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视中国轨迹 感受时代脉搏

2018-06-22段风华曹喆

神州学人 2018年4期
关键词:量子芯片科技

段风华 曹喆

2018年3月,作为中共十九大之后的首次全国两会,将蓄势待发的中国再次全方位呈现在世界面前。“发展”“人才”“创新”是我们提炼的两会关键词。今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年,当年作为改革开放重要标志的扩大派遣留学生的战略决策,让无数学子实现了“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理想。之后,在中国不断发展前进的道路上,又有无数“看完世界”的留学人员前赴后继,贡献智慧,挥洒汗水,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成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发展”“人才”“创新”,早已和“留学”血脉相连。今年的两会,仍旧是我们以“留学”视角透视中国轨迹、感受时代脉搏的重要窗口。

发展是第一要务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改革开放40年来,正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靠着拼劲、闯劲、干劲,我们党带领亿万人民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所长吴健对此感受很深。上世纪80年代,他被国家公派到法国攻读博士学位,第一次出国,他最大的震撼便是科研条件、科研视野和科研水平上的差距。“然而1993年,我作为访问学者再次来到法国,地铁里一幅海报的配文让我印象更为深刻——当心中国人已经赶上来了。”

1998年,欧洲非相干散射科学联合会轮值理事长来华,邀请中国加入这个国际组织。几年后,中国正式成为其中一员,参与电波传播领域国际前沿课题的研究。“很快,我们自主研发了属于自己的非相干雷达,再也不用羡慕别人了。我国还主动发起了一项国际大科学计划——国际子午圈计划,为的是解决空间天气、极端天气等世界性难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科技层面的中国贡献。”吴健说。

“我见证了中国科技从落后于人到拜人为师,再到后来居上的过程。天宫、蛟龙、天眼、墨子,以及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令世人贊叹,这是我们应该有的中国自信。我们会继续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让中国科技引领世界发展。”吴健认为,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去年底,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发布的2017年度十大人物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上榜。当年从中科大毕业后,他选择出国深造。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当他第一次见到导师塞林格教授时,导师问他:“你的梦想是什么?”他脱口而出:“我要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实验室。”

2001年,潘建伟在中科大组建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实验室。“过去,我们在科研领域,常常扮演追随者和模仿者的角色,研究方向的选定、科研项目的设立,都要先看看国际上有没有人做过。量子信息是一个全新的学科,我们必须学会和习惯做领跑者和引领者。”如今,他的团队被称作“梦之队”,有着中国最顶尖的物理学家团队。2016年,他和团队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意味着中国量子保密通信技术成功了一半。

今年全国两会首次开设了“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之前,首场“委员通道”开启,潘建伟以全国政协委员身份成为首批接受采访的委员之一。

有记者问:“量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对国家经济及百姓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实现信息安全传输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量子通信能够通过原理提供不能破解、不能窃听的信息安全传输方式,因此它在大到国防、政务、金融,小到百姓每日银行转款及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量子计算还是一种强大的计算工具,它可以解决传统经典计算机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气象预报、物理材料设计等。”

潘建伟表示,在量子保密通讯方面的研究上,我国处于国际全面领先地位,量子计算方面也很有特色,在国际学术界上牢牢占据一席之地。

潘建伟认为,过去5年,是科技创新前所未有的“黄金五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为建设新时代创新型国家作出战略部署,提出了科技发展新目标和路线图,让科技工作者倍感振奋,更加坚定了科教报国的信念。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中国的科技工作者迎来了‘黄金时间,必将有更大作为!”潘建伟说。

人才是第一资源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听了10年前归国创业的袁玉宇代表的发言,习近平强调,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是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的,只能是大而不强。强起来靠创新,创新靠人才。人才政策、创新机制都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习近平说,看到你们回来在这里健康地发展我很欣慰。现在有了天时地利人和,中国的向心力、吸引力更大了。本土人才、海归人才要并用并重,使他们在报效祖国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80后的袁玉宇是广州市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国家“千人计划”创业专家。他深有感慨地说:“我是10年前回国创业的。那时候有人不理解,问我为什么会做出这个选择。今天,海外人才纷至沓来,不理解的声音变成了‘为什么不回中国。人才流向变化的背后,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带来的无限机遇。用总书记的话说,中国的向心力、吸引力更大了。”“实现我们的人生梦想,就在这个新时代!”袁玉宇说。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说:“作为海归,我们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对外开放扩大了中国与世界的接触,对中国吸引国际优秀人才、积累科技创新经验,帮助巨大。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对人才的高度重视,给了我们发展的信心。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把科技创造力实实在在地转化成生产力,带领企业走向世界。”

如今,海归在我国人才板块中早已成为一块重要拼图,特别是青年海归人才在国内施展才能的天地越来越广阔。两会期间,两位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青年博士生导师的故事,成了大家刷屏的热点之一。1989年出生的刘知琪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芯片是他的研究方向与重点。他希望能通过小小的芯片改变原有的智能手机、电脑的存储方式,“让人民生活更便捷”。2013年,刘知琪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铁电多铁材料及存储器件博士后研究,继而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担任主任博士后,从事拓扑重费米子体系磁性和超导研究。2017年,他没有选择留在美国高校任教,而是通过国家“青年千人计划”来到北航,“打算大干一场”。

“除了家国情怀、文化认同外,国内给予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条件优厚。像我们通过‘青年千人计划回国,可以有300万元启动经费,学校也给予很多配套服务,提供实验室场地、团队等。这样,一个团队一下子就建立起来了,对青年科技工作者来说,这是莫大的帮助和支持。在美国,没有类似这种国家层面的帮助和扶持。”刘知琪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宫勇吉是90后。他的求学轨迹是:山东莱阳—北京大学—斯坦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校园走回校园,从学生变为师长。宫勇吉也是2017年“青年千人计划”中的一员。“用一个对比就可以看到其中的差距:我们的科研经费逐年增加,美国的科研经费则是逐年紧缩。我们的人才政策包括方方面面,不但有经费支持,还有住房、团队建设,等等,这样完善的措施让我们不用考虑太多,只需要专注科研,专注育人就好了。”

宫勇吉说,对于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个人发展而言,无疑中国更为适合。“我的同学们很多都选择回国发展,回国更有利于年轻人的发展,是我们的共识。”

创新靠人才,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创新是第一动力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这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要提供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放创新资源,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打造“双创”升级版。要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优质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将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税收优惠政策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推动人力资源自由流动,支持企业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励,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拓宽外国人才来华绿色通道。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认为,过去的5年,中国的科技成果处于一个井喷期,科技创新水平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到领跑三态并存的历史性转变,中国的科技从世界舞台边缘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5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2017年,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2.2%升至57.5%,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2012年的第20位升至第17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永飞说:“我是1978年上的大学,那时我国科研条件非常落后。1987年,我赴德国攻读博士学位,看到国外的研究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高深莫测。只要我们集中力量,踏踏实实地去做,一定能把科研水平提上去。

1993年秋,郑永飞在德国完成博士后研究项目后,马上回国工作。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开始实施“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推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郑永飞都是首批入选者。“当得到这么大资助金额的时候,我就觉得要做一些更大的事情,做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研究。如今,我们对大陆俯冲带地球化学的研究就走在了国际前列。”

3月15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闭幕会开始前,第三场“委员通道”开启。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说,在智能芯片领域需要有“换道超车”的思维,要敢于在国际前沿的无人地带自主创新,打造新动能、新模式和新的产业链,实现领跑。

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邓中翰于1999年回国,一直致力于芯片自主研发工作,至今申请了几千项专利,将“中国芯”大规模打入国际市场,彻底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邓中翰和他的团队曾两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作为“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的邓中翰说,集成电路、芯片是科学技术的核心技术和推动力,现在每一个信息产业的进步都离不开芯片的发展。在当下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表面上看是蘋果手机、“阿尔法狗”和很多互联网科技公司的APP大行其道,但背后是由许多芯片支撑着海量数据的传输和通讯,“没有芯片的安全就没有信息的安全,就没有国家的安全。”邓中翰表示,现在每年我国进口最多的物资不是石油、粮食,而是芯片,每年进口额高达2000多亿美元,折合1万多亿人民币。

邓中翰也提到,虽然我国在智能芯片的一些领域取得了突破,但是跟西方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今后首先要在成熟的技术路线上追赶;其次要在一些新兴领域与巨头并跑,争取“弯道超车”;第三则需要有“换道超车”的思维,敢于在国际前沿的无人地带自主创新,打造新动能、新模式和新的产业链,实现领跑。

“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走自主创新道路,为芯片强国、科技强国作出新的贡献。”邓中翰说。

教育奠基中国“加速度”

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今天,改革开放已经走到第40年,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从跟随世界到引领世界,中国依旧走在改革开放的大路上。“发展”“人才”“创新”背后的支持是“教育”,教育奠基中国“加速度”,中国教育正不断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习近平总书记说,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

3月3日下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成为第一位走上今年两会“部长通道”的部长。对于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送给教师们的开年“大礼包”《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陈宝生说,要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我们就办六件事:一提,提高地位待遇;二改,改革教师配备制度;三育,振兴师范教育;四用,加强教师使用,压担子,指路子,提点子,给位子,发票子,给他们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五保,保障保护教师合法待遇;六尊,重振师道尊严,全社会尊师重教。

猜你喜欢

量子芯片科技
决定未来的量子计算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一种简便的超声分散法制备碳量子点及表征
芯片测试
科技在线
多通道采样芯片ADS8556在光伏并网中的应用
科技在线
74HC164芯片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