以吡虫啉、噻嗪酮、毒死蜱等化学农药为主,然而化学农药的频繁使用带来的3R(抗性、再增猖獗和残留)问题日趋严重。而生物农药因具有无残留、特异性强、不杀伤害虫天敌及有益生物、不易产生抗药性、环境相容性好、生产工艺简单等特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利用生防菌防治柑橘木虱、蚜虫等害虫的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相继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其中已报道的对柑橘木虱具致病力的真菌有玫烟色拟青霉、白僵菌、檬型被毛孢、宛式拟青霉等[1-5]。已报道的对橘蚜等柑橘蚜虫有致病力的真菌有砖红镰孢菌、弗雷生虫霉菌、蚜虫霉菌等[5-9]。但目前研究多集中在实验室探索阶段,市场上尚无商品化的微生物农药产品可供使用。

刀孢蜡蚧菌ZJLP09为本实验室从浙江台州地区橘园内的柑橘木虱虫体上分离筛选出的1株虫生真菌[10],经致病性测定,确定该菌株对柑橘木虱和蚜虫具有强致病力,且其对高温、低温、低湿和紫外线等具有更高的抗逆性[11]。为此,本研究通过培养基、温度、pH等条件的优化,建立了一套稳定的适于刀孢蜡蚧菌ZJLP09的液体发酵工艺,以期为进一步开发该菌株的生防菌制剂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供试菌株刀孢蜡蚧菌ZJLP09为本实验室从浙江台州地区橘园内的柑橘木虱虫体上分离,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斜面培养基(PDA,配方为: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蒸馏水1 000 mL,自然pH值)上,于4 ℃冰箱保存。

1.2 发酵培养

制备PDA培养基平板,在超净工作台中以无菌接种针挑取斜面上保存的刀孢蜡蚧菌ZJLP09菌块,接种至PDA平板上,之后置于微生物培养箱中28 ℃恒温培养7 d。以无菌打孔器在菌落四周打取菌饼,接种至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PDB)中,在28 ℃恒温摇床下以转速180 r·min-1震荡培养3 d。

1.3 培养基的筛选

取上述培养的刀孢蜡蚧菌ZJLP09的分生孢子悬浮液,按1%的比例接种到各供试培养基中(表1),置于28 ℃恒温摇床下以转速180 r·min-1震荡培养,培养不同时间后取样,用血球计数板统计孢子数量, 计算各培养基中菌株ZJLP09的产孢量。

1.4 初始接种量的筛选

取刀孢蜡蚧菌ZJLP09分生孢子悬浮液,按l%、3%、5%、10%和20%的比例(V/V)分别接入装有培养液的250 mL三角瓶中(接种后共100 mL),每处理设3个重复。置于28 ℃恒温摇床中以转速180 r·min-1的条件下连续振荡培养,培养不同时间后取样,用血球计数板法计算孢子浓度,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换算成产孢量。

表1 液体摇床培养基及配方

1.5 装液量的筛选

在250 mL三角瓶中分别装入20%、40%、60%、80%的培养液,121 ℃灭菌20 min后,在无菌条件下接入分生孢子悬浮液,接菌量为5%,每处理设3个重复。置于28 ℃恒温摇床中以转速180 r·min-1的条件下连续振荡培养,培养不同时间后取样,用血球计数板法计算孢子浓度,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换算成产孢量。

1.6 初始pH值的筛选

在250 mL三角瓶中分别装入40%的培养液,将pH分别调至4.0、6.0、8.0、10.0,21 ℃灭菌20 min后,在无菌条件下接入分生孢子悬浮液,接菌量为5%,每处理设3个重复。置于28 ℃恒温摇床中以转速180 r·min-1的条件下连续振荡培养,培养不同时间后取样,用血球计数板法计算孢子浓度,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换算成产孢量。

1.7 震荡转速的筛选

在250 mL三角瓶中分别装入40%的培养液,将pH调至6.0,接菌量为5%,每处理设3个重复。置于恒温摇床中,28 ℃下分别以100、150、180、200、220 r·min-1连续振荡培养,培养不同时间后取样,用血球计数板法计算孢子浓度,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换算成产孢量。

1.8 培养时间的筛选

在250 mL三角瓶中分别装入40%的培养液,将pH调至6.0,接菌量为5%,每处理设3个重复。置于恒温摇床中,28 ℃下以180 r·min-1连续振荡培养6 d。每隔24 h从各三角瓶中取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法计算孢子浓度,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换算成产孢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培养基的确定

由表2可知,菌株ZJLP09在不同液体培养基中产孢量存在明显差异。培养3 d后,在沙氏葡萄糖酵母培养基(编号D)中的产孢量最高,含孢量为4.20×108个·mL-1;其次为麦麸培养液(编号J)和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编号B),含孢量分别为3.25×108个和3.15×108个·mL-1;而察氏培养基(编号E)和玉米粉培养液(编号K)产孢量最低,分别仅为3.50×105个和4.00×105个·mL-1。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菌株ZJLP09在多数培养基中的产孢量均明显上升,其在沙氏葡萄糖酵母培养基(编号D)中的产孢量更增加为1.27×109个·mL-1,为所有供试培养基中最高;但其在小米浸液培养基(编号L)和大豆粉玉米粉培养基(编号O)中的产孢量表现为下降,在玉米粉麦麸培养液(编号I)中更难以看到孢子的存在,多生长为菌丝。据此,筛选出适于刀孢蜡蚧菌ZJLP09产孢的最佳液体培养基为沙氏葡萄糖酵母培养基。

表2 菌株ZJLP09在不同液体培养基培养不同时间后的产孢量

注:同列数字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P<0.05水平差异显著。表3~7同。

2.2 初始接种量的确定

在不同接种量条件下,菌株ZJLP09在SDY培养基中的产孢量如表3所示。

表3 在不同接种量条件下菌株ZJLP09在SDY培养基中的产孢量

由表3可知,接种量越大,菌株ZJLP09达到产孢高峰的时间越短。其中培养3 d,20%的接种量条件下菌株产孢量可达5.22×109个·mL-1,而1%接种量条件下菌株产孢量仅为4.35×108个·mL-1。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1%~5%接种量条件下菌株的产孢量明显增加,其中5%接种量条件下在培养7 d后的产孢量可达5.35×109个·mL-1,而此时10%和20%接种量条件下的产孢量已表现下降趋势。究其原因,同一液体培养基下,在通气量等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接种量越大,孢子浓度越容易先达到最大。在工业化生产中,为了节约动力消耗,可以增加接种量;为了节约接种量,需增加动力消耗。综合考虑两个因素,可选用5%的接种量用于刀孢蜡蚧菌ZJLP09的发酵。

2.3 装液量的确定

在不同装液量条件下菌株ZJLP09在SDY培养基中的产孢量如表4所示。

表4 不同装液量条件下菌株ZJLP09在SDY培养基中的产孢量

由表4可知,培养相同时间,装液量越少,菌株ZJLP09产孢量越多。在培养3 d和20%装液量条件下,菌株ZJLP09的产孢量可达3.20×109个·mL-1,而80%装液量条件下,菌株的产孢量仅为8.25×108个·mL-1。说明菌株ZJLP09为好氧型菌株,增加通气量(即减少装液量)有利于增加菌株产孢。综合考虑材料利用率和产孢总量,可选用40%的装液量用于刀孢蜡蚧菌ZJLP09的发酵。

2.4 初始pH值的确定

在不同pH条件下菌株ZJLP09在SDY培养基中的产孢量如表5所示。

表5 不同pH条件下菌株ZJLP09在SDY培养基中的产孢量

由表5可知,菌株ZJLP09在不同pH的相同培养基中产孢量差异明显,过酸和过碱都不利于菌株产孢。在pH值5.0~7.0条件下,菌株ZJLP09的产孢量明显高于其他pH条件下,在pH值6.0条件下培养3 d,菌株ZJLP09的产孢量为1.70×109个·mL-1,培养7 d,其产孢量可达5.35×109个·mL-1,而在pH值3.0和pH值10.0条件下培养3 d的产孢量仅为1.20×108个和8.85×107个·mL-1。因此,可选用培养基初始pH值6.0用于刀孢蜡蚧菌ZJLP09的发酵。

2.5 震荡转速的确定

在不同转速条件下菌株ZJLP09在SDY培养基中的产孢量如表6所示。

表6 不同转速条件下菌株ZJLP09在SDY培养基中的产孢量

由表6可知,转速越快,菌株ZJLP09达到产孢高峰所需时间越短。在培养3 d及220 r·min-1转速条件下,菌株产孢量为2.35×109个·mL-1;而在100 r·min-1转速条件下,菌株产孢量仅为7.20×108个·mL-1,在180和200 r·min-1条件下,产孢量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产孢量和能量消耗等因素,可选用摇床转速为180 r·min-1用于刀孢蜡蚧菌ZJLP09的发酵。

2.6 培养时间的确定

不同培养时间后菌株ZJLP09在SDY培养基中的产孢量如表7所示。

表7 不同培养时间菌株ZJLP09在SDY培养基中的产孢量

由表7可知,菌株ZJLP09随震荡培养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加再饱和后衰减的趋势。其中培养前5 d菌株的产孢量一直呈递增趋势,至培养第5天产孢量可达5.35×109个·mL-1,与培养第6、7和8天后的产孢量无显著差异,8 d之后菌株产孢量开始下降。因此,可选用培养时间为5 d用于刀孢蜡蚧菌ZJLP09的发酵。

3 小结与讨论

刀孢蜡蚧菌ZJLP09为从浙江台州地区橘园内的柑橘木虱虫体上分离获得的1株虫生真菌,该菌株对柑橘木虱和蚜虫具有强致病力,且对高温、低温、低湿和紫外线等具有更高的抗逆性,表现出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本研究通过对培养基、初始接种量、装液量、pH值、震荡转速和培养时间等方面的筛选优化,确定了刀孢蜡蚧菌ZJLP09产孢所需的最佳条件,建立了一套刀孢蜡蚧菌ZJLP09的液体发酵工艺,具体为:初始接种量5%、摇瓶装液量40%~60%,初始pH值5.0~7.0、震荡转速180~220 r·min-1、培养温度28 ℃、培养时间5 d。

生防菌通常被开发为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等制剂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而制剂研制的前提即为制备获得大量高纯度的分生孢子。本研究建立的液体发酵工艺,可获得大量的分生孢子,这为今后刀孢蜡蚧菌ZJLP09分生孢子制剂的研制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RIVERO-ARAGON A,GRILLO-RAVELO H. Natural enemies ofDiaphorinacitriKuwayama (Homoptera: Psyllidae)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Cuba[J]. Centro-Agricola,2000,27(3): 87-88.

[2] SUBANDIYAH S,NIKOH N,SATO H,et al.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wo entomopathogenic fungi attackingDiaphorinacitri(Homoptera,Psylloidea) in Indonesia[J]. Mycoscience,2000,41: 509-513.

[3] MEYER J M,HOY M A,BOUCIAS D G.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aHirsutellaspecies infecting the Asian citrus psyllid,DiaphorinacitriKuwayama (Hemiptera: Psyllidae) in Florida[J]. Journal of Invertebrate Pathology,2007,95: 101-109.

[4] MEYER J M,HOY M A,BOUCIAS D G.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Isariafumosoroseaisolate infecting the Asian citrus psyllid in Florida[J]. Journal of Invertebrate Pathology,2008,99: 96-102.

[5] 谢佩华,苏朝安,林自国. 柑桔木虱寄生菌:蜡蚧头孢菌初步研究[J]. 生物防治通报,1988(2): 92.

[6] 陈祝安,曹光照,许益伟,等. 柑桔害虫病原真菌资源的考察和生测[J]. 微生物学通报,1985(5): 194-198.

[7] 宋漳. 从橘蚜上分离的一种致病镰刀菌[J]. 林业科学,2011,37(6): 66-70.

[8] Muma M H, Selhime A G, Denmark H A. Annotated list of predators and parasites associated with insects and mites on Florida citrus[J]. Bull Fla Agric Exp Stn,1961.

[9] 叶琪明,陈伟民,陈道茂. 虫生真菌在柑桔主要害虫上的研究及应用现状[J]. 浙江柑桔,1994(4):15-18.

[10] LU L M,CHENG B P,DU D C,et al. Morphological,molecular and virulence characterization of threeLencanicilliumspecies infecting Asian citrus psyllids in Huangyan citrus groves[J]. Journal of Invertebrate Pathology,2015,125: 45-55.

[11] 鹿连明,杜丹超,胡秀荣,等. 三种侵染柑橘木虱的蜡蚧菌属真菌的生物学特性[J]. 浙江农业学报,2016,28(10): 1738-1744.

猜你喜欢

木虱分生孢子培养液
烟草对柑橘木虱的诱杀效果研究
鸡 妈 妈
从一道试题再说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
矿物油乳剂对柑橘木虱定殖行为的影响
黄壤假单胞菌溶磷特性及对pH缓冲的响应
暗色丝孢菌中国一新记录属
调整蔗糖、硼酸和pH值可优化甜樱桃花粉萌发培养液
白僵菌Bb38菌株小米培养基与SDAY培养基培养耐热性状差异研究
亚洲柑橘木虱带菌率的周年变化动态
超级培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