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不孕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2018-06-23陈清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4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不孕症

陈清

【摘要】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慢性盆腔炎不孕症患者,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西医疗法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治疗后,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同时对比治疗后的受孕情况。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痊愈18例、显效23例、有效17例、无效2例, 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12例、有效20例、无效13例,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58/60)高于对照组的78.33%(47/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 观察组患者受孕率为61.67%(37/60), 高于对照组的31.67%(19/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 观察组患者受孕率为93.33%(56/60), 高于对照组的71.67%(43/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的治疗中,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 能够改善临床疗效, 同时提高患者受孕率, 总体临床疗效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十分理想。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不孕症;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4.088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 主要发生在女性生殖器及周围结缔组织以及盆腔腹膜等位置的炎症, 发病率较高。慢性盆腔炎不但具有病程长、容易反复等特点, 还容易引起女性不孕症, 严重影响女性正常生活。由于近年来性观念的不断改变, 婚前人工流产的女性数量不断增加, 而由此引起的慢性盆腔炎致不孕症发病率也随之上升。传统西医疗法在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的治疗中效果较为有限, 因此,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以提高临床疗效[1]。基于此, 本文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不孕症患者120例, 研究了慢性盆腔炎不孕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不孕症患者120例,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2~32岁, 平均年龄(28.5±2.2)岁。观察组患者年龄24~35岁, 平均年龄(29.2±2.0)岁。纳入标准:均符合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的诊断标准, 夫妻间性生活正常, 男方精液正常。排除标准:合并生殖器肿瘤、子宫内膜性疾病的患者, 无排卵性月经患者, 闭经患者, 心肺功能不全或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西医疗法治疗, 在月经期使用头孢曲松钠(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23582)2 g, 加入100 ml的生理盐水静脉注射, 2次/d。

使用甲硝唑葡萄糖(江苏远恒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2020536)1 g, 静脉注射, 1次/d治疗7 d为1个疗程, 共治疗2个疗程。

1. 2. 2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 西医疗法与对照组相同。在此基础上, 经间期使用中药汤剂, 药方为:黄芪30 g、当归30 g、党参10 g、相符9 g、白芷6 g、土茯苓6 g、莪术6 g、三棱6 g、赤芍30 g、败酱草18 g、木香12 g、小茴香20 g、丹皮6 g、川芎10 g、红花10 g、桃仁10 g、

干姜15 g。以上药方浸泡30 min后, 水煎后取400 ml药汁, 1剂/d, 早晚2次温服。剩余药渣装入布袋在小腹热敷, 早晚各1次。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 共治疗2个疗程[2]。

两组患者治疗后, 行腹腔镜手术或检查, 保证输卵管造影正常。在指导下周期怀孕, 所有患者在接受指导下行房

6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治疗后,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受孕情况。疗效判定标准:痊愈:所有症状消失, 各项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显效:所有症状明显缓解, 各项检查结果明显改善;有效:所有症状有所好转, 各项检查结果有所恢复;无效:所有症状均未好转, 各项检查结果无明显改变。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受孕:治疗期间若出现停经则暂停治疗, 采用B超联合早孕试纸确定宫内怀孕[3]。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痊愈18例、显效23例、有效17例、无效2例, 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12例、有效20例、无效13例,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58/60)高于对照组的78.33%(47/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个疗程后, 观察组患者受孕率为61.67%(37/60), 高于对照组的31.67%(19/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 观察组患者受孕率为93.33%(56/60), 高于對照组的71.67%(43/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十分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 主要是由于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愈, 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此类疾病一般病情顽固, 容易反复发作, 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影响巨大。另外, 慢性盆腔炎容易堵塞输卵管, 进而继发不孕症。临床上一般采用西药广谱抗生素治疗, 对于疾病引起的纤毛功能障碍、输卵管管腔僵硬、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盆腔广泛粘连等均无明显疗效, 因而总体效果并不满意。

中医对于慢性盆腔炎有所研究, 并将其归于盆腔炎的范畴。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的发病是由于经行产后, 胞门未闭, 风寒湿热之毒入侵, 搏结冲任气血, 在胞宫蕴结进而发病。中医认为该病的病机标为气滞血瘀、寒湿凝结, 本为气血不足、冲任失调[4]。因此, 在治疗中采用理气化瘀、温经散寒的原则, 潜方用药。药方中君药为小茴香、干姜, 取其辛温之性, 达到散寒通滞、温经通络的目的;臣药为丹皮、莪术、三棱、木香, 达到凉血、破血化瘀、理气行滞的目的;佐药为当归、黄芪、党参、断续、白芷、茯苓、红花、桃仁、川芎, 发挥稳固肾阳、化湿止带、活血化瘀调和冲任、益气补血的目的。药方标本兼顾, 理气化滞、温经散寒以治标, 调和冲任、补气和血以治本[5-9]。在口服药汁的同时, 利用药渣中药热敷, 能够加快吸收炎症, 促进输卵管再通。内外合用, 以提高疗效。与此同时, 西医方面常规使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等药物治疗, 中西结合, 共同促进卵巢功能恢复, 以恢复患者受孕功能。经本文研究表明,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58/60)高于对照组的78.33%(47/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 观察组患者受孕率为61.67%(37/60), 高于对照组的31.67%(19/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 观察组患者受孕率为93.33%(56/60), 高于对照组的71.67%(43/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的治疗中,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 能够改善临床疗效, 同时提高患者受孕率, 总体临床疗效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十分理想。

参考文献

[1] 王雪冬, 艾建华, 应志莲, 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继发不孕症临床疗效分析. 河北医学, 2015, 21(10):1744-1746.

[2] 周建华.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盆腔炎不孕症156例临床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5):54-56.

[3] 范桂兰.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盆腔炎不孕症157例临床分析.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6(4):71-72.

[4] 刘玉华, 韦继莲.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不孕症临床观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5(24):63-64.

[5] 陈智清. 红酱汤灌肠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继发性不孕症80例临床观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 24(8):84.

[6] 汤惠茹, 陈锦秀, 李蓉.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继发不孕症的疗效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 2005, 20(12):1457-1458.

[7] 李凡国. 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致不孕症120例临床分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19(3):157.

[8] 金丽, 劉晓萍.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继发不孕症的疗效分析. 中医临床研究, 2014(19):72-73.

[9] 龙慧萍.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继发不孕症的疗效分析. 当代医学, 2013(22):146.

[收稿日期:2018-01-17]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不孕症
不孕症治疗的八大误区介绍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4例临床分析
康妇炎胶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皮炎的效果及临床优势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自拟散瘀通管汤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40例临床观察
宫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术后妊娠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