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研究
2018-06-23周超张好求
周超 张好求
摘要:新《课标》即《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2003年,新《课标》正式颁布实行,新《课标》的颁布意味着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就给普通高校如何培养体育专业学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课题。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新《课标》背景下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培养学生运用多样化评价方式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教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 普通高校 体育专业学生 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7-0017-02
新《课标》即《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級)课程标准》,是国家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体育健康课程的指导性文件,是体育课程管理和评价的基础,也是体育教材编写和教学评估的依据。2003年,新《课标》正式颁布实行,新《课标》的颁布意味着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执行主要是靠体育教师,而中小学体育教师大部分又来源于普通高校的体育专业学生,这就给普通高校如何培养体育专业学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课题,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培养的质量的好坏,则将直接影响到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成败。
一、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面临的困境综述
汤辉军在《新课标下体育教师的困惑与自主发展》一文中从4个方面论述了新《课标》下体育教师的困惑:(1)体育课到底如何上;(2)不知如何看待运动技术问题;(3)不知如何看待学生兴趣的问题;(4)评价系统不知如何操作。[1]韩智、吴红梅在《体育新课标下教师角色的定位》一文中谈到了新《课标》下体育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正确地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上好体育课。[2]田强在《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困境与自我发展》一文中谈到有的教师对心理健康课和社会适应课感到束手无策。[3]邓仰报在《解读新课标理念下的体育教学》一文中谈到新课标理念下体育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怎样让学生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地学习,体育教师该如何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进行教学呢?[4]等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在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面临着诸多困境,而这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他们的发展,另外一方面也严重地影响到了新《课标》的实施与执行。中小学体育教师如果对自己所处的困境没有一个正确、清醒的了解,不能从自身的工作中感受到成就感,感受到自尊与快乐,就很容易导致懈怠,也无法真正地贯彻执行体育新《课标》的理念,从而也会严重地影响到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为了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力和执行力,一方面是要加强现有在岗中小学体育教师对新《课标》的培训学习,另一方面就是要探讨在新《课标》背景下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主要来源——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
二、新《课标》背景下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运用多样化评价方式的能力
课程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收集课程设计、课程组织实施的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课程设计和组织实施的科学程度进行诊断,并确定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其甄别、选拔功能。[5]这不仅给中小学体育教师提出了课程评价的新考验,也给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理念,在课程评价中要打破过去以成绩考核为唯一的评价方式,教会学生运用多种评价方式的能力,并纳入培养目标,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参与评价、多用发展性评价,评价时把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学习态度的好坏、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多方面的内容纳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
(二)培养学生用教材的能力
新《课标》提出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6]三级课程管理是指国家、地方、学校三级体育课程管理体制。这就给地方和学校在体育课程内容等方面赋予较大的自主权。这也就给体育教师留下更多的空间。体育教师由过去的“怎么教教材”变成了“怎么用教材教”。体育教师备课不仅要备“三基”,还要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普通高校在对体育专业学生进行培养时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环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参与教学教材的选择、教材内容的选择,参与教师的备课。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种能力,一种行事风格,一种人性特点。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学会创新,这里所说的创新,并不是要中小学体育教师探究出一个新的规律,而是要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改善自身的教学方式,敢于尝试新的体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一定具有活跃的思维、拼搏的精神和不断探索的兴趣,而这些品格自身就是作为一名好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品格特点和潜在天质。新《课标》提出教材内容要有利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7]因此,普通高校在对体育专业学生进行培养时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掌握创新能力的技能方法,在给体育专业学生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教学的进度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随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节奏等。教会学生因地制宜,在各种条件下创造各种课程教学资源,强调在教学活动中生成动态的课程教学资源。体育课程教学资源的创新和运用具有过程性和生成性的特点,特别是对所选择的教材的自主开发,更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四)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能力
新《课标》提出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8]这句话实际上提出了两个概念: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加强教师教法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只研究教师的教法,不重视学生学法的研究和探索,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的学法研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又要加强教师教法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普通高校在对体育专业学生进行培养时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在学法方面,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学、自练,让学生相互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学习,与学生一起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等等;在教法方面,要让体育专业学生掌握多种教法,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复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方法,充分发挥体育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五)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新《课标》明确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的社会适应目标: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9]在社会和学校中,无时无处不存在合作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讲实际上就是良好的人与人的合作关系。合作实际上就是对于相异、对于区别、对于意见,甚至对于对立面的尊重与接受,合作要学会必需的妥协、相让、忍耐和放弃。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合作的互动活动,对于体育教育者来说,体育教学活动就是与学生、同事、校长及家长合作的活动。所以体育教师需要很好地与学生合作,与同事合作,与校长合作,与家长合作。[10]因此,普通高校在对体育专业学生进行培养时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对学生的合作能力进行培养时可运用合作性学习教学法。合作性学习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和分工,互助性学习的教学模式。[11]这种教学模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扶助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合作性。如在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每个组安排一个负责的同学,然后给每个组的同学们布置各自的任务和分工,让同学们自主地去学习。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怎样去合作,最后完成任务。
三、结论
(1)在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面临诸多困境,如①体育课到底如何上;②不知如何看待运动技术问题;③不知如何看待学生兴趣的问题;④评价系统不知如何操作;⑤如何转变观念;⑥对心理健康课和社会适应课感到束手无策;⑦体育教师该如何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进行教学等等。
(2)结合新《课标》背景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培养:培养学生运用多样化评价方式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教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汤辉军.新课标下体育教师的困惑与自主发展[J].体育科学研究,2008,12(1):102-104.
[2]韩智,吴红梅.体育新课标下教师角色的定位[J].理论科学,硅谷,2008(2):92-93.
[3]田强.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困境与自我发展[J].体育学刊,2006,13(6):136-138.
[4]邓仰报.解读新课标理念下的体育教学[J].菏泽学院学报,2007,29(2):134-136.
[5][6][7][8][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0]王振涛,单清华,刘新刚,刘伟.论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师角色的嬗变[J].体育与科学,2007,28(1):92-94.
[11]曾琦.普适性的合作学习方法——小组成绩分享法简介[EB/OL].http://www.ilib. cn/Abstract.aspx?A =xkjy200405005,2007-02-13.
責任编辑:刘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