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胶铋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效果分析
2018-06-25徐艳华
徐艳华
(湖北省广水市长岭镇中心卫生院西药房 湖北 广水 432732)
胃溃疡是临床常见、多发的消化系统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其主要发生因素之一,目前临床可用于治疗胃溃疡的给药方案繁多,如何正确取舍是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键。本文将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9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讨洋托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果胶铋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实际效果及对机体胃黏膜形态学的影响情况,为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提供切实依据,现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中男47例、女43例,年龄19~74岁、平均(46.35±0.39)岁。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9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均分为研究组(n=45)、对照组(n=45),各组上述相关数据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三联方案治疗,阿莫西林每日给药2次、每次口服1000mg,左氧氟沙星每日给药2次、每次口服200mg,奥美拉唑每日给药2次、每次口服200mg,此用药方案连续使用10d。研究组给予四联疗法,即常规三联药物联合果胶铋,其中常规三联用药方案、药物来源等内容均同对照组,果胶铋每日给药2次、每次口服20mg,连续治疗10d为宜。
1.2.2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治疗前后胃黏膜形态学评分变化情况。
1.2.3 评价标准 胃镜下检查胃黏膜形态学评价项目及评分标准如下:(1)粘膜厚度:0分正常、1分粘膜轻度偏离正常值、2分粘膜中度偏离正常值、3分粘膜重度偏离正常值;(2)腺体密度:0分正常、1分腺体密度轻度减少、2分腺体密度中度减少、3分腺体密度重度减少。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属于计数资料、经n(%)表示,两组胃黏膜形态学评分情况属于计量资料,经x-±s表示,数据传入SPSS.19软件并实施相应检验(t、χ2),若P<0.05则提示相关数据差异存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
经分析可知,治疗前两组幽门螺杆菌检验结果阳性率均为100.00%;治疗后研究组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阴性率高达93.33%(42/45),对照组仅为73.33%(33/45),数据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提示研究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优于对照组。
2.2 胃黏膜形态学变化情况
两组治疗前胃黏膜形态学相关指标评分结果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腺体密度、粘膜厚度评分结果均较之前显著减少,但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效果更优,组间、组内数据对比P均<0.05(如表)。
表 两组治疗前后胃黏膜形态学指标评分变化情况对比(x-±s;分)
3.讨论
以往临床用于治疗胃溃疡的主要方案即两种抗菌药物联合抑酸剂的三联疗法,其中左氧氟沙星是一种青霉素类抗菌药物,阿莫西林属于一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洋托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三药联合治疗能够达到通过不同途径共同根除幽门螺杆菌、抑制胃酸分泌等作用,从而有利于降低胃酸对胃黏膜刺激,使溃疡面尽快愈合[1]。但有研究显示,由于个体差异客观存在,部分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经常规三联方案治疗后仍无法获得满意疗效。
果胶铋是临床常用的胃黏膜保护剂,给药后可通过对机体胃酸、胃蛋白酶有效中和从而使溃疡面应激反应有效缓解,对保护胃黏膜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认为[2],在常规三联药物基础上加用果胶铋,对加速溃疡面愈合、改善胃黏膜形态、提高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临床疗效均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也已通过研究证实,研究组经三联疗法联合果胶铋后,该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胃黏膜形态学改善效果均优于仅行常规三联治疗的对照组,此结论与许秋仁[3]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利用洋托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果胶铋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可显著提高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有利于获得更优的胃黏膜形态学改善效果,值得今后推广。
[1]张家兴,王中元,谢娟,等.泮托拉唑对比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及药物经济学分析[J]. 中国药房,2015, 26(12): 1661-1662.
[2]刘萍.三联疗法联合瑞巴派特治疗老年消化性胃溃疡的疗效及对胃黏膜形态学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3):370.
[3]许秋仁.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