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意义探讨
2018-06-25张德文
张德文
(四川省开江县人民医院 四川 开江 636250)
引言
影响到骨科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临床因素之一就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经临床研究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患者可引起较大的骨科手术预后剧烈疼痛,肢体局部肿胀等方面出现部分患者肌肉萎缩,关节疼痛和身体疲劳和其他临床症状。深静脉血栓是静脉系统回流障碍型疾病类型之一,起病原因为深静脉内血液不正常凝集,是骨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深静脉血栓多见于下肢静脉,轻者可通过简单的药物治疗治愈,重者可引发肺栓塞甚至死亡。以此为背景,展开了本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骨科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中随机抽选50例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平均年龄45.6±8.8岁。骨创伤类型为23例上肢骨折,27例下肢骨折,均为手术治疗,手术平均时间2.7±0.7小时。4例术前合并糖尿病,5例合并心血管疾病,3例有血栓病史。深静脉血栓均发生于骨科手术后一周内,均为下肢血栓,28例左下肢,22例右下肢。其中中央型8例,可见浅静脉曲张、腹股沟区有压痛、局部皮温升高;25例周围型,可见腿部肿胀、有轻微痛感、行走时可感到内收肌管血管压痛;17例混合型,剧烈疼痛无法自制、下肢肿胀且皮温升高、肢体活动严重受限。
1.2 方法
(1)安排患者卧床休息,注意将患病肢体抬高;
(2)抗凝:采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方法进行治疗,每次0.4ml,单日内注射2次,总治疗时间在5~10天。
(3)溶栓:应用静脉注射尿激酶的方式进行治疗,单次80000U尿激酶(溶于250ml葡萄糖注射液),单日内注射两次,总治疗周期为7~10天。
(4)抗血小板聚集:静脉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剂量500ml,同时加入20ml复方丹参,每日一次。
1.3 药品选择
低分子肝素钙:速碧林,0.4ml/支,国药准字J20040118。尿激酶:冻干粉剂,国药准字H32023290。
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250ml/支,国药准字H44025313。
复方丹参注射液:香丹注射液,2ml/支,国药准字Z44021269。
1.4 观察指标
主要监测患者血小板、D-二聚体、INR指标与临床体征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将收集到的数据使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百分数表示并经χ2检验,当且仅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体征变化
对50例患者溶栓前后体征进行记录和对比,发现患者大腿、小腿溶栓前后周径差存在差异。溶栓前大腿周径差为5.4±2.3厘米,溶栓后大腿周径差为1.64±0.8厘米,治疗前后大腿周径差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小腿周径差为4.4±1.3厘米,治疗后小腿周径差为1.2±0.8厘米,治疗前后小腿周径差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患者体征变化
2.2 观察指标对比
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INR、D-二聚体变化明显,前后数据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患者观察指标对比
3.讨论
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致病因素较多,静脉血流速缓慢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容易导致血液瘀滞,这主要主患者长时间卧床、久坐以及活动过少等有关,手术麻醉导致的肌肉松弛也是重要原因。患者静脉壁损伤也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化学性损伤、外部因素损伤以及感染性损伤等因素。据临床调查统计,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高,但大部分患者预后情况较好,基本不会留下后遗症或其他不良影响,但深静脉血栓有较高的潜在致死率,严重的深静脉栓塞可发展为肺栓塞甚至更严重的并发症,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2]。有观点认为骨科患者术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管壁受损且血流速度相对缓慢,从而容易在下肢产生深静脉血栓。
在应对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时,临床中通常以溶栓、抗凝与抗血小板聚集三种方法协同治疗,以应对或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3]。在本组研究中,分别使用了低分子肝素钙、尿激酶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四种药物。其中低分子肝素钙具有抗凝血因子的功能,从而能够有效抑制血栓的形成;尿激酶常常被应用于溶栓治疗,其能够对血栓尤其是刚形成不就的血栓快速有效地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降解血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等物质,从而实现溶栓的目的。同时尿激酶还能够提高血管ADP酶活性,而ADP酶是诱导血小板聚集的重要物质,因此尿激酶还具备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的功效,也能预防血栓的形成。并且尿激酶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到达患者体内后生效速度较快,几个小时内就可监测到患者血液内纤维溶解酶活性升高;低分子右旋糖酐具备改善微循环的功效,扩充血容、预防并消除血管内聚集的红细胞或血栓等。
在本组研究中以上述药物为治疗方案对50例术后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了治疗和持续观察研究,发现患者治疗前后大腿、小腿周径差有显著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的血小板、D-二聚体降低幅度明显,INR升高幅度显著,这提示溶栓、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三种治疗方法协同治疗的思路是正确的,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但从根本上来说,骨科手术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大于治疗意义,临床中应在骨科术后即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来预防血栓形成。
[1]罗雪芬,赖家湖.风险评估及临床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 (12) :36-37.
[2]梁永革,李洪钊,张军.骨科大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及其治疗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40) :13-14.
[3]廖慧宏.骨科大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42例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5 (3) :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