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全域旅游”视阈下县城旅游发展融合模式研究

2018-06-23杨瑞晶王沙沙陈孟君

中国市场 2018年17期
关键词:新业态全域旅游互联网

杨瑞晶 王沙沙 陈孟君

[摘 要]全域旅游是一种区域旅游发展理念,更是一种旅游发展价值追求。“互联网+全域旅游”是利用互联网、移动电子商务等高新技术,应用于旅游产业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产业经济融合模式,已成为一种全新的旅游业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贵州省作为一个全国较早发展旅游产业的地区,拥有丰富的人文自然风光,发展旅游经济有很大的空间及潜力。多元化时代的发展,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庞大,使贵州省旅游业模式创新迫在眉睫。大力推进“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对于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全域旅游;“互联网+”;新业态;共享空间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7.038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推动着传统旅游业的升级转型。“互联网+”是科技进步创新方式的一种新体现,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在“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下,旅游地将成为一个开放共享的空间,一个本地居民与游客共享的空间。这对于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旅游产业市场有效供给,努力实现旅游产业市场供求的积极平衡,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实施“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贵州省旅游产业将会从区域发展走向国际化,将会实现人与人、人与文的自然融合,并且旅游产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将会被逐渐抬高。

1 “互联网+全域旅游”的简介

1.1 “全域旅游”的定义和本质

全域旅游是把目的地的人与景相融合,通过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全面实现城乡一体化。对全域旅游而言,旅游质量的提升更重要,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上。旅游质量的提升对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和人们在新财富革命中的价值更具有突出性作用。

1.2 “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文化发展的信息核心与商业、金融业、工业等服务业全面融合,将互联网的功能进行衍生,以创新的方式接近生活,赋予“+”特别的意义与价值。因此,“互联网+”是科技进步的创新方式的一种新体现,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简单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相加。

1.3 “互联网+全域旅游”

这是一种全新的旅游管理理念,即整合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打造各自旅游服务业态,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引领新时期旅游业的创新。重新洗牌后的旅游资源通过共享的信息平台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空间,拉动和提升地方的经济实力。

2 贵州省“互联网+全域旅游”

2.1 贵州省绥阳县全域旅游现状

2.1.1 全景域打造,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高速推进

以增加旅游综合收入为目标,绥阳县初步构建了休闲度假游、自然风光游、科考探险游、文旅融合游、农旅一体游“五位一体”的旅游格局,快速推进了141公里的旅游环线公路建设和232公里通往15个乡镇的二级公路改造工程;在15天之内完成了幸福大道、诗乡大道等城市重要交通干线绿化、亮化、美化提档升级;用2个月完成了207、303、352以及旅游环线公路沿线民居美化提升,特别是温双旅游公路的绿化美化及沿线703户农房的升级改造。

2.1.2 全产业融合,带出旅游脱贫新出路

绥阳县的旅游产业与各项富民产业相结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将农民手中的闲散土地进行流转,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既让农民获得土地流转金等固定收益,也让农民实现就地就业,增加劳动性收入。斥资2亿元打造的温双公路,辐射3个行政村,受益人口1.5万人。公路完工后,游客人数骤增,沿线村民趁势开起了农家乐、小旅社等,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2.1.3 全方位宣传,旅游产业“井喷式”增长

以筹办省、市、县旅发大会为契机,绥阳县主动到北京、贵阳举办推荐会,多次邀请50多家中央和省内外主流媒体宣传报道绥阳旅游。2016年4月,中央电视台对中法联合科考双河溶洞中首次利用全景和热成像呈现洞中奇景,在探洞中发现动物“飞猫”播出后,引起社会各界对绥阳县旅游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兴趣,大大提升了绥阳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开放度,“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县接待游客25.6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5%和205%。

除此之外,绥阳县还会坚持“三色融合”,以红色“为魂”、绿色“为景”、古色“为韵”,将旅游产业发展充分融入“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努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中,最大限度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生态、生产、生活等領域的融合;并且坚持加快景点选育、加大特色培育、加强群众教育;坚持“三生互补”,推动旅游与生产、生活、生态互补。

立足地方特色,进一步开发旺草竹编、宽阔水野生天麻、太白方竹笋、温泉汇善谷、绥阳空心面等旅游产品。结合全县183处旅游资源单体,以服务的科技化、信息化、个性化提升旅游产业的现代化,构建便捷高效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并按照国家4A级以上景区建设标准,全面启动全县游客集散接待中心、1家五星级酒店建设。

2.2 建设全域旅游基地,打造国内外著名旅游目的地

2015年9月国家旅游局启动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旨在推动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推动旅游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构建新型发展旅游格局。绥阳县近年来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发展,2016年绥阳县政府投资139.5亿元,建成高速公路54公里、国省干线368公里、通村硬化路860公里。启动绥正高速和G352等5个国省干线改造项目。投资8.03亿元,完成后水河水库大坝加高,启动青龙堡水库、团山水库和后河沟烟草水源工程。实施防汛抗旱项目17个,农田水利设施项目599个。投资9.74亿元,新建、改造35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10个、10千伏以下线路3712.9公里,行政村网改全覆盖。投资3.71亿元,新建通信光缆1648公里,基站592个,行政村通宽带率100%。

良好的交通设施的建设为大力发展旅游业夯实基础,绥阳县完成营造林43.2万亩,宽阔水自然保护区获授“中国濒危雉类研究基地”。新建天台山森林公园、雅泉湿地公园、洛安江湿地公园,启动洋川河综合治理。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9平方米。全面加强环境监管执法,最大限度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提升至95%甚至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4.7%,城镇污水处理率89%。《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通过评审。

2.3 利用互联网优势,打造创新的全域旅游

绥阳县在建设全域旅游新旅游产业常态下,依托“互联网+”发展,促进旅游产业与绥阳县诗乡文化的融合,发展智慧旅游乡村;依托绥阳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大力实施精品景区,精品线路建设工程,完善服务配套,加强旅游市场和服务质量体系建设,全面构建全域旅游和大健康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新型全域旅游城市。绥阳县智慧旅游项目包括绥阳县智慧旅游服务中心建设、螺江九曲江湿地公园智慧景区建设以及绥阳县智慧旅游软件平台建设。截至2017年7月7日,智慧中心装修与拼接大屏系统、数据中心机房装修与电气、机柜系统已建设完成;LED大屏信息发布系统大屏已安装完成;游客中心综合布线系统、湿地公园布线与综合组网系统已基本实施完毕,监控系统已安装到位;游客中心与湿地公园Wi-Fi覆盖系统正在陆续安装中;票务系统设备已到货,等待售票处装修完成;停车场与出入口系统布线实施完毕,开始道闸安装;红果树、双河溶洞景区客流统计系统布线已实施完毕;绥阳大数据系统已开发完成,智慧旅游管理云已基本开发完成。

2018年贵州将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加大营销力度,加快贵州全域旅游发展。贵州省为顺应“互联网+”趋势,积极推动营销模式、服务模式的创新,利用“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全面推广贵州省旅游产业,宣传贵州省旅游资源,以及最大限度地提高旅游参与度,致力于全域旅游再上新台阶。

3 推进融合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分工合作,因地制宜

无疑,分工合作是有组织的工作中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在全域旅游落实方面也不例外,中央政府层面提供政策支持,省级政府层面要做好系统性的整体筹划,市县级政府层面主要就是因地制宜地去执行和变通。变通很重要,现在很多市县的全域旅游都十分“套路化”。虽然“套路”容易出“成绩”,但未必能带来可持续性发展,全域旅游是让本地经济转型,而且需要结合本地的产业进行实践,规模的大小和所服务的产业的选择都需要因地而异。

3.2 互联网时代,信息链最重要

信息系统是任何一个单位中都存在的一个子系统,渗透到单位的每一部分。信息系统的作用与其他子系统不同,它不是从事某一具体工作,而是为单位的管理与业务工作服务,起到全局协调一致的作用。“互联网+全域旅游”需要搭建起一个由众多信息支撑的平台。通过该平台,实现旅游产业数据信息的共享,真正地让游客乐享其中。

3.3 利用“互联网+”优势,实现效益最大化

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GDP的拉动力步入“10%”时代,标志着旅游产业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改变传统的营销方式,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我们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信息交流,实现游客与景区的即时互动。诚恳接受每条反馈信息,最大责任心地做好服务工作。通过游客的点赞量与赞誉度结合互联网的分享量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实现快乐与经济的效益最大化,利用互联网技术的高效率,实现与旅游行业的高度融合,从而达到“1+1>2”的效果,促进全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梅艺华,周园源,王乐,等.基于“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研究——江西省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剖析[J].中国市场,2016(47).

[2]朱晓洁.基于“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的研究——湖南省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剖析[J].中国商论,2017(9).

[3]姚浩,石芝谋.绥阳 升级传统景区推動全域旅游发展[N].贵州日报,2016-08-03.

[4]易冬雪,杨剑,熊英伟.“互联网+”在全域旅游中的应用前景探讨[J].旅游纵览,2017(5).

猜你喜欢

新业态全域旅游互联网
“互联网+广告”的新业态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