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魅力无法阻挡

2018-06-22赵凌

神州学人 2018年4期
关键词:清华大学教育部留学生

我是赵凌,清华大学教育学博士。

首先,我要感谢教育部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给我这次演讲的机会,给大家讲讲我在中国的故事。听我说话,您一定觉得我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其实我来自韩国。您一定觉得我这个样子也不太像韩国人,因为太过“富态”了。那只能怪中国菜太好吃了。

基本上所有刚认识我的人都会问我“为什么来中国”,我觉得用一句歌词就可以形容:跟着感觉走,请抓住梦的手。开放的中国正走向世界,随着全球化大潮的涌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2016年来中国留学的外国留学生数已超过40万,这代表了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

我与中国的缘分从小就开始了,小时候来过中国旅行,对学习中文充满了兴趣。以后开始学习国画,对中国汉字也有了最初的了解。之后再来到中国,是在清华大学攻读金融学专业硕士学位了。硕士毕业后又兜兜转转了很多国家,最后还是回到中国,继续在清华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在这期间出了一本我在中国的故事书——《泡菜薯条炸酱面》。现在我已是一家公司的首席运营官了。

来中国7年,每一天都有一些新的见识,每一天都是一个故事。刚来的时候免不了要入乡随俗。虽然经常被人说《装什么歪果仁》,但也还安慰自己《既来之则安之》。尽管买东西时经常上演《砍价记》,过马路的时候觉得《过马路是个学问》,排队的时候觉得《排队是门技术》,不知道《黑白车》的区别,也经常弄一个《猪鼻子汉堡》给朋友,甚至《买了一个丫头》,但《来中国理由多多》是无可厚非的。

在中国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为一个在北京不需要《特效减肥药》、曾经的《好学生》、现在的《高收入廉价劳工》的外国人,经常会《去哪儿》玩儿呢?我选择《三里屯-胡同-五道口》。生活中我才知道《我是事儿妈》,也知道《酒吧喝牛奶的男人》是不可信的,电视剧《贱人就是矫情》可以用来相亲,地铁上可以做《毕加索风格》的行为艺术,可以夸别人《头发像面条一样好看》,我还知道《星座血型很重要》这样的秘密。

你是否听到过《你一定比你同伴贵吧?》这样的话,只是无奈对方不是我这种《花痴》喜欢的类型。经历过《八天附近的人》,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孤单越孤单》,但仍然不愿意《结婚-接女昏》,也就引起了之后的《单身绯闻》。

也许我就是别人口中的《住在图书馆》《鸡蛋里挑刺》的《第三类人-女博士》,偶尔在地铁口《忘记纯真》,又会莫名其妙想到《素质是什么》这样严肃的话题。虽然常被别人夸《老外中文真棒》,但这个《友情价更高》的老外也经常遵从《朋友圈的潜规则》。总是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文化理解重要性》,让《在华留学生》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有更多《抱抱吧》的冲动。

我试着在生活中尽量没有《忙死了》的情况发生。心情好的时候也会静静地《听出租车司机讲故事》,在餐厅叫一声《服务员,一杯啤酒》,然后《干杯》,也挺不错。我并不是《有钱就是任性》的高大上或白富美,《喝杯咖啡吧》这样的小资生活就于愿足矣。

我喜欢《说走就走》,也无法抗拒《中国制造的诱惑》,在这里我找到了《“万元”的幸福》。

您是不是觉得我上面的话有点奇怪?其实这些都是由我书里所有故事的题目组成的。如果想知道详细内容,推荐看看我的书哦。

说了这么多,借这个机会,我要感谢一下我的学校和老师。

感谢清华大学给予我们留学生一个可以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学校的各种硬件软件设施都达到了世界前列,学校文体活动也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学校的课程不仅满足了我的学业需要,也满足了我对知识的无限渴求。

我要感谢我的恩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史静寰教授,她在生活和工作中给予了我很大帮助。她不但理解我的迷茫和困惑,还与我携手共同走过了这段迷茫期,她认为这是身为教师的基本职责。

每个人都有各自来到中国的理由,涉及文化、生活、生意和学习等各个方面。人与人之间固然有国籍、民族之分,但人與人的沟通却并不因国籍、民族不同而出现不可逾越的鸿沟。虽然我们在中国或多或少会遇到语言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压力与不便,但拥有悠久历史文化与特色风土人情,也拥有高速发展的现代文明的中国,使得我们每一个人都选择了这里,也因为爱而留了下来。

我想引用我书中的一段话来结束我的演讲:

“中国,有一种让我又爱又恨的无可奈何,有一种让人无法割舍的魔法力量的牵引,也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让我觉得没有重心的归属感。如果一定要说一个来中国的理由,那只能说:中国魅力无法阻挡。”(供稿I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清华大学教育部留学生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我的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经历
留学生的“捡”生活
教育部召开座谈会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他永远是我们的老学长——清华大学受助研究生来信摘编
教育部:高考地方性加分项目2018年减至35个
我校两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
一道2009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