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家窑舞蹈彩陶盆纹饰
2018-06-23朱艳艳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贵阳550025
朱艳艳(贵州民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1973 年出土于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的舞蹈纹彩陶盆(如图1),卷唇鼓腹,陶盆的唇面上由三组图案构成,分别是圆点、弧边三角形和勾叶形。每组图案之间,用一组相互平行的斜直线隔开。
陶盆的内壁画有四圈带状纹,它们相互平行。最上面的一圈较粗,与唇面上的一圈图案相呼应。上下两组带纹间画有三组以五个人为一组的舞蹈纹。这五个人的形象都是椭圆形的头部,头的右侧有一辫状物,且头的比例相对人体偏大。人的躯体似枣核形,双手伸开与相邻的人手牵手。双腿微微叉开,从臀部左侧伸出一个尾状物,与头上的辫状物方向相反。每组舞蹈纹两边用向内的一组弧线隔开,两组弧线之间还有一条斜向的柳叶形作装饰。
图1 马家窑舞蹈纹彩陶盆
学界对于舞蹈纹的阐述说法不一,分歧较大。主要存在于两方面:一是彩陶盆上的舞蹈人有无服饰的问题;二是关于舞蹈人臀部左侧伸出的尾状物,究竟标志何物的问题。
关于彩陶盆上的舞蹈人究竟有无服饰的问题,我认为舞蹈人是着服饰的。因为我们知道进入新石器时代之后,就已经有了纺织技术,西安半坡也出土过为数众多的纺轮。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比半坡类型晚一千年的马家窑居民,早已经越过了赤身裸体的阶段,是穿服饰的。
关于舞蹈人臀部左侧伸出的尾状物,究竟标志何物的问题。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代表男性生殖器,一种是在狩猎舞乐祭祀活动中用于装饰的“兽尾”。我认为这个尾状物是用于装饰的“兽尾”,这符合古代社会的习俗。古人可能为了祭祀,披上兽皮伪装成野兽的模样,进行巫术活动。从其他已经发现的壁画中,我们也常常发现身披兽皮,装扮成野牛的巫师画像。从这些旁证资料,我认为舞蹈人装饰兽尾的说法是能够成立的。
彩陶盆内壁的舞蹈纹是古人生活的生动写照。五人一组的舞蹈人手牵手整齐动作,每组外侧的舞蹈人那两只为象征舞蹈动作而画成两道的手臂,让我们无限联想。整个画面构图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装饰感,反应了我国先民的艺术才能,因其无穷的魅力吸引着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