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位通气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改善效果分析
2018-06-25雷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医院新疆额敏834601
雷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医院 新疆 额敏 834601)
急性呼吸衰竭是ICU常见应急重症,在临床中表现为严重的肺部通气障碍,其通气方式对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有着重要作用。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首选方法,通气期间采用的卧位主要有侧卧与俯卧,仰卧是传统的卧位方式,有利于观察患者病情及管理患者呼吸道[1]。但由于采取仰卧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肺不张及其肺萎缩。而俯卧位通气可有效改善氧合状态,促进分泌物的排出。因此,本文分析了俯卧位通气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改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47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男78例,女69例;年龄45~76岁,平均(50.12±14.23)岁;呼吸机使用时间(22~110)天,平均(43.12±11.23)天。原发病:5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31例肺部感染,23例肺栓塞,20例间质性肺炎,17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俯卧位通气,当患者处于仰卧位时,充分吸除患者气管内的分泌物,若患者意识清醒,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消除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对于不配合医护人员治疗的患者,可给予镇静剂。当患者情绪稳定10分钟后,由4名护士将患者移到床侧,将其翻转为俯卧位。在患者双肩下各垫一个厚枕头,在双侧髂部垫1个枕头,保证胸腹部有一定活动度。将患者偏向一侧,垫一个头圈,减少对头的压迫,有利于患者吸痰。采用多功能监护系统来监测患者HR、MAP、RR、R、C。当患者俯卧位2小时后,改为仰卧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再进行俯卧位通气。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初始俯卧位、俯卧位1小时、俯卧位2小时的Pa02、PaC02、HR、MAP、RR、R、C。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表 俯卧位各项指标监测水平(x-±s)
2.结果
初始俯卧与俯卧1小时、俯卧2小时的HR、MAP、RR、R、C,经统计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但初始俯卧与俯卧1小时、俯卧2小时的Pa02、PaO2/Fi02经统计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
3.讨论
俯卧位通气具有无创、简单的特点,在急性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作用机制:可有效改善患者背侧通气,改善氧合装填,减少分流,使各个部分的通气趋于均匀状态,有效改善膈肌运动[2],消除纵膈及心脏对肺部的压迫,从而利于分泌物的引流,改善肺部依赖区的同期血流灌注。在本次研究中,俯卧位通气后的Pa02、PaO2/Fi02均得到有效升高。由于俯卧位机械通气时,患者的胸部受压,使得呼吸阻力增大,而每分的通气量减少,可能引起PaC02升高。但在本次研究中PaC02并没有升高,这可能与容量控制通气有一定关系。临床众多学者研究表明[3]:俯卧位时可改善肺顺应性,但本组患者在俯卧位前后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这可能与俯卧位时垫的不同相关。此外,俯卧位时可能会发生皮肤黏膜压迫受损、导管扭曲及移位等,因此,加强俯卧位机械通气的临床护理尤为重要。在采用俯卧位通气时,应注意禁忌症,若患者为孕妇、脊柱骨折,不适宜采用俯卧位机械通气。
综上所述,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俯卧位通气可改善患者氧合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曹赋韬,万方,范晓春,等.俯卧位通气对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老年重症肺炎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4,1(5):578-580.
[2]李树英.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合并肺部严重感染1例报告[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7,1(1):71-72.
[3]陈玺,唐昊,周健,等.俯卧位通气对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救治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2(11):1525-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