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特色小镇形成机理与路径优化
——基于成都模式的案例分析

2018-06-22李冬梅郑林凤林赛男余茜张社梅

中国软科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形成机理路径优化

李冬梅,郑林凤,林赛男,余茜,张社梅,王 芳,2

(1.四川农业大学 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2.乌特勒支大学 哥白尼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荷兰 乌特勒支,3584 CS)

农业特色小镇形成机理与路径优化——基于成都模式的案例分析

李冬梅1,郑林凤1,林赛男1,余茜1,张社梅1,王 芳1,2

(1.四川农业大学 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2.乌特勒支大学 哥白尼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荷兰 乌特勒支,3584 CS)

摘 要:农业特色小镇是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发动机,是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进程中形成的新格局。目前国内外有关农业特色小镇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基于此,本文以组织种群生态学理论为依据,从界定农业特色小镇的科学内涵入手,深入探讨了农业特色小镇的形成机理,并结合成都实践对当前农业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深度剖析,最后提出了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组织种群生态学;农业特色小镇;形成机理;路径优化

一、引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组织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重要的演变,学者更多地将组织看做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1]。新型城镇化体系是一个社会、经济、技术、文化、制度等环境需求下形成的独特组织生态系统,特色小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组织生态系统群落中的组织种群,正在浙江等地进行快速的变种、选择和保留。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经验已成为全国各地学习借鉴的样板。农业特色小镇作为特色小镇组织种群中的一种特殊的亚种群,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体制机制创新实践方面是一种新的组织进化和选择。

农业特色小镇植根农村,以农为本,具有独特的功能表现和形成机理,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最佳平台[2],更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有效载体[3]。与起源于浙江等发达地区的特色小镇相比,农业特色小镇因为主导产业为农业、地区要素供给有限等特点,其更适合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主产区和生态环境保护区。在四川、山东、河南等地就形成了一批重要的农业特色小镇实践模式,成都的“小组微生”(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目前,有关农业特色小镇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研究主要针对新型城镇化和特色小镇展开。快速城市化和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崛起需要新的研究途径和更多的研究来解决全球数十亿人面临的城市问题[4],中国近几十年来的城市化进程在全国范围内带来了多方面的效益。城市功能疏解形成多样化的特色小镇[5]。但是,小城镇的收益似乎非常有限,西南地区尤其如此[6]。一个大的国家必须要走城镇化[7],而且经济增长与城镇化之间有显著的关系,起相互促进作用[8]。国外关于特色小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特色小镇功能的开发与规划方面,注重旅游业与文化、休闲与零售等概念间的融合[9],并认为旅游业和农业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者[10]。国内学者首先对特色小镇的科学内涵进行分析,紧接着在特色小镇建设模式研究上提出特色小镇应坚持“环城区布点”、“功能区带动”、“资源型驱动”策略[11],并且应遵循传统经典产业与发展科技新兴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并举的产业发展思路[12],用创建制代替传统的审批制[13]。农业特色小镇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也是经济新常态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14],应制订扶持特色农业小镇建设相关的配套政策,采用“先股后转”流转方式,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15]。

由于农业特色小镇发展处于初期阶段,农业特色小镇理论研究还非常薄弱,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典型模式还缺乏系统梳理和总结。而实际上,相较于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专业特色小镇,农业特色小镇在演化形成方面比一般的特色小镇更具有复杂性,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繁荣农村经济上更具有普适性和独特性。鉴于此,本文以组织种群生态学理论为支撑,从理论层面探析农业特色小镇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对成都市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实践进行分析,提出农业特色小镇发展路径优化及政策建议。

二、农业特色小镇的科学内涵及形成机理

农业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逐渐演化形成的一种组织。该组织的发展遵循组织种群生态学理论的规律。对该组织内在机理演化形成进行探究需要建立在组织种群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

(一)组织种群生态学理论

传统组织理论无视环境的巨大变化,将组织看成在稳定、静态环境中的用于生产的一台机器,人是这台机器的主要零件,系统是线性的机械结构[16]。为了克服传统组织理论的弊端,一些组织学家提出了用生态学的理论来解释组织,从而发展出了组织生态学。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组织理论领域产生了四个新的理论,即市场和层级理论、组织制度理论、组织种群生态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17]。其中,组织种群生态学理论是从生物学的自然淘汰学说演变而来的。种群生态学探讨了组织种群的创造、成长及消亡的过程及其与环境转变的关系,强调组织的多样性和在组织共同体或组织种群内的适应性。围绕组织种群成长演化的互相影响机理,宏观环境、其它种群影响、种群自身特征、种群内个体对种群演化影响等四个方面是解释组织种群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18]。

种群生态模型认为,在种群内一直存在并始终伴随着新的组织的出现,每个新组织都试图找到足以支持自己生存发展的领地或缝隙(niche),即唯一的环境资源和需要的领域(domain)。在组织的早期发展阶段,它的领地或缝隙通常都很小;但如果组织获得成功,它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扩大组织的规模。如果它的领地无效,组织就会衰退或许消亡[19]。组织种群的演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变种、选择和保留。

(1)变种。组织种群变种是指组织种群中不断出现新的组织形式,一般是由企业家、风险资本建立或者提供新服务的政府建立,组织的变种与生物的变种相似,增加了组织形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于组织来说,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创造顾客价值是驱动组织变种的基本条件。

(2)选择。组织种群中能找到自己领地或缝隙的变种可以更好地从环境中寻求生存资源。只有少数变种会被环境选中,生存下来,不能适应环境的变种,可能被“淘汰”[20]。

(3)保留。保留是对所选择组织形式的保存和制度化。变种的组织一旦适应环境生存留下来,就会通过特定的技术、产品或服务,采取某种特定组织形式而制度化,确保组织稳定发展。

组织种群生态学研究说明,变种、选择和保留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组织种群不断演变进化的过程,新组织形式的出现就是这种持续变革的结果。

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体系这个组织种群中演化出现的,农业特色小镇就是一类特殊的组织种群,其变种、选择和保留的进化过程正是适应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的大环境背景下演化的阶段性组织形式。

(二)农业特色小镇的科学内涵

农业特色小镇组织种群的演变根植于农业、农村发展的环境需求使然。农业特色小镇实质上就是特色小镇种群依据环境变化进行选择、变种和保留的新的组织形式。农业特色小镇是以农业为核心和纽带,依靠自然、经济、技术等多元要素的自主流动而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多功能集聚区和多功能平台。因此,农业特色小镇超越了传统意义的建制镇或者建制镇+集镇的地域范畴,具有要素高度集聚、经营主体多元参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等显著特征,正成为现代农业与新型城镇化协同推进的重要载体和当前我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能。其内涵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农业特色小镇是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发动机。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的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动力[21],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22];是国民经济的地域支点,是国家连接企业的中间环节,是动态非平衡态耗散结构体系[23]。新型城镇化体系就如同一个原子,大城市或城市群就是原子核,特色小镇就是围绕大城市或城市群发展的电子。

三十多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经济和社会结构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例如生态环境问题、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土地制度问题、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农民融入城市困难等问题[24]。城镇特色欠缺使城市功能较为单一[25]。十八大报告鲜明提出“新型城镇化”,是在未来城镇化发展方向上释放出了“转型”的“新信号”。推动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需统筹推进[26]。

目前中国常驻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7.35%,到2020年城镇化率要达到60%,到2030年这个比例要达到70%,相当于全国每年要新增1500万城镇人口,对于我们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27]。

大城市承载着区域内90%以上的人口,其发展必然要受到资源、土地、人口、环境等承载力的限制,不可能无限扩展,而特色小镇则可以通过生产供给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和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与大城市彼此吸引,从而形成一种相互依存、阴阳平衡、功能互补的关系。只有大城市和特色小镇在遵循宇宙演变和原子运动变化的自然规律下协同发展,才能形成以人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生态环境为本底,以文化传统保护为精神追求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最终带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动态平衡和谐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2、农业特色小镇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经验表明,依靠科技创新支撑的绿色安全可持续的农业才是当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规律。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统筹考虑农业、农民和农村三个范畴: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态化发展是安全农业基础,也是解决消费转型升级压力的重要途径;农民就地城镇化是解决农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重要渠道;幸福美丽休闲乡村建设必须依托农业产业作为动力和支撑。农业特色小镇建设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和谐统一,是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普适性规律的最佳体现,将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有效整合,将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生活与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协调。每一个农业特色小镇都是一幅原生态、自然、和谐的唯美画卷。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模式、经验、机制、政策完全可以在我国不同区域进行复制、转移、对接,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绿色创新发展,是实现绿色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3、农业特色小镇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的抓手和新的动能就是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多年分散经营导致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小,经营成本高,组织化程度低,竞争力不强,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走适度规模经营道路,用工业化的理念和思路来发展农业产业化,需要解决农业创业者和新农人生产、生活问题。城市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资源、空间和环境,农业特色小镇则在未来为农业创业和创新提供更丰富的土壤和更广阔的增值空间。这不仅可以有效破解当前城市产业转型、创新不足、社会危机、人心浮躁和农村土地规模小、劳动力素质低、城乡收入差距大等难题,更重要的是,建设农业特色小镇,是实现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的根本途径,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归途。通过大城市与小城镇之间形成相互共生、有机互补、同步发展的活力体,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农业特色小镇形成机理

农业特色小镇形成机理分析包括两个环节:一是要素形成的构成;二是形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组织种群生态学理论,农业特色小镇就是特色小镇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种群,具有独特性、开放性、动态性、可持续性特点。农业特色小镇种群的演化要素应该包括产业、功能、形态和制度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其中,农业特色产业集聚是基础和核心,农村经济增长极功能是动力和引擎,农业特色小镇形态是活力和个性,制度创新是支撑和保障。四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和外部环境(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的需求变化,决定了农业特色小镇种群的变种、选择和保留。

1、产业维度——农业特色小镇发展核心基础:基于农业的特色产业,并日益体现为“特而强”。一是主导产业选择特色。农业特色小镇由于所处的地理区域独特,传统产业发达,因此在产业布局上以凸显当地农业特色的种植业或者养殖业为主。二是生产布局特色。在空间布局上,采用“农业特色小镇+科技园区”或“农业特色小镇+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发展格局,将农业特色小镇作为核心区和增长极,将产业园作为示范辐射区,有助于实现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组织化和市场化的有机统一。三是科技引领特色。在科技创新上,农业特色小镇1平方公里左右的面积承载农业高科技技术试验示范、农业物联网、大数据等智能技术的试验示范应用,使种养循环的现代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得到充分体现。四是产业集聚特色。在农业产业链延伸上,生产、加工、销售依托农业特色小镇整合资源,形成生产链、物流链、信息链、价值链的统一,能充分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和协同效应,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功能维度——农业特色小镇发展动力和引擎:表现出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的“聚而合”。一是经济功能提升。经济功能主要体现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带来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周边类似产业集群化发展,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生态链延伸,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同时,由农业产业支撑衍生和拓展的农业科技孵化展示、农业教育培训、科普宣传、农业创意、休闲体验、园艺疗法等,也可以促进农业特色小镇经济功能的持续提升。二是社会功能扩展。经济功能升级带来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创新创业者的流入、政府服务体系完善等社会功能增加。三是生态功能拓展。农业特色小镇独特的自然资源、区位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原乡生活方式,有利于生态功能的拓展。四是多功能能叠加放大效应。农业特色小镇经济、社会、生态多功能的动态协调发展形成叠加效应,能有效强化产业的吸纳功能和辐射功能,实现与大城市功能的互补和平衡,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贴近自然的物质和精神家园。

3、形态维度——农业特色小镇发展活力和个性:综合生产、生活、生态等功能,表现出“优而美”。一是田园文明的传承与回归。农业特色小镇的建设规划充分融合地域文化、农耕文化、康养文化、体验文化、休闲文化、民俗文化、乡土文化的精髓,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原生性、鲜活性,展示、再现回归原乡生活方式。二是与美丽新村建设紧密结合。农业特色小镇与新农村建设、国家扶贫战略紧密结合,实现“农业特色小镇+美丽幸福新村”的完美融合。农业特色小镇积极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理念,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态。

4、制度维度——农业特色小镇发展的支撑和保障:政府大力推动、社会主体积极参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紧密结合,体现为“新而活”。一是正式制度的创新。正式制度建设需要在土地流转、农村金融支持、科技人才流动、技术服务体系创新、新型经营主体扶持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制度创新和实践尝试,坚持“政府引导、民企引领、创业者为主体”的运作方式,需要对“农业共营制”、职业经理人、农业CEO、共享农庄等商业模式大胆创新和探索,体现地方新特色。二是利用非正式制度影响力。积极利用乡村治理、家族传统、乡土习俗等非正式制度来引导当地农民积极参与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并通过引入社区民主自治来降低交易管理成本,提高发展效率。

综上,农业特色小镇是产业维度、功能维度、形态维度和制度维度四个方面的综合集成(见图2,图中模拟了甲乙两个农业特色小镇,其中甲小镇在制度维度和产业维度方面发展较好,在功能维度和形态维度上偏弱,而乙小镇刚好相反),四个维度构成农业特色小镇演化形成机理。图3将农业特色小镇形成机理的四个维度(产业、功能、形态和制度)进行了分解。其中,产业维度包含产业链延伸度,产业创新程度和产业融合程度3个指标;功能维度包含经济功能强弱、社会功能强弱和生态功能强弱3个指标;形态维度包含农业产业形态、农村生活形态和生态融合形态3个指标;制度维度包含政府制度(正式)的推动、社会主体(非正式)参与和制度创新3个指标。图中借鉴雷达图原理,从圆心往外的第3环为行业平均水平,第4环为行业平均水平的1.5倍,第2环为行业平均水平的0.5倍。

图2 农业特色小镇形成机理(维度趋势比较)

三、农业特色小镇发展的成都实践

经历近30年的规划与发展,成都特色农业产业已具相当规模[28],并着力打造食品饮料、休闲旅游、农产品物流、农村电商和饲料加工等5个千亿产业集群,构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高地[29]。

(一)成都农业特色小镇发展主要模式

当前在成都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农业特色小镇模式主要有产村融合、产镇融合和产区融合三种模式。

1.产村融合模式:郫都区三道堰镇青杠树村

青杠树村位于三道堰镇东南,距成都市区17公里,沙西线横贯全村,徐堰河、柏条河在村内汇聚,形成“两河环抱、半岛天成”的独特生态禀赋。青杠树村按照“因地制宜、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原则、“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微田园”的设计理念和郫都区“双创高地,生态新区”的发展定位,建成了1000亩粮油高产示范基地、100余亩水面、490亩水源保护生态湿地,注册了“香草湖”农产品品牌,引进了“天府水乡·国际乡村俱乐部”等5个高端休闲项目,完成了乡村客栈、精品农家乐等产业建设,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促进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青杠树村以川西民居特色为主基调,依托原有林盘、河流等生态资源,发展“产村相融型”农业特色小镇,统筹推进新农村综合体示范建设。

2.产镇融合模式:蒲江县复兴乡

复兴乡位于蒲江县城西北部,浅丘地形,气候湿润,水源充沛,土地肥沃,主要农特产品有成鱼、柑桔、猕猴桃等。复兴乡依托猕猴桃特色产业的生态品牌优势,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态旅游业,把复兴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现代有机农业示范基地、临溪河流域观光基地和产镇融合发展示范区。

图3 农业特色小镇形成机理的维度趋势比较

复兴乡遵循“产镇融合”发展思路,立足乡情,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在传统猕猴桃种植产业的基础上,以农民为主体,引进高端技术企业,抢抓电商发展机遇,助推猕猴桃产业转型升级,改变了猕猴桃产业形态,为农民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此外,复兴乡还积极拓展销售渠道,2015年庙峰村建设成为全县第一批电子商务示范村和复兴乡电子商务示范乡镇,并不断完善物流配套体系,通过示范点以点带面,2017年全乡农产品网上销售占比达20%,以“复桃”为注册商标的包装盒通过网络销售,提升了复兴猕猴桃的品牌,区域品牌优势得到显著提高。场镇周边的三义、庙峰、柳溪、彭河社区在复兴乡的带动下,实现连片发展,城镇体系不断完善和城镇功能不断增强。

3.产区融合模式:成都高新东区清风乡

成都高新区清风乡紧邻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龙泉饮水工程多条干渠横贯全乡。清风乡抢抓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机遇,立足自身农业发展优势,积极谋划空港农业产业经济带、自贸区经济圈、商贸物流,构建现代农业体验休闲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现代商贸物流、临空产业、都市农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抱团发展,创新打造宜居、宜商、宜业、宜游的空港新城特色风情小镇。

清风乡遵循“产区融合”的发展思路,依托丰富资源、优美环境、交通区位优势,以藤椒、食用菌和无公害蔬菜种植为特色农业产业,规划了以生态高效现代农业为主题的农业产业园区,着力发展晚白桃、优质草莓、无公害蔬菜、优质高效水稻,以“核心区+示范区”为载体,引入“互联网+”信息优势实现智慧农业,创建高效生态农业体验创意园,充分发挥出了农业特色小镇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

可以看出,清风乡农业生产紧跟市场规律,将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表1 郫都区三道堰镇青杠树村农业特色小镇形成机理

表2 蒲江县复兴乡农业特色小镇形成机理

表3 高新东区清风乡农业特色小镇形成机理

(二)成都农业特色小镇发展的借鉴意义

通过对成都当前农业特色小镇发展主要模式按形态、产业、制度、功能四个维度的深入剖析,重新审视不同区域的要素禀赋优势,其可借鉴意义如下。

1、突破行政界线,发挥产区整合优势。依据特色农业产业集聚区进行规划,保障特色农业产业适度规模化生产经营,实现土地利用效率最优,推动农业特色小镇建设与农业特色产业协同发展。

2、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当地农业资源禀赋优势,切忌农业产业雷同,立足农业产业特色主题,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融合三次产业,延伸产业链条,获得规模比较效益。

3、注重制度创新,保障特色小镇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30]。农业特色小镇是一种新的组织形态,现代农业产业组织内部制度对其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的相关政策、社会参与主体的非正式制度都将在很大程度影响特色小镇良性健康发展。这需要在内部组织管理制度、政府政策体系、社会参与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与重构。

4.拓展小镇功能,强化农村经济增长极。完备小镇农业生产基础功能,加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传承区域农村历史文化资源,融入现代科技技术手段,使农业特色小镇彰显其独特魅力,集聚产业、吸引人流、增收增效、和谐宜居,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创新点。

四、农业特色小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农业特色小镇发展已初具雏形,但是在产业、功能、形态和制度四个维度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一)从产业维度上看

一是农业特色小镇产业链延伸的纵向融合长度不足。产业纵向融合需要整合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环节,实施全产业链的发展。目前农业特色小镇农业产业的重心仍在生产端,产品包装粗放且以鲜销为主,销售区域半径小;农产品加工多处于初加工阶段,精深加工能力较弱,产品附加值低;农产品仓储、物流、配送等市场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农产品营销和流通组织化程度较低。

二是农业特色小镇横向融合宽度不足。农业特色小镇产业融合以依托本地自然地理和生态条件开发乡村旅游业的一、三产业横向浅层融合为主,如蒲江依托猕猴桃优势发展旅游休闲,大邑苏家镇以有机蔬菜为特色做大乡村旅游,温江寿安编艺小镇以建设花卉园林生态旅游度假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属于个别实践,缺少对三产之间融合特点、融合机理、融合模式等产业融合共性的归纳提炼,也就没有深入到产业内部去探讨融合的本质规律。因此,三产融合更多表现在形式上,处于模仿、照搬阶段。这造成了产业横向融合的同质性竞争,无法凸显小镇异质性优势。

三是农业特色小镇品牌效应不明显。成都市农业特色小镇缺乏在国内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小镇品牌。虽然实践中形成了类似农业特色小镇雏形的发展模式,由于没有及时总结、提炼和宣传,仍然把已经具备特色的农业小镇看成是新农村发展一种模式,没有从产业、功能、形态和制度等方面加以分析和归纳,导致成都农业特色小镇在全国知名度不高,也没有引起高层管理者的重视。

(二)从功能维度上看

一是农业特色小镇的区域经济辐射力有限。成都市农业特色小镇发展初期以新农村建设、田园综合体建设为基础推进,在建设中采取的是边实践、边探索、边创新的发展模式,以解决当地农民增收问题为期初定位,强调经济功能提升和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因而没有从产业发展的规律进行长期可持续规划,使得产业区域经济辐射作用相对较弱。只有蒲江复兴乡的猕猴桃特色小镇带动了周边三义、庙峰、柳溪、彭河的连片发展,其余的农业特色小镇发展仅局限在区域内部,既难以实现区域间优势资源的共享,也难以使特色小镇的发展真正成为带动成都市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

二是农业特色小镇的社会功能开发不足。成都市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功能开发还处于注重休闲娱乐,满足普通大众的乡村旅游为主低层次的农业特色小镇1.0时代,还未成为科研教育、人才培养、高端康养、创新创业孵化的最佳平台,急需进入农业特色小镇建设2.0时代。

(三)从形态维度上看

一是农业特色小镇传统文化挖掘不深。成都大部分农业特色小镇都以打造农业与文化生态休闲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为主,模仿效应明显,缺少个性原创的设计,导致核心竞争力缺乏和农业特色小镇“一镇一特色”、“一镇一品”的优势不明显。

二是生产形态低端化。缺乏将“大数据”和“互联网+”、共享经济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农业产业链各环节渗透来发展农商直供、产地直销、食物短链、社区支农、会员配送、个性化定制、共享农庄等新型经营模式的对接应用。

三是配套设施建设滞后阻碍生产、生活、生态的深度融合。农业特色小镇是现代先进农业技术的展示区域。当前成都市农业基础设施、农业信息化建设已经走在全省前面,但是农业的精细化、精准化和智能化生产还处于发展初期,不能满足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缺乏本地有影响力的电商平台和农村电商人才,导致农产品实现从基地到消费者的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新零售模式欠缺,不能为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创业提供健全的的配套设施。

(四)从制度维度上看

一是产业分割的农业管理体制不适应农业特色小镇发展。农业产业融合要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求建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紧密联系的融合型农业体系。由于农业管理体制存在产业分割、分段管理的现象,生产环节、加工环节、贸易环节分属于不同的部门,而收购、加工、运输、储藏、销售又归其它不同职能部门管理,造成了农业产业链的人为割裂,阻碍了农业产业的融合。

二是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度有待提高。农业特色小镇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全员参与。其中新型经营主体是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主力。要发展壮大农业特色小镇的产业核心支撑力,重在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以及推动新型经营主体的积极参与。当前成都市农业特色小镇建设主体以农户和合作社为主,龙头企业、职业经理人等新型经营主体对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参与度不高,有实力的新型经营主体少,参与建设能力不足。

三是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保障体系有待健全。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保障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设施支持、金融支持、人才支持,以及风险分担机制、奖励补贴机制等等,目前关于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专门政策还没有出台,相关的配套设置和保障体系都不健全。比如农业特色小镇建设中应如何保障参与企业的利益,如何管理和建设小镇品牌,如何建立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骨干企业为主的多元化参与利益联接机制,以及如何建立起及时、持续反馈农业特色小镇发展状况的跟踪监测机制等。

五、农业特色小镇发展对策建议

针对农业特色小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应对。具体来看:

(一)加大对农业特色小镇特色产业培育和转型升级

一是积极推动产业纵向融合,提升农业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度。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在推动产业横向融合的基础上,以“全产业链”的思路推动产业的纵向融合,同时提升农业特色小镇产业融合的宽度和深度。加强农业特色小镇建设中产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的联系,根据各地自然资源禀赋条件,依托各地农业主导集聚产业,因地制宜形成农业特色产业链,突出发展绿色种养、智慧农业等高效生态农业。提升新产业新业态,以“互联网+农业产业链”模式为载体,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的发展,积极发展农村电商。

二是突出企业主体,培育多元化特色小镇建设主体。农业特色小镇应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好编制规划,引入有实力的投资建设主体,但不干预其运作。创新融资方式,探索产业基金、股权众筹、PPP公私合营以及BOT(建设—经营—转让)、TOT(移交—经营—移交)、ROT(重构—运营—移交)等投融资新途径新方式,加大引入社会资本力度,以市场化机制推动小镇的建设。构建农业领军企业为龙头、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主体,全程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多元主体参与的特色小镇建设格局。

三是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打造农业特色小镇品牌,发挥品牌效应对农业特色小镇的带动作用。一方面,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充分挖掘历史、人文、科技三大领域长期沉淀的丰富创意元素,积极推动休闲文化旅游业发展,提升农业特色小镇产业层次;另一方面,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打造高端高质高新的农业品牌,鼓励新型经营主体探索融合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培育知名品牌,推动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有机农业特色小镇的发展。

(二)促进农业特色小镇经济、社会、生态多功能协同发展

一是加强农业特色小镇对周边经济的辐射力和吸纳力。积极创新“农业特色小镇+”模式,形成“农业特色小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特色小镇+现代农业科技园”、“农业特色小镇+现代农业创业创新园”等方式,与周边地区形成聚集和辐射效应。农业特色小镇是“产业造血中心”和“经济拉动中心”,充分吸纳周边地区的资源优势、人力优势和资本优势,以全产业链为思路,形成中心城镇与周边地区的产业上下游关系,既带动周边地区的农民增收,又促进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

二是充分扩展农业特色小镇的社会功能。强化科技引领,积极打造以科研教育和人才培养为主的农业特色小镇,以科技创新牵引小镇发展,使其成为科研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和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为更广范围的成果推广奠定基础。

三是拓展农业特色小镇的生态功能。不断延伸农业涵养水土、净化环境、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创新发展生态康养。发挥农业特色小镇生态优势,以发展生态康养业为主,既减轻老龄化的社会压力,为老年人提供交流活动空间,又可成为年轻人度假休闲、释放压力的重要载体。

(三)提升农业特色小镇“优而美”的形态建设品质

一是深入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积极引入历史、文化、民族以及现代元素,对农业种养殖方式、村庄生活设施面貌等进行特色化改造,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创意农业、景观农业、休闲农业,建设各种类型的农业文化主题公园、农家乐、特色旅游村,打造一批田园综合体。

二是积极探索互联网+现代农业。推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现代农业结合,构建依托互联网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促进智能化农业、精准农业发展;利用生物技术、农业设施装备技术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特点,发展现代生物农业、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支持发展农村电商,鼓励将互联网、物联网技术运用在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中,以发展线上线下和物流的深度融合。

三是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加大村内道路、沟渠及广场等公共地带的清扫保洁力度,完善农村环卫管理制度和“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模式,提升村庄环境容貌水平。加强场镇路灯、垃圾桶、果屑箱等公共设施维修维护,重点推进建设施工工地管理、改水改厕、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等相关工作。积极宣传发动,深入拓展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引导广大群众转变“不重视农村环境保护”的思想观念,破除“乱吐乱扔乱倒”等生活陋习,逐步建立起健康文明的生活新风尚。

(四)制定和出台支持农业特色小镇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是尽快出台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文件。将农业特色小镇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类型之一,集聚建委、发改、科技、农业、经信、商务、旅游等部门力量,尽快出台关于加快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文件,从农业特色小镇内涵、模式、动力机制、主体建设、模式选择、保障政策等方面进行规范的说明。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机构,建议成立专门的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管理部门,整合各部门资源,实现小镇建设管理和后管理的配套的制度,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建立一支专家团队,定期或不定期对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际调研,经验总结,并对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绩效进行评估,以及时提出未来农业特色小镇转型升级的决策建议。

二是创新政策支持方式。加强规划引导,科学规划六次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布局,统筹整合财政项目资金给予相应的政策补贴或奖励。加强用地保障,积极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积极支持特色镇的建设,结合城乡规划修编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优先保障特色镇建设用地。加强项目资金扶持,省级特色镇范围内的建设项目整体打包列入年度省重点项目的,所含子项目可享受省重点项目优惠政策。市县两级财政加大资金投入,保证特色小镇建设见成绩出效果。加快建成农业特色小镇跟踪监测机制,定期收集、整理和发布农业特色小镇发展情况的相关信息,包括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发展效益等诸多方面,以便及时和持续的把握农业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向,及时发现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20]罗 珉.组织理论的新发展——种群生态学理论的贡献[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10):34-37.

[2]王思明.农业特色小镇,如何精准定位与建设[N].新华日报,2017-09-27(17).

[3]杨 梅,郝华勇.农业型特色小镇建设举措[J].开放导报,2017(3):85-88.

[4]Edward Glaeser,J.Vernon Henderson.Urban economics for the developing World: An introduction[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17(98): 1-5.

[5]李柏文,曾博伟,宋红梅.特色小城镇的形成动因及其发展规律.北京联合大学学报[J].2017(2):36-40.

[6]LiyinShen,Yitian Ren,NingXiong,HengLi, YangChen,Why small towns can not share the benefit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8(174): 728-738.

[7]魏后凯.城镇化转型——国际经验与中国前景[OL].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www.cssn.cn/jjx/jjx_zt/jjx_ztlm/jjx_zt_dedy/jjx_zt_zjfy4/201410/t20141020_1369563.shtml,2014-10-20.

[8]王康,孙健,周淑芬.中国城镇化水平、劳动贡献率与经济增长区域差异性的实证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人口与发展,2017(2):22-29.

[9]Smith, M. K. Seeing a new side to seasides: culturally regenerating the English seasidetown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6,1(2004):17-28.

[10]Alessandro,Sanches-Pereira,Bonapas Onguglo,Henrique Pacini,Maria F.Gómez,Suani TeixeiraCoelho,Musa K.Muwanga .Fostering lo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anzania by enhancing linkages between tourism and small-scale agriculture[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7(162): 1567-1581.

[11]周旭霞.特色小镇的建构路径[J].浙江经济,2015(6):25-26.

[12]曾 江,慈 锋.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J].宏观经济管理,2016(12):51-56.

[13]黄卫剑,汤培源等.创建制——供给侧改革在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实践[J].小城镇建设,2016(3):31-33.

[14]吴奶金,陈高威,林珊,陈施慧,刘飞翔.基于新型业态变化的农业特色小镇理念与构建[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3):7-12.

[15]徐 萍,卫 新,王美青,孙永朋.探索特色农业小镇建设新路径[J].浙江经济,2016(5):50-51.

[16]齐振彪,齐振宏.组织及其智能优势:组织生态学的新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0):18-20.

[17]彭壁玉.组织生态学理论述评[J].经济学家,2006(5):111-117.

[18]候 杰.组织生态学中的演化影响关系研究述评[J].当代经济,2017(7):148-150.

[19]罗 珉.管理学前沿理论研究[M].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6.

[21]列宁全集(19)[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264.

[22]Perroux, F. Economic space: theory and applications[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50,64(1):89-104.

[23]饶会林.城市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4]袁建新,郭彩琴.新型城镇化:内涵、本质及其认识价值——十八大报告解读[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3,30(3):17-23.

[25]高 杰.资源型城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D].浙江财经大学,2014.

[26]魏后凯.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需统筹推进[J].新西部旬刊,2017(4):5.

[27]新型城镇化4.0白皮书发布 打造中国式特色小镇[OL].凤凰网财经,http://finance.ifeng.com/a/20180103/15901044_0.shtml,2018-01-03.

[28]成都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课题组.发展成都特色农业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76-180.

[29]张红霞.成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打造5个千亿产业集群[N].四川日报,2017-12-08(1).

[30]韩长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N].人民日报,2017-12-11(7).

StudyontheFormationMechanismandPathOptimizationofAgriculturalCharacteristicTowns——CaseAnalysisBasedonChengduModel

LI Dong-mei1, ZHENG Lin-feng1, LIN Sai-nan1, YU Xi1, ZHANG She-mei1, WANG Fang1,2

(1.SchoolofManagement,SichuanAgricultural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1130,China; 2.CopernicusInstituteofSustainableDevelopment,UtrechtUniversity,Heidelberglaan3584CS,Utrecht)

Abstract:The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 town is an engine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a new pattern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overall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 towns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 particular, there is no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path optimization of agriculture characteristic towns. So this paper starts from defining the connotation of agriculture characteristic towns, and then explores the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ent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 towns by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in Chengdu.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organizational population ecology;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 town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path 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F323.3

A

1005-0566(2018)05-0079-12

收稿日期:2017-12-11

2018-04-13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哲社基金2017年重点项目“四川农业特色小镇演化形成机理与路径选择”(项目编号:SC17A015)、四川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团队“资源约束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冬梅(1971-),女,四川西昌人,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商管理系主任,博士,研究方向:农业技术经济。

(本文责编:王延芳)

猜你喜欢

形成机理路径优化
基于GEM模型的现代化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和路径优化
信息时代数控铣削的刀具路径优化技术
彭阳县陈沟滑坡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流通体系路径优化策略探讨
山西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路径优化研究
CVRP物流配送路径优化及应用研究
金融泡沫的形成机理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
基于意义建构视角的企业预算管理优化路径探究
企业形成机理与政治关联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