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10年时间复制16座老北京城门楼
2018-06-24
复现老北京城门楼成了梦想
“内九外七皇城四”,形容的就是老北京城的规制,指的是内城九门,外城七门以及皇城四门。其涵盖的高超技艺、深厚的历史底蕴,令无数领略过它英姿的人惊叹。陈丽华亦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在皇城根下从小玩到大,对那些逝去的老城门、老城墙,陈丽华有深厚的感情。
2008年,陈丽华萌生了制作老北京城门楼的想法。从那时起,用紫檀和阴沉木为原料,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檀雕技艺”的手法,艺术性复现老北京“内九外七”16座城门楼,成了她的梦想。
这两种木料有多珍贵?紫檀一向有“寸檀寸金”的说法;阴沉木,又被叫做“东方神木”,其色泽与青砖相近。在陈丽华的规划中,用紫檀做古城楼,同时阴沉木做城砖,不用上漆、上蜡,就是城砖的本色,真实感极强。
2010年,她亲自领衔,组织了由专家学者和百余名能工巧匠参与的制作团队,投入巨资,正式启动了复制老北京城门楼的工程。那年,她69岁。
这一创意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
因为耗费财力太多等原因,她的儿子赵勇回忆,对陈丽华当初的决定,家里意见并不是很统一。因为16座城门楼的图纸要去找,要跟专家沟通、交谈……这个过程,会十分辛苦。
由于城门图纸的缺失,陈丽华的团队除了求助于政府文物部门的支持,还积极从海内外各种渠道寻找散落的城门照片,高价回购残存资料,仅比对资料照片修改图纸的过程,就耗费了巨大精力。
近十载光阴,无数个日日夜夜,陈丽华和百多名团队成员一起,以1∶10的比例,将16座紫檀及阴沉木制城门全部制作完成。这16座城门没用一根钉子,仅用木建筑的榫卯技术,把大小不过寸许的上千万块零部件严丝合缝对接。
更为宝贵的是,整个制作过程,所有的设计和制作都保留下了详尽完备的资料,在完成这16座老北京城门楼的同时,也取得了一项城市规划和古代建筑研究的学术成果。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给她“点赞”。单霁翔觉得,陈丽华此举给了人们一个全新的视角来感受老北京的风韵,“可以说,中国紫檀博物馆陈丽华馆长的这一创意,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