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2018-06-25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顶岗计算机专业校企

刘 馨

(平山县职业教育中心 河北 平山 050400)

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指导下,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学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为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了一条捷径。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稳定率和对口率偏低。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现象的呢?笔者通过走访学生和企业单位发现,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教育的普及程度和社会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当下的现代企业和公司对人才的职业化要求不断提高,他们招收录用的对象不光要求学习好,并且还要综合素质高,自我适应能力强,具备与人沟通、团结合作的能力。我们把这种综合能力称为职业核心素养。如何将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结合起来呢?中职学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下学生的培养,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1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现状

核心素养是指“培育什么样的人”,即“未来的新人面貌”,是面向未来“现实社会”的。作为课程与评价的术语,它是从学生持续学习所获得的结果—学会了什么的角度来界定的。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信息化、复杂型社会,面对不确定的情景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现阶段中职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1 职业道德修养。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人员,按照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在职业活动中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是一种自律行为。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中职毕业生,首要要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知识技能等完全可以通过学习去提高,但职业道德修养是随着学生自身习惯的养成而建立起来的。将来就业得具有一种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岗位富有热情,这样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岗位中。中职学生最缺乏的就是这种修养,很多学生的行为习惯不够良好,道德意识不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吃苦,不服从安排,不善于自我批评,没有时间观念和大局意识,学校安排的顶岗实习就很难坚持下去,更别说就业了。

1.2 专业实操能力。专业实操能力是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计算机教学往往是一种独立开展的形式,计算机专业课的技能实训是相对独立的,缺乏学生综合操作能力的训练,你练你的,我练我的,导致学生的专业实际操作能力不够连贯,技能不够融会贯通。这不利于学生就业时更好的适应岗位的需求,造成就业困难。

1.3 人际关系能力。计算机专业学生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外,人际关系能力同样也起着不可忽视的功用。不管是在一个部门还是一个工作岗位,如何与人交流、与团队协作,人际关系能力就尤为重要了。这就需要学生提高自己的语言交流能力,能与岗位上的同事很好地交流,具有团队意识,从而共同完成项目目标。可是,中职学生团队意识薄弱,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在交流合作时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一定的沟通合作能力。

1.4 自我提升的能力。计算机专业虽然已不是新兴产业,但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在“大智移云”环境下,这就要求广大学生时刻关注计算机领域的新知识和新技能,这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只有不断地自我补充养分,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计算机行业的发展。但是,中职学生不习惯于主动地学习,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动力,最终必将被行业所淘汰。

2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与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2.1 优化课堂教学。从课堂的策略地位出发,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中心。计算机课堂更要能体现出专业特色,并不是简单一些信息化手段的拼装,以“核心素养”为本的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坚持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素质教育在课堂,坚持教为学服务。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充分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的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的“教会、学会”向主动的“想学、享学”转变,教师在课堂上由主导学习转向辅助学习,充分利用好各种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让学生学会如何实际应用。

2.2 创新教学方法手段。采用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选择企业典型的真实工作项目,发挥校企联盟的作用,聘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与实施。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企业专家的辅导下,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教师利用企业提供的实际项目案例设计课程结构。企业专家全程参与教学设计、课程实施及考核评价。学生以小组形式在实训基地完成模拟项目实训,在岗位分工、岗位轮换活动中锻炼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依托企业联盟,实现学生以工带学,以企业真实项目为依托开展技能教学,安排学生亲自到企业参与完成企业生产任务,也可借助工作室承接实际工程项目,亲身体验实际工作流程,明确企业标准及行业规范。

借助教学资源库、资源平台、精品网站、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将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有机结合,拓宽教学渠道,打破现有教育模式的时空限制,拓展学习方法,采用精品典型案例、操作视频录像、多媒体动画等多种媒体表现形式,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意识,引入企业专家评价,对学生进行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效达到职业人的标准。

2.3 深化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发展的方向,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要通过校企合作去实现最终的目的。学生能够借助校企合作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通过顶岗实习转化为就业能力。通过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教师能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进,以此来造就学生良好的职业核心素养。同时,学生通过顶岗实习还可以了解企业运作的方式,适应相应岗位的环境,以提高岗位需具备的职业核心素养等,为以后就业时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顶岗计算机专业校企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校企合作五反思
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探讨
新形势下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