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生一课表”建构教师管理新样态

2018-06-22孙浩刘继玲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师资师生学科

孙浩 刘继玲

在新高考制度下,选课走班成为普通高中教学的必然选择:教学不再是统一步调的“齐步走”,而是面向学生个体的“自然走”,颠覆了以往学生附着于固定课程、教师、教室的局面,代之以“一人一课表”“一生一师”的学习样式。

1.挑战重重,选课走班带来的冲击

选课走班教学给普通高中传统的教学管理带来不小冲击,增加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难度。

一是教师常规管理复杂化。实施选课走班后,每位教师要针对不同学情进行有差别的教学设计并实施,因此,包括教师的集体备课、交流学习、教研组活动和教学评价等的教学生活与教学管理架构都需重构。

二是师生有效沟通存在障碍。选课走班教学下,行政班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对号入座”,但在教学班中,教师面对的学生不断变化和成倍增长,而有的教师又缺乏把“我的学生”变成“我们的学生”的理念,只能通过课堂展开带有陌生感的临时性师生对话,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互不相识”。

三是学生学习管理复杂化。实行选课走班让教学班和行政班并存成为学校管理常态,出现行政班管理职能弱化、教学班集体观念淡薄的现象,这会使两类班级尤其是教学班的纪律、考勤、作业、辅导都变得困难。

四是学生德育出现“间歇空档”。选课走班制下,由于学生的流动,行政班班主任只能对学生实行“间断性”的德育管理,而教学班教师又基本无暇顾及学生的德育问题,这就容易出现学生德育的空白地带。

五是选课走班空间设施管理细碎化。选课走班扩大了学生与外界的互动范围,全方位、大面积的走班更是对学校整体的硬件资源提出挑战,大到教室的格局、小到桌椅的布置都要推翻重组。

2.科学规划,合理统筹教师的结构层次

教师是教学管理中最核心的要素,人的因素的积极调配将带动财、物资源的配置。选课走班对学校目前的师资数量和结构均带来挑战,在选课走班制下,学校不同的课程设置与不同的师资安排,会影响学生的选课,如高一理化师资强一点,学生学得扎实,将理化作为选考科目的学生数相对就会多一些;相反,高一某学科的教师整体执教能力偏弱,选课人数相对就会少一些。因此,根据学校现有的师资数量和结构,合理统筹和调配三个学年段的师资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在具体实施中,首先是做好對师资的科学评估。运用教师评估标准科学评估各学科任课教师团队的整体执教水平,均衡调配各个学年段的师资,较好地保证了学生选课的稳定性,避免了学生选课的潮汐现象。其次,灵活调整课表,实行长短课、三级课程整合等措施,更加合理地安排课表。为积极应对某些学科教师阶段性紧缺和过剩现象,学校灵活安排各学年段的开课科目和课时,保证课程开足开齐,同时符合学校学生选课情况。再次,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发选修课程。学校大力提升教师开发选修课程的能力,积极鼓励教师承担一科双岗任务,在出现学科教师过剩的情况下,安排教师开发、开设选修课程,满足学校课程实施的需要,也保证教师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3.素养提升,强化教师选课走班教学适应力

实施选课走班给教师带来全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拥有更多的课堂教学自主权,另一方面,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教师课程开发、整合和研究能力的深度需求。教师必须做到既专注于书本,又关注实际,更要重视学生的共同基础和基于个性的发展需求;既要研究本学科领域,又要跨界了解其他学科领域;既能把学生领进学科,又能让学生走出学科;既是教书先生,又是人生导师。这和以往教师的职业常态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人生发展从没有如此密切相关,是真正意义上的从学科教学走向了学科教育、学科育人。在此背景下,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思想和思维模式,专任擅长的学科领域,同时跨学段兼课也成为常态。

为此,学校调整校本研修的方向,加大了教师培育的力度。首先,为了增强教师专业素养,学校聘请各学科专家来学校开展相关专题讲座,对各科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其次,定期开展教师的外出“主题研训”活动和带领学生的“修学旅行”,让每一个教师都有研训主题,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研究课题,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学生的课题导师,大大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体系的二次生长和重新构建,突出了跨学科、跨领域的学科教育素养的生成。第三,充分利用校内各项优质资源,让本校优秀教师带领新教师,共同进步;联合当地其他学校,开展校际教研活动,互相借鉴学习,提升教师的选课走班教学能力。第四,教师在课余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每月定期开展“心连心”主题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敞开心扉交流,采纳彼此的意见,共同学习、进步,使教师更好地适应走班教学。

4.求实革新,打造师生管理共同体

选课走班制“主动、灵活、对话”的文化特质要求师生充满激情,通过共享、合作、融合的互动交流,共同为对方创造优良的成长空间,提供稳定的互利性环境,通过教师的全面辅导与关怀、学生的主动探究与分享,消解双方的“孤立”与“隔膜”,让教师获得好的教学状态、学生得到成长的快乐,从而构建美好的学校生活。为此,必须提升师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形成师生管理共同体。

在师生管理共同体的构建中,我们突出“自主治理”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一方面,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学校建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下设学习、纪律、卫生等若干管理分会,负责学生晨读、自习、卫生、上课、考试、作业的具体管理。这让学生自主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个学生树立主动变革的意识,形成自尊、自强、自主的人生态度,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另一方面,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教师主动管理。学校设立“导师”或“辅导员”,对学生进行点对点的关心与服务。

5.多元融合,创新学校教学评价制度

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是学校选课走班有效管理的前提。学校要以“人本化、激励性”为指针,探索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评价制度,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终身发展。

我们创新评价标准,将新的改革态势和导向融入对教师的评价中。在尊重教师个体差异、教学特质、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注重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风格的形成,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把教师的自评和互评、学生评价、家校社评价结合起来,将过程性与终结性、定性与定量、教师个人与教研团队评价相结合,以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激励功能。

编辑 _ 于萍

猜你喜欢

师资师生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麻辣师生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