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肌瘤手术中持续硬膜外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2018-06-23王淑燕何岩张通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中心医院麻醉科黑龙江双鸭山155811

系统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优良率国药准字硬膜外

王淑燕,何岩,张通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中心医院麻醉科,黑龙江双鸭山 155811

在子宫肌瘤手术中,持续硬膜外麻醉使用非常广泛[1]。然而,持续硬膜外麻对患者肌肉的松弛效果较差,且麻醉起效时间较慢、阻滞并不完全,对子宫肌瘤手术效果造成严重影响[2]。腰硬联合麻醉可提高药效发挥速度,促进阻滞完全,并将肌松效果提升。该文特将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该院接受子宫肌瘤手术患者70例选为研究对象,主要对比分析持续硬膜外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对象均为子宫肌瘤患者,均为在该院行子宫肌瘤手术者,共收集70例进行观察。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占35例。该次研究已经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且患者家属均知情。针对参照组:患者年龄最小限值为33岁,最大限值为66岁,平均为(44.64±8.67)岁;ASA 分级:Ⅱ级 23 例,Ⅲ级12例。针对观察组:年龄范围在34~65岁之间,平均值为(43.89±7.88)岁;ASA 分级:级 22 例,Ⅲ级 13例。两组患者的各资料进行比较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具有相互对比的意义。

1.2 方法

于术前0.5 h所有患者均进行0.5 mg阿托品(国药准字H42021159,药品特性:化学药品,2 mL:1 mg)+0.1 g苯巴比妥钠(国药准字H23021167,药品特性:化学药品,1 mL:0.1 g)肌注,观察其血氧保护度以及心率情况,予以患者面罩吸氧,并将静脉通道建立。参照组:采用持续硬膜外麻,腰椎穿刺作于L1-L3间隙,成功穿刺后将2.5 mL的2%利多卡因(国药准字H21021148,2010-09-30,药品特性:化学药品,20 mL:0.4g)注入,并对患者维持10 min的观察,麻醉起效后,将0.75%罗哌卡因(国药准字H20061065,药品特性:化学药品,89.4 mg)注入 10~15 mL。 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每个40 min进行一次麻醉药物追加。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于患者的L2-L3间隙,做硬膜外针的穿刺。将穿刺针置入其硬膜外间隙,随后使用25 G的腰穿针,于患者的硬膜外针孔处穿入,直至蛛网膜下腔中。存在脑脊液流出后,将1.5 mL 0.75%的布比卡因(国药准字H37022566,药品特性:化学药品,5 mL:12.5 mg)持续 30~45 s注入。 随后,在头端安置硬膜外导管(3~4 cm),完全固定导管后,将平卧位的麻醉平面进行调节,使之阻滞平面位于T5-T6之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并将麻醉前、麻醉后的血压变化进行对比,同时分析其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优良率判定标准[3]:麻醉后不存在疼痛以牵拉反应,且盆底肌肉松弛度良好为优;麻醉后存在轻度牵拉反应,但不存在疼痛为良;麻醉后有显著疼痛与牵拉反应为差。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血压水平)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n(%)]表示,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效果

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其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麻醉优良率比较

2.2 麻醉前、麻醉后15 min血压变化

麻醉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 15 min,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麻醉前、麻醉后15 min血压变化[(±s),mmHg]

表2 两组麻醉前、麻醉后15 min血压变化[(±s),mmHg]

舒张压麻醉前 麻醉后15 min ?组别观察组(n=35)参照组(n=35)t值P值收缩压麻醉前 麻醉后15 min 62.35±8.55 63.66±9.12 0.62 0.54 57.46±8.59 62.58±7.99 2.58 0.01 118.44±12.06 120.11±11.03 0.60 0.55 94.30±10.58 113.57±10.59 7.62 0.01

2.3 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

两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发现,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所示。

表3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

3 讨论

持续硬膜外麻醉属于临床手术中常用的方法,其可在T8-L4之间达到阻滞平面的效果。然而,由于该麻醉主要为脊麻,受神经鞘对脊神经根外形成包裹,所导致的盆腔神经丛情况影响,而不能达到完全阻滞的效果。不仅如此,其麻醉药物起效时间长,且肌肉松弛效果不佳[4]。

子宫肌瘤手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相较于持续硬膜外麻醉效果更佳[5]。腰硬联合麻醉可将骶神经完全阻滞,主要原因在于在T6下,可对脊神经产生完全阻滞的作用,可有效降低牵引反应[6]。与此同时,麻醉药物可直接到达蛛网膜下腔,进而达到脊髓表面以及脊神经根阻滞[7-9]。结果中显示,麻醉后15 min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为(57.46±8.59)mmHg、收缩压水平为(94.30±10.58)mmHg,均较参照组更低,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仅如此,观察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为94.29%,明显较参照组更佳(P<0.05)。王洁[10]学者在《子宫肌瘤手术中运用持续硬膜外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对比》一文中,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该研究结果相似,以上结果提示,腰硬联合麻醉可在子宫肌瘤手术中提升阻滞效率,镇痛以及肌松效果可观。同时依照患者术中情况追加麻醉剂量,可减少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结果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该结果可证明以上观点,可能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子宫肌瘤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相较于持续硬膜外麻醉效果更具有优势,安全性高,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推荐应用。

[1]苏艺峰.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河北医学,2017,23(1):75-78.

[2]林建国.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在全子宫切除术应用中的对比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9):11-12.

[3]廉三海.持续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4,23(7):558-560.

[4]许开波.持续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经腹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7):58-59.

[5]刘清艳.瑞芬太尼与右美托咪定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比较[J].吉林医学,2017,38(3):521-523.

[6]刘双平.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15):59-60.

[7]曹建设.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镇痛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清CA125、VEGF-C、PGE2水平变化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17,38(6):75-77.

[8]马艳伟.静脉与七氟谜吸入麻醉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出血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2017,37(6):104-106.

[9]丁荷蓓,张稳稳,陈为国等.右美托咪定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术中的镇静效果及综合评价[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29):5736-5739.

[10]王洁.子宫肌瘤手术中运用持续硬膜外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对比[J].医学信息,2016,29(2):213-214.

猜你喜欢

优良率国药准字硬膜外
更正声明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乳腺癌术后采用罗哌卡因联合帕瑞昔布钠治疗的镇痛效果观察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
针刺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肥胖妇女剖宫产中的应用
欧乃派克通过药品广告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