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免疫诱抗剂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的控制效果
2018-06-23钟海英张珏锋陈建明李芳叶琪明朱健林
钟海英 张珏锋 陈建明 李芳 叶琪明 朱健林
茭白 (Zizania latifolia Turcz),又名茭瓜、茭笋、菰笋,为禾本科菰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茭白已成为我国除莲藕外的第二大水生蔬菜,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随着茭白种植面积的扩大,茭白病害发生日趋严重,已严重影响到茭白产量和品质。因此,茭白病害的防治越来越受到茭农和植保工作者的重视。
胡麻叶斑病(Helminthosporium zizaniae Nisk)是茭白最重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其防治方法有水旱轮作、施用杀菌剂等[1,2],但 以 化 学 农 药防治为主。长期滥用化学杀菌剂,极易引起病害产生抗药性、危及茭白安全生产。植物免疫诱抗剂(吡唑醚菌酯、超敏蛋白、氨基寡糖素、植物免疫增产蛋白等)通过激活植物的免疫系统并调节植物的新陈代谢,从而增强植物抗病和抗逆能力,具有活性高、毒性小、用量少、环境友好等特点,对病害具有较高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因而常被用来防治植物病害[3,4]。为了筛选出对茭白病害防治效果好的杀菌剂,本文通过评价植物免疫诱抗剂对茭白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以期明确不同浓度不同农药对茭白病害的控制作用,为茭白主要病害的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剂
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德国巴斯夫公司生产;5%氨基寡糖素水剂: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超敏蛋白微粒剂:湖南农大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植物免疫增产蛋白:长沙普绿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 (对照药剂):江苏七洲绿色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1.2 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的防效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4年7~12月,在浙江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北庄村高凤祥的双季茭白(秋茭)田中进行,茭白品种为崇茭1号,7月20日单本种植。试验设置11个处理大区,每个大区150 m2,内有茭白 200丛,每丛茭白分蘖盛期有18~20株。按照表 1的设计方案配成不同浓度,分别在9月4日、9月 11日、9月18日进行施药。
分别在9月11日(第二次施药前)、9月18日(第三次施药前)、9月25日(第三次施药后7 d),按照胡麻叶斑病调查方法,定点调查茭白300张叶片胡麻叶斑病的病斑数,根据俞晓平等[5]的茭白胡麻叶斑病的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并按下列公式计算病情指数和校正防治效果,评价植物免疫诱抗剂对茭白主要病害的控制效果。病情指数和校正防治效果计算公式如下。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级数值)×100;校正防效=[1-CK区用药前病情指数×处理区用药后病情指数/(CK用药后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用药前病情指数)]×100%。
茭白产量为每个处理大区每次采集的所有茭白称重,直至茭白采集完毕为止,统计每个处理区的茭白总产量。
表1 田间试验小区设计方案
表2 不同处理下茭白胡麻叶斑病病情指数的计算结果
1.3 数据处理方法
利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剂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的防治效果
表2显示,同一种药剂相同浓度不同使用次数,对胡麻叶斑病的防效差异大,吡唑醚菌酯1 000倍液喷雾3次的校正防效优于喷施2次的效果;超敏蛋白500倍液喷雾3次、氨基寡糖素500倍液喷雾3次的校正防效也明显好于使用2次的效果。
同一种药剂相同喷施次数不同使用浓度,对胡麻叶斑病的防效差异也大,浓度越高、防效越好。超敏蛋白、氨基寡糖素500倍液喷雾3次的校正防效也明显好于这2种药剂1 000倍液喷雾3次的效果。
不同药剂同一使用浓度和喷施次数,对胡麻叶斑病的防效差异大。9月11日(第一次施药后7 d)调查,不同药剂的防效从高到低顺序依次为吡唑醚菌酯、苯甲·丙环唑、超敏蛋白、植物免疫增产蛋白、氨基寡糖素,9月18日(第二次施药后7 d)调查,不同药剂的防效次序为苯甲·丙环唑、吡唑醚菌酯、超敏蛋白、植物免疫增产蛋白、氨基寡糖素,9月25日(第三次施药后7 d)调查,防效次序与9月11日的相同。说明,吡唑醚菌酯1 000倍液喷雾2次或3次、超敏蛋白500倍液喷雾3次这3个植物免疫诱抗剂处理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的防效优于或相当于常用化学药剂苯甲·丙环唑1 000倍液喷雾3次,能有效控制茭白胡麻叶斑病的发生。
2.2 药剂对茭白产量的影响结果
表2显示,喷施吡唑醚菌酯、苯甲·丙环唑的小区茭白产量都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及其他药剂处理;而超敏蛋白、氨基寡糖素、植物免疫增蛋白处理小区的产量与空白对照接近或明显下降。超敏蛋白后期防效虽好,但前期防效差,难以控制胡麻叶斑病的发生,故茭白产量损失也大。
3 小结
25%吡唑醚菌酯乳油是一种新型广谱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能抑制多种真菌引起的病害,增强作物的抗逆性[6]。本研究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茭白胡麻叶斑病防效较好,在发病初期施用,能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为害,该药剂防效优于目前田间常用的化学药剂苯甲·丙环唑。3%超敏蛋白前期防效差,后期防效明显提高,接近于吡唑醚菌酯的防效。
[1]杨绍丽,吴仁锋,刘义满,等.茭白胡麻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J].长江蔬菜,2012(16):95-98.
[2]马雅敏,王来亮,邓曹仁,等.杀菌剂对茭白胡麻斑病防治效果[J].长江蔬菜,2015(22):175-177.
[3]邱德文.植物免疫诱抗剂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0,16(1):39-45.
[4]黄志农,于耀平,刘小玲,等.新型生物农药——植物激活蛋白的应用效果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7(3):121-124.
[5]俞晓平,陈建明.茭白高效安全生产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6]杨丽娟,柏亚罗.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吡唑醚菌酯[J].现代农药,2012,11(4):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