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切口感染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近期疗效的影响

2018-06-22冯艳利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肌瘤切口腹腔镜

冯艳利

(濮阳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河南 濮阳 457000)

子宫肌瘤(UM)发病因素与局部生长因子、平滑肌细胞突变、性激素等有很大关系,该疾病就是女性生殖系统出现良性肿瘤情况[1]。有学者提出UM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良性肿瘤,和机体免疫功能有很大的联系[2]。目前临床多是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可以有效提出子宫肌瘤,但是给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较大,患者常出现应激反应、机体炎症,这些都会给患者免疫功能造成影响,导致疾病复发。本次研究主要是分析在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肌瘤提出手术治疗UM的临床效果,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UM患者进行分析,详细该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分析

本次分析对象是我院2016年 6月~2017年 8月收治70例UM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患者年龄27~51岁,平均(36.89±4.10)岁,肌瘤直径是3~10 cm,平均是(6.71±1.07)cm。纳入标准:(1)符合临床诊断,肌瘤直径在3~10 cm,了解本次研究;排出标准:经诊断提示属于恶性癌变患者,子宫肌瘤巨大,过度肥胖,存在腹腔镜手术禁忌等。两组基本资料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实验组: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手术治疗,去患者膀胱截石位、进行气管插管全麻,使用消毒铺巾,在患者脐部上缘取10 mm的横行切口,置入气腹针,之后建立CO2人工气腹,压力保持13 mmHg,将10 mm套管针进行穿刺,并置入腹腔镜,对患者盆腔、腹腔情况进行全面探查,之后观察患者胆、肝、肠管、大网膜等是否有异常,没有异常在观察患者肌瘤位置和大小。根据患者子宫形态和宫高,在患者下腹两侧取两个切口,选择5 mm或是15 mm的套管当做操作孔,并在阴道内放置合适的举宫器,将子宫肌瘤充分暴露,注射10U垂体后叶素在肌瘤宫肌处,减少出血量。在蒂膜下有小肌瘤的使用钳夹电凝蒂部并将其切断,进行电凝止血,如果子宫创面大,选择缝合止血。在蒂浆膜肌瘤下存在齿钳钳夹肌瘤,将其处于牵引状,使用双极电凝将肌瘤蒂部切除。在肌壁间肌瘤处,使用10 U垂体后叶素注射到病灶周围,使用电凝钩将子宫浆基层切开,使用齿钳夹住肌瘤,将子宫肌瘤包膜进行钝性分离,完全剥出肌瘤。切除肌瘤后,在患者左下腹取切口,对出现盆腔黏连或是附件病变情况根据情况进行处理。术后对腹腔进行清洗,并取出手术器械,将CO2排净,缝合切口。

1.3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的计数资料采取检验,计量资料选择(±s),进行t检验,上述数据均在软件SPPSS 15.0上进行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和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 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率是8.5%,对照组是25.7%,显然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分析两组患者复发情况

实验组患者近期疗效是97.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1%,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s)

分组 例数 住院时间(d) 肛门首次排气时间(h) 手术用时(min) 术后VAS评分(分) 术中出血量(mL)对照组 35 7.281.58 27.555.71 60.6512.26 3.820.91 140.2219.28实验组 35 5.421.39 17.062.57 63.1714.52 2.190.75 63.2411.25 t 5.680 10.938 0.853 9.035 22.765 P 0.000 0.000 0.395 0.000 0.000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n,%)

表3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n,%)

3 结 论

UM是育龄女性出现比较多的良性肿瘤疾病,患者临床表现是经期延长,尿急、尿频、阴道分泌物增多、经量增加、腰酸背痛等,而且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这些症状会加重,给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3-4]。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操作方面,手术难度低,比较适合肌瘤位置特殊、体积巨大、数量较多的患者;但是该手术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大,临床出血角度,这对患者盆腔环境造成的影响大,而且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多,严重影响预后[5]。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给患者造成创伤小,不需要进行组织广泛剥离,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而且在腹腔镜下可以将局部放大进行手术,将微小且隐匿的肌瘤进行清除,减少残留,避免患者出现复发情况。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些充分说明,对子宫肌瘤患者采取腹腔镜剔除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1] 王双双,黄伟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临床医学,2016,36(4):99-100.

[2] 王凤彦,王 娟,李万胜,等.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疗效及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7):429-430.

[3] Fernández F J M,Muñoz-Casares F C,Arjona-Sánchez A,et al.Postoperative Time Course and Utility of In fl ammatory 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Ovarian 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 Treated with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Cytoreductive Surgery,and HIPEC[J].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2015,22(4):1332-40.

[4] 李莉莉,尹成芳,姜 澜.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在巨大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4(9).

[5] 朱定军,叶 梅.应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在巨大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s2):317-318.

猜你喜欢

肌瘤切口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