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2018-06-25蓝日观
蓝日观
(南宁市马山县人民医院 广西 南宁 530699)
脑梗死是我国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脑组织缺血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1]。近年来大量研究指出,在脑梗死发病早期给予患者积极的治疗,对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生存率,降低致残率有着重要的意义。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抑制自由基毒性损伤,保护脑功能的效果。本次研究将对依达拉奉用于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时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期提高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共计60例,采用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为48~73岁,平均年龄为60.27±3.57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2~21小时,平均10.28±3.23。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为48~73岁,平均年龄为60.42±3.64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2~21小时,平均10.42±3.16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病情基本相似,P>0.05,具有可对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关于脑梗死相关诊断标准,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且排除合并有脑出血、脑肿瘤等脑部器质性病变的患者。
1.2 治疗
所有患者均在在入院后接受常规脑梗死治疗,包括常规体检、控制血压,开展早期静脉溶栓、抗血小板凝集治疗,给予患者脱水降低颅内压,控制脑血肿及血糖。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80056 20ml:30mg),每次给药30mg,加入到生理盐水(0.9%)100ml中,每日给药2次,每次给药在30min内滴注完毕,连续给药14天,给药过程中不使用抗凝药物或者其他脑保护药物。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给药7天和给药14天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评分(NIHSS)量表对患者神经损伤情况进行评估,同时采用生活能力(ADL)对两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参考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关于脑梗死治疗效果评定标准,将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层级,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患者数*100%。同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给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各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以率(%)表示,两组比较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明显低于对照组90.00%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n=30)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水平基本接近(P>0.05),治疗7天和14天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情况分析(分)
治疗组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共计有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患者给药过程中,有4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着明显的差异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血压发病率的逐年上升,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2]。脑梗死是由于脑组织局部动脉系统发生阻塞,供血异常,从而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坏死。在这个过程中,局部会生存大量的自由基,引起细胞脂质过氧损伤,导致神经细胞发生不可逆转的损伤,严重时还可引起脑梗死。故而在给予脑梗死患者治疗时,多采用溶栓治疗,以尽快恢复局部脑组织的供血、改善病灶部位的代谢状态,从而保护脑组织不收无氧代谢的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从而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3]。
依达拉奉是一种脑保护剂,其能够通过抑制梗死周围局部脑血流量的减少,来阻止脑水肿和脑梗死的进展,从而达到缓解神经症状,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效果。同时依达拉奉能够清除自由基,抑制局部脂质过氧化,进而抑制脑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给予脑梗死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和生活能力评分水平均较常规治疗明显改善(P<0.05),同时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常规治疗,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则较常规治疗无明显变化,表明依达拉奉在用于脑梗死治疗时,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
4.结论
脑梗死作为临床常见一种具有高致残率、致死率的脑血管疾病,在其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适宜临床中应用。
[1]王少艾,赖金狮,等.依达拉奉(必存)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07,18(8):79-80.
[2]田龙.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6):596-597.
[3]张运超,丘永平,林力敏.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2):174.
[4]刘信东,张利娟,赵丽君.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2,33(3):43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