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腹及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比较分析
2018-06-25杨海平
杨海平
(广安区花桥中心卫生院 四川 广安 638008)
结石性胆囊炎主要是指胆囊内或胆囊颈部发生结石。该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和结石的大小、部位、是否感染紧密相关,临床上将该病根据结石部位的不同划分为原发结石、继发结石、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据最新资料显示:我国胆囊结石患病率为16%,占胆囊疾病的75%;胆囊结石是最常见的一种慢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1],基于此,本文选取特定研究时段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内的8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手术方式,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作如下报道。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我院的8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5:15,年龄28~68岁,平均(58.6±7.9)岁,观察组:男女比例20:20,年龄29~70岁,平均(59.5±6.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1)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等,各项数据准确无误之后行实施全麻;(2)于患者上腹作一长约10cm切口,剥离腹膜之后要充分显露视野,然后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切除胆囊。
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第(1)同对照组,(2)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并建立人工气腹,将CO2气体注入其中并控制好起气压,(3)确认上述步骤准确无误之后对患者胆囊位置、大小进行查探,待了解准确之后选择适宜的手术将其切除,术后在患者右肝位置放置硅胶管做好引流[2]。
1.3 疗效评价标准
1.3.1 对比两种手术方式下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
1.3.2 将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从胆漏、腹腔内出血、切口感染、脂肪液化四个方面来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对比护理中产生的所有数据,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计算,t检验,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种手术方式下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手术指标进行对比
2.2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为15.0%,观察组为2.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讨论
胆囊炎又分为急性和慢性,临床主要表现有疼痛、恶心、呕吐、畏寒、发热、黄疸;其中疼痛多为突然发作,并且为剧烈疼痛,主要发生在夜间;恶心、呕吐则是胆囊炎最常见的症状,频繁呕吐会造成患者出现脱水、虚脱、电解质紊乱现象;畏寒、寒战、发热患者则会出现畏寒和低热等现象;少数患者会出现高热,并且热度可达39℃以上;极少数患者还会出现黄疸。目前临床上治疗胆囊炎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三种;一般治疗主要以预防为主,提醒患者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并且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药物治疗可以通过解痉镇痛类(硝酸甘油舌下含化、哌替啶)、抗菌类(氨苄西林、克林霉素)、利胆类(硫酸镁、去氢胆酸片)和金胆片等。反复急性发作且诊断明确、胆囊坏疽、并发弥漫性腹膜炎、病情治疗无效且继续恶化等患者,均可进行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将一种特殊导管插进腹膜腔之后再注入约2~5公升的二氧化碳,达到一定压力后在腹部行<1.5cm的4个小孔之后将胆囊管和胆囊动脉进行分离和夹断,最后切除整个胆囊。需要注意的是梗阻性黄疸、严重并发症急性胆囊炎、腹膜炎、胆囊隆起性癌变、凝血功能障碍等上述患者禁止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
大量临床实验研究表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从本次研究可也以看出来,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胆漏、腹腔内出血、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等这些术后并发生发生率仅仅只有2.5%。由此证明,在对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中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方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广大医护工作者在临床中推广和借鉴。
[1]羊乃亮.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6):100-100.
[2]宋增武,赵幼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治疗中的应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 29(4):469-470.
[3]王继元,姜保成,陆艺,等.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外医疗, 2016, 35(16):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