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欠发达地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校中企的建设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

2018-06-23周叮波

商业经济 2018年5期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应用型高校模式

周叮波

[摘 要]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要积极向应用型转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这类高校转型的突破口。由于区域、办学理念、资金、人才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欠发达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校企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引企入校、协同育人已经成为各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校中企平台的构建是校企合作发展的高级阶段,在建设过程中存在校企合作理念滞后、合作利益机制不健全、支撑平台构建的配套条件较差等诸多制约因素,因此需要构建“校中企”、“企中校”、事业部等合作平台模式及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加以转型升级,并通过以百色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为例进行有效的实践探索,真正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改革。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应用型高校;校中企;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05-0175-04

一、引言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大多由原有的专科院校合并组建而成,且主要分布在非核心城市。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截止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成立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十二所,其中位于首府的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两所,位于其他地市的高校十所。由此可见,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发挥着应用型人才培养、平衡地区间高等教育发展差异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作用。在社会经济生态中,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承担着区域智力中心和人力资源培养中心的职责,对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社会经济发展负有重要责任。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要引导一部分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并着重指出要建立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要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要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成为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

然而欠发达地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受到区位、资金、积淀等多方限制,普遍存在着师资队伍薄弱、教学模式僵化、学生实践能力低下等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举步维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突破上述问题,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内涵建设的关键。

欠发达地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中企平台构建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既顺应了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发展方向,也契合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发展需要。地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提高了对应用型人才的数量需求,另一方面更提高了对应用型人才的质量要求。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紧密切合地方经济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熟练,创新意识较强,专业人格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广西等西部欠发达地区正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全面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校中企平台的构建、完善、改革与实践正是适应与满足广西地方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欠发达地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中企平台构建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与东部发达地区不同,在西部欠发达地区,一方面,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企业无论在经营理念还是在发展水平上都不足以在传统的校企合作机制内支撑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产教融合工作。另一方面,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因觀念落后、起步较晚、师资缺乏、生源制约、配套条件不足等制约因素的存在,也缺乏推动校企合作的内生动力和基础条件。

(一)高校校企合作理念滞后、动力不足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十分重视校企合作,旨在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这是由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决定的,因此,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动力较强,获得利益也十分显著。然而,本科院校由于传统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办学模式的禁锢,一直不是十分重视校企合作工作,相比而言,欠发达地区的高校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更为落后,合作动力不足。尽管2015年以来,随着国家对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的调整,引导部分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变,但真正完全动起来进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改革的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并不多,或者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高校还没有真正认识到校企合作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模式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而引企入校,建设校中企平台属于较高级的校企合作阶段,如果合作的基础阶段都没做好做扎实,校中企平台的建设就更为艰难。同时,“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短时见效,一旦形成联动和惯性,效果十分显著。

(二)校企合作双方的合作利益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整体效果不是十分明显,部分高校还停留在传统的双方签签合作协议的层面,深入合作开展远远不够。从世界范围来看,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校企合作模式已经非常先进,英国的学徒制、德国的双元制都是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的校企合作模式,其中,我国一直在尝试推广德国的双元制的校企合作模式,然而,由于政策环境、社会土壤等差异,一直以来学校和企业的利益无法有效对接,德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存在的一定弊端,无法有效直接复制应用,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良与优化。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中,企业需要付出的成本较高,而单个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却不是很大,因此,获取人才的成本自然就较高,企业往往不太愿意开展更加深度的合作,只要有毕业生过来实习和就业即可。而高校方面,由于传统的办学理念的约束,往往认为只管培养人才,不用负责学生的就业问题,而且学生也基本都能找到工作,因此,高校对于校企合作的利益诉求不是很高,这是第一种不太作为的情况;而另一种情况,恰恰相反,高校的合作意愿强烈,对于校企合作的期望往往较高,希望企业能提供更多的资源进入高校,比如一定资金的投入共建实验实训室,引企入校建立校中企平台,提供校外的实训场所,配备一定的企业导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过程培养,共同建设课程资源等,但企业考虑到投入成本,往往不愿意进行产教融合的深入合作。因此,一直以来,校企双方的合作利益机制都没有找到较好的平衡点,双方的合作开展不是十分顺利。

(三)支撑校中企平台构建的配套条件较差

校中企平台的建设,是校企合作双方“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深入合作阶段,是基于双方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的高度认可的体现,能更好地实现学生“做中学、学中做”的培养目的,解决传统培养模式下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差,与企业行业岗位要求脱轨的差距。但校中企平台的建设需要一定的场地、实验室等硬件软件以及相应的人力,校企双方需要共同投入。从目前欠发达地区新建本科院校来看,校中企平台的配套条件较差,一方面由于这类高校地处非中心城市,办学条件较为艰苦,办学经费十分紧张,对硬件的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则是难以引进优质的企业进驻,企业实力往往较弱,愿意投入校中企的资源有限,而实力较强的企业又不太愿意以校中企的形式进驻。因此,校中企平台的建设还需要不断优化。

三、欠发达地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校中企平台建设模式

为了深度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以进一步提高欠发达地区新建本科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使之满足地区经济发展和国家产业结构转型的需要,必须构建一种适用于欠发达地区的校企合作平台,以推进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校中企平台的构建和发展是突破上述产教融合瓶颈的关键,是欠发达地区新建本科高校在基础环境薄弱、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精神,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而做的有意义的尝试。虽然校中企平台的概念对于解决上述问题具有积极意义,但仍有待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实践,以完善校中企的平台作用。

(一)“校中企”合作平台

“校中企”是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建的集生产服务、实践教学于一身的合作生产基地。“校中企”由高校提供场地和设备,由二级学院资深教师、高职称教师、专业教师、通过专业协会考核的优秀学生组建跨境电商团队、营销团队、会计服务团队、设计项目团队等与合作企业需求相对应的服务团队。上述团队在通过进驻企业认证之后,可以根据企业的业务要求为其提供价格低廉、质量可靠的跨境电商运营、会计服务、营销服务等分包服务。

进驻企业委派高级管理人员对校中企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校中企各项目团队则要根据企业的要求提高自身服务能力,进驻企业则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对校中企团队的建设提供培训、指导等支持。进驻企业每年对校中企各个团队进行考核,不合格团队将被淘汰出校中企平台。校中企团队的管理和薪金报酬制度可根据校企双方制定的《校中企合作生产基地管理办法》执行。

(二)“企中校”合作平台

企中校是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建的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兼具生产功能的合作办学基地。企中校由办公室和实践教学基地两个部门组成。

办公室由高校与企业各派一名工作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协调企中校基地框架下高校的教学工作和合作企业的生产工作的关系,以确保企中校办学为主、兼顾生产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由合作企业提供,具体基地配备标准应符合各高校校外各专业教学实训中心和合作企业标准办公室的要求。

高校将把部分实践性较强,对培养学生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至关重要的专业实践课程安排在企中校进行。合作企业委派一线管理人员或者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课程的主讲工作。高校可根据校内外聘教师管理办法支付企中校教师的课酬。企中校具体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要视各专业的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市场营销专业,企中校每个学期可安排一次为期一周的市场营销见习活动,由高校教师带队,组织学生到合作的房地产、汽车销售等企业进行认知见习。同时,企中校安排一次为期三周的“真题假做”活动。由合作企业在不泄露公司内商业机密的前提下,提供策划、推广、品牌建设、销售等任务,高校教师带领学生根据上述任务进行专业能力实训。合作企业专家协助高校教师对实训成果进行考核与评价。

(三)事业部合作平台

事业部由合作企业和高校合作共建的校企合作平台。合作企业提供资质和管理服务等软件支持,高校提供人员、办公场所等硬件支持。事业部由高校骨干教师担任主要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以合作企业为平台,通过上述教师承接跨境电商、会计服务、市场营销、策划、品牌推广等方面的业务;同时,以高校为平台,由上述教师所组建的校内师生项目团队完成事业部所承接的业务。事业部将按照合作企业《企业事业部运营及提成办法》和《企业项目备案管理办法》规定设立和运行。

(四)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高校与进驻校中企平台的合作企业共同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由高校提供使用场地,进驻校中企平台的企业投入资金进行场地装修,并提供电脑等硬件设施。创业孵化基地主要有三种模式:其一,进驻企业负责引进电子商务项目、品牌推广与营销项目、会计服务项目入驻创业孵化基地,由进驻项目方、高校教师和学生团队共同组建管理和运营团队进行项目孵化,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项目盈利分成。项目投入全部由各进驻项目的企业方投入;其二,基金植入方式,由进驻企业协助引进创业基金,由学生团队进行创业项目的策划与路演,入驻基金企业对有创新和创意的项目进行遴选后根据项目进行风投,创业项目可入驻创业孵化基地进行孵化,完全由学生团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法人的运营与管理,采取双方约定的利润分成方式进行合作共赢;其三,由学生团队完全单独申报,自筹资金,自主经营与管理,经营所得全部归学生所有。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开展一定的创业培训,并依托基地創业项目进行一定的创新创业实践。

四、欠发达地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校中企平台构建与发展的实践探索——以百色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为例

(一)构建“塔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百色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构建了基于校企合作与融合发展的“塔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把学生的培养分成六个阶段,六个阶段循序渐进,相互打通,实现学生从塔底-塔中-塔尖的发展。

塔底学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过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等实现,其中,应用型课堂教学改革是关键。专业协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过学校和企业联合培训、高档次的学科竞赛培育、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企业的见习与践习等实现,为塔底优秀的学生构建平台,其中,一定经费的倾斜是保障。目前,工商管理学院经过创新改组成立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经贸社团、市场营销专业的营销协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投资理财协会三个专业协会。

校中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过学生参与模拟仿真项目和企业提供实操平台的项目驱动、创新创业培育、创新创业训练和企业短期游学来实现,其中,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突破点。学院现已建成了面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东莞在一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百色学院校中企”、面向市场营销专业的“百易购商贸有限公司--百色学院校中企”、面向财务管理和会计专业的“百色畅力会计服务有限公司--百色学院校中企”三个校中企平台。定制班、创新创业班、高级班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过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企业提供实操平台和学生直接参与真实项目运营与管理的项目驱动和创新创业实践等实现,其中,校企资源共享与双方共赢的合作机制是基础。

通过上述四个阶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后,就可以实现专业对口、分类与分层的精准和高质量的实习与就业,学生经过企业项目实操能力的训练后能做到岗位迅速上手、大大缩短岗位适应时间。经过五个阶段的培养、训练以及毕业后的岗位发展后,有创新创业想法与实践的同学可达到“塔顶”的创业阶段。

(二)构建新型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校中企合作模式

工商学院在德国“双元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了适合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三元制”,三元:即高等院校作为第一元,用人企业作为第二元,独立的企业服务中心作为第三元。

学院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突破口,整合创新“三大平台、两大模式”与东莞在一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百易购商贸有限公司和广西畅力会计集团进行了深入融合与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建立了“协同育人中心”、“专业协会”、“双创孵化基地”三大校企合作平台,开发了“校中企”和“三元制”两大校企合作模式,基本完成学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构建,并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实践活动。

1.创新创业孵化:百色学院-百易购商贸有限公司校中企平台的构建与运行

百色学院与广西百易购商贸公司于2016年12月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期的校企战略合作关系。2017年,工商管理学院与广西百易购商贸公司开展了系列校企合作工作。

(1)聘请了广西百易购商贸公司有丰富经验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深入学校担任创新创业相关课程。

(2)成功合作举办了首届“百易购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3)建设完成了第一期“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实现学生线上与线下融合创业项目的落地。孵化基地建设经费全部由广西百易购商贸公司投入,主要为市场营销专业提供营销项目实操和创业项目的训练,目前已有十多家企业进驻基地,并与广西农村信用社、中国移动等公司开展了多次营销实战项目训练。第二期基地建设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场地面积可达到600平方米,有十三个独立门面,可融入五十个左右的创新创业项目进驻。第一期投入经费十多万元,第二期预计投入经费在100万左右,全部由百易购公司投入。

(4)打造了“百色学院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电商创业平台,建设“百色学院移动校园APP”,实现学生线上创业。工商学院组织了强有力的电商师资与广西百易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了移动校园APP平台,开发经费为100万元,开发经费由广西百易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投入。该平台是公益性的免费为学生提供创业的服务平台,让学校的各类管理电子化,让电子商务应用普及于每个师生,引导学生创业实践,实现线上+线下互联网同步发展,倾力打造集校园新闻、便捷师生、创业于一体的校园综合电子商务平台,平台由工商管理学院师生共同管理。

2.跨境贸易人才定制:百色学院-东莞在一起电商有限公司校中企平台的构建与运行

(1)双方共同建设百色学院与东莞在一起电商公司跨境电子商务实习实训基地。2017年7月份,先后有15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到东莞在一起电商公司进行培训后开展实习。

(2)双方共建百色学院跨境电商企业实操平台。由企业提供价值100万的阿里巴巴实操账号等软件,学院提供硬件等合作方式共同建设。同时,双方正在合作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精品建材编写和精品课程资源的建设。

(3)双方共办跨境电子商务定制班。目前,经过遴选,第一期已有36名同学进入定制班学习,并已基本完成了企业的定制课程学习,正在开展一对一的企业外贸项目实操,实现了在校就可以直接面对客户询盘、报价等真实项目演练,学生既是在校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第二期的遴选工作也正在开展中。

(4)双方共建“广西在一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百色学院校中企”平台。为了实现学生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就业岗位能力,大大缩短学生在企业实习就业期间的岗位适应时间的目标,同时,也为使合作定制班项目的更好落地,东莞在一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工商管理学院量身定做,在百色注册一家“广西在一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分公司,并作为“校中企”进驻,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提供跨境电商实操训练平台,同时也为致力于从事跨境电商行业的双师双能型教师提供企业实操和创业平台。

(5)双方合作举办了广西应用型大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论坛。为了深入推进广西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工作,交流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提升在全区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的影响力,百色学院于12月1日举办了广西应用型大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论坛。期间邀请了众多区内外校企合作专家、区内兄弟院校、合作企业代表参加了论坛活动。

3.会计业务服务外包:百色学院-百色畅力会计服务有限公司校中企平台的构建与运行

(1)双方合作共建财税培训基地。由工商管理学院提供场地,百色畅力会计服务公司提供师资培训首先对会计专业教师和投资理财协会的会员进行财税培训,当师生达到企业培训要求后可与企业联合承接社会财税培训服务。

(2)双方共建百色学院-百色畅力会计校中企平台。由工商管理学院提供场地,百色畅力会计服务公司聘请工商管理学院会计专业教师担任企业兼职员工,并把部分会计服务业务外包给学院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可组建优秀的会计服务学生团队在校中企平台完成,完成项目后可取得一定的报酬,校中企平台由学院师生进行管理。教师兼有学院教师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通过校中企外包业务的训练,锻炼了師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可实现与企业行业的直接接轨。

[参考文献]

[1]宋亚.“校中企”与“企中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部分矛盾与化解[J].鄂州大学学报,2015(4).

[2]张炜.基于校企共同体的“校中厂”运行机制及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6(6).

[3]石小平.加强“校中企”建设拓展“双师”队伍建设途径[J].交通企业管理,2014(12).

[4]李雅静.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构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J].中国商论,2018(3).

[责任编辑:纪晨光]

猜你喜欢

欠发达地区应用型高校模式
“营改增”试点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影响分析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研究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