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男孩执着当珊瑚卫士

2018-06-24何宇红

文萃报·周二版 2018年34期
关键词:礁体永兴岛珊瑚礁

何宇红

在湖南省华容县终南乡松树村的一所小学里,一个叫做陈偿的小男孩被语文书上的一段话迷住了: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我长大以后要去看海!要去探寻珊瑚后面的秘密!”陈偿在心里种下了一个梦。

2006年,当年那个有着海洋梦的孩子已经成为了一个海洋生物学家,他毅然归国,因为他牵挂着祖国海洋里美丽的珊瑚。

此前读博士他考入中科院海洋生物研究学院,选择了海洋生物研究。在瑞典两年的博士后研究中,陈偿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在有影响力的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得到国际认可。学业结束,陈偿谢绝了导师的挽留、瑞典政府的高薪聘请和优厚的生活条件,选择回国。

珊瑚其实是动物珊瑚虫和植物虫黄藻共生的载体,两者是共生关系,离开谁都无法生存。珊瑚本身是白色的,它的美丽颜色来自于体内的共生虫黄藻。如果共生黄藻离开或死亡,珊瑚就会变白,最终因失去营养供应而死亡。珊瑚变白的主要原因是虫黄藻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海水温度升高4摄氏度以上,珊瑚就大量白化,死亡率在90%以上,海水浑浊、对阳光的透射能力下降,也会使珊瑚面临威胁。病毒可能是导致珊瑚白化的根本原因。陈偿就是研究这种病毒的人。

七连屿附近有一个0.18平方公里的小岛,因为珊瑚白化严重,海水冲击加上台风的侵袭,5年以后这个小岛消失了;海南文昌县月亮湾的海岸线则因为珊瑚礁遭到人为破坏,一度后退200多米。如果不采取得力措施,100年内,珊瑚礁将从地球上的绝大部分地方消失。中国众多珊瑚群岛的命运也不容乐观。

有鉴于此,陈偿带着他的伙伴们白手起家,克服重重困难,在西沙群岛兴建永兴岛海洋站,在茫茫大海中建立了永不沉没的“科考船”。

第一次来到岛上,陈偿和学生们全靠自己肩挑手扛,从轮船上卸下建房的基本材料,钢管、夹板、水泥、砂石等等。每天在40摄氏度的高温中的沙滩上睡觉,蚊子成群地飞,鸟粪随意地落在脸上。那时没有水和电,淡水靠大陆来的大船供给,十天半月才来一次,常常不能洗澡。晚上所有活动只能打手电,电池也必须省着用……

终于,陈偿在当时的永兴岛上搭建了第一座活动板房,两年后珊瑚实验基地竣工,紧接着实验大楼动工,各种先进的设备相继引进,永兴岛有了可以拆卸的移动式珊瑚育苗基地,有了海水过滤消毒系统,有了玻璃钢槽培育系统等等。

2011年,陈偿受命于危难之际,被任命为西沙站的执行副站长(没有设站长)。他使出了浑身解数让西沙站兴旺发达起来。他主持“中科院野外台站网络建设项目”,从此永兴岛上有了正常的网络系统;他兴建园区,内有水文和气象实验室、水声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等大小实验室10间;他建立了保障科研调查所需的各种条件制度等。西沙站就像一艘停泊在南海上的永不沉没的“科考船”。2013年,陈偿又担任了南沙站的站长。作为两个站的掌舵人,陈偿正不遗余力地工作着。

经过千万次探索,陈偿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确定了我国南方沿海珊瑚的主要病原弧菌,发现了西沙群岛珊瑚礁白化的几种主要病原菌,发现了环境与珊瑚共生微生物的关系,分离并发现了4种海水益生菌,获得了4项国家发明专利。8年多来,陈偿发表论文30多篇,在学术上赶超了国际水平,还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13项,获授权发明专利9项。

经过多年探索,陈偿和队友们研究出了独创的修复方式与机制。第一招是通过人工培育珊瑚,使珊瑚礁上生长出年轻的生命,让珊瑚礁可以起死回生。第二招是通过大如圆桌、小如脸盆钢筋混凝土人工预制礁体,抗击风浪,固定珊瑚,将人工礁体安放在珊瑚礁上,培植活的具有无性繁殖功能的珊瑚枝,使之在人工礁体上繁殖成活。

近几年,项目组科研人员先后在西沙海域投放了400多个附着珊瑚枝的铁架子及1500多个水泥预制件礁体,最早放下去的5厘米大小的珊瑚枝,如今已生长到13厘米,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修复珊瑚的曙光了。(摘自《湖南日报》)

猜你喜欢

礁体永兴岛珊瑚礁
生态礁体布置形式对水流特征的影响
终于等到你!ATOLL(珊瑚礁)ST200流媒体播放机、SDA200流媒体播放/功放一体机
南麂列岛海域两种框型人工鱼礁水动力性能试验
永兴岛岛礁植物害虫普查及风险评估
珊瑚礁世界的鱼儿
珠海万山人工鱼礁结构设计
跟踪导练(三)3
海底新生代礁体下伏构造的校正浅析
砗磲采挖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破坏——以西沙北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