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8-06-25余珊
余珊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我院通过膳食与耳穴压豆及穴位敷贴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日—2015年12月25日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经电子胃镜检查,所有患者均予以确诊,临床症状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提到的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标准。排除妊娠哺乳期女性、严重躯体障碍、精神异常、足部皮损与近期行胃肠手术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男性33例、女性9例;年龄21~64岁,平均年龄(37.75±3.28)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5.12±1.37)年。观察组42例,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38.54±2.75)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5.06±1.95)年。综合比较两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给予观察组患者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指标、饮食指导、用药护理等。观察组采用中医特色护理:(1)中医膳食护理:《本草纲目》详细记载了通过食疗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理论基础与治疗效果[1],以此为参考,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制订膳食方案:莲子与大米各30g、山药250g,熬粥,也可加入莲藕、海带等具有活血化瘀效果的食物;告知患者食用少渣、易消化、细软、清淡的食物,不能食用刺激性强的食品,以免阻碍气血的正常运行。饮食应多样化,合理搭配,不可偏嗜。《素问~藏气法时论》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莱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就是说人体的营养应来源于粮、肉、菜、果等食品。同时荤素搭配是饮食重要原则,应以谷物、蔬菜、瓜果等素食为主,辅以适当的肉、蛋、鱼类,不可过食油腻厚味。(2)耳穴压豆:主穴为肝、脾、胃,可辅以神门、交感穴,将王不留行籽置于胶布上,用酒精将皮肤部位清洁消毒,用探棒将王不留行胶布贴于穴位敏感部位,指导患者用手轻轻按压4~5次/d,两耳交替贴压。(3)中药穴位贴敷:成分包括:细辛、白芷、白胡椒各15g;砂仁与沉香各20g;五倍子、吴茱萸与高良姜各30g;混合均匀后将其研磨成细粉末,用姜汁将10g药粉调制成糊状,制成贴片,清洁皮肤后贴敷于患者的天枢穴(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上脘穴(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处)和中脘穴(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采用中指同身寸法,即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手指内侧两端横纹头之间的距离作为一寸,4~6h/次,1次/d。
1.3 观察评定标准[2]
根据胃镜检查中溃疡病灶的活动情况,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变化评估疗效,以此作为护理效果的判定依据:(1)痊愈: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腹痛缓解,排便次数正常;胃镜检查显示,溃疡病灶完全消失,或者从活动期转为疤痕期;(2)好转:患者自觉腹痛明显减轻,排便次数基本正常;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溃疡病灶缩小范围>50%;(3)无效:患者自觉症状、排便次数、胃镜检查结果无任何改善和变化,总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
表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3.讨论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多发病、常见病,腹痛是最主要的症状,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且有穿孔、出血症状,严重者会诱发癌变。消化性溃疡和患者的心理、情绪、精神状态息息相关,迷走神经调控胃黏膜的血流,影响着十二指肠、胃部的分泌和运动,所以,消化性溃疡也是一种身心疾病。中医学理论中,消化性溃疡是因饮食不节、劳倦内伤、外感六淫以及七情刺激引起的[3-4],加之不良情绪与生理症状的影响,导致睡眠质量不佳,生活质量下降。临床护理中,可通过中医情志干预帮助患者克服焦虑、消极、紧张等不良情绪,鼓励患者宣泄负性情绪,保持心情舒畅,从而平衡脏腑与经络的阴阳。此外,耳穴压豆有理气止痛的功效,中药穴位贴敷能够让药效经患者的毛细血管传输到全身,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提高溃疡的愈合速度,同时操作简便,无明显副作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杭嘉敏.辨证施膳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6):94-97.
[2]杭凤.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中医干预护理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8):17.
[3]于海英,石天冠.穴位按摩加穴位贴敷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6,(12):194-196.
[4]沈惠兰,李琳,马雄英,等.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J].新疆中医药,2012,(5):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