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治疗方法对于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对比研究

2018-06-22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液化伤口腹部

崔 静

(河北省南皮县人民医院产科,河北 沧州 061500)

脂肪液化——手术切口/切口皮下有明显渗液、敷料有黄色渗液、渗液有脂肪滴,脂肪液化明显影响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效果[1]。分析导致伤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包括两大类:手术患者皮下脂肪含量高;高频电刀使用不当以及切口长时间暴露、手术止血不彻底[2]。术后脂肪液化,不但延长了伤口的愈合时间,还增加了患者的感染几率[3]。当前,妇产科手术明显递增,患者肥胖情况明显,增加了伤口脂肪液化发生率,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缩短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是伤口脂肪液化治疗的关键[4]。基于此,本文就我院妇产科手术患者68例作为实验对象,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均为妇产科腹部伤口脂肪液化患者,病例选自2016年3月~2017年6月,总计68例。腹部伤口脂肪液化原因:患者自身皮下脂肪多、手术操作不当等。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68例腹部伤口脂肪液化患者实验分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例数相同。此次实验患者知情同意,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34例,患者年龄21~42岁,平均(25.60±3.20)岁;手术类型:剖宫产手术患者18例,子宫切除术患者6例,附件切除术以及输卵管切除术患者各5例。对照组:34例,患者年龄22~41岁,平均(26.30±3.60)岁;手术类型:剖宫产手术患者17例,子宫切除术患者7例,附件切除术患者6例,输卵管切除术患者4例。观察组、对照组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计算,P>0.05差异不明显。

1.2 方法

对照组——传统方法治疗。切口渗液行引流、挤压,1~2次/d。挤压完毕后,以高渗生理盐水完成手术切口冲洗,冲洗完毕后以无菌碘伏条进行伤口外敷处理,2次/d。另外,治疗期间应用抗生素,达到预防感染的效果。

观察组——红光照射治疗。渗出液引流,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在此基础上进行红光照射治疗,2次/d,每次照射时间以30 min为宜。另外,治疗期间应用抗生素,达到预防感染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

记录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治疗效果,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度调查,68份问卷均有效收回,总有效率为100%。

1.4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5]

显效标准——治疗7 d,患者手术线拆除情况下切口愈合。

有效标准——治疗7 d,患者手术线拆除后进行切口清创处理,以无菌纱布进行伤口固定。

无效标准——治疗7 d,患者手术线拆除后切口愈合不佳,需进行2次清创、缝合处理。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19.0进行68例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实验观察指标计算。治疗效果、治疗满意度等计数观察指标,均以%形式展开,进行卡方检验;伤口愈合时间等计量观察指标,以形式展开,进行t检验。P<0.05的情况下,证明观察组、对照组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观察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对照组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详细治疗效果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34/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23%(30/34),组间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软件计算,x2=4.2500,P=0.0392。

2.2 治疗效果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对照组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详细见表2。观察组总满意度为100%(34/34),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5.29%(29/34),组间治疗总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软件计算,x2=5.3968,P=0.0201。

表1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组间临床疗效对比 [n(%)]

表2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问卷对比 [n(%)]

2.3 伤口愈合时间对比

观察组、对照组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愈合时间均值结果见表3。经统计学计算,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

表3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对比(±s)

表3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对比(±s)

组别 n 伤口愈合时间段(d) 伤口愈合时间均值(d)观察组 34 8.10-16.50 11.60±1.05对照组 34 9.50-22.05 15.50±1.50 t 12.4199 P 0.0000

3 讨 论

脂肪液化是手术伤口愈合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对于切口处脂肪相对较多的手术患者,一般采取电刀手术,此类患者发生伤口脂肪液化的主因是电刀产生的高温造成的皮下脂肪组织浅表烧伤,脂肪组织内皮毛细血管凝固下发生栓塞,导致肥厚脂肪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形成渗液,并直接影响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效果,延长愈合所需时间[6]。相关资料指出,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患者自身体型肥胖以及术中使用高频电刀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有关。另外,切口长时间暴露,加上机械挤压以及钳夹刺激下发生了氧化分解反应,诱发无菌性炎性反应,导致脂肪组织液化情况[7]。切口脂肪液化有切口脂肪细胞变坏死、细胞破碎、脂肪滴流出等主要表现。相对于身体其他部位,腹部聚集脂肪多,所以血运相对较差,术时会切断交叉血管,这也是脂肪液化腹部手术患者多发的主要原因。对于伤口脂肪液化集中多发于手术后5天左右,患者有伤口处浑浊渗出液表现,若发生此情况,需立即进行有效处理,清除局部坏死脂肪组织,净化切口,为新生肉芽组织提供生长环境。若引流操作后,伤口以下遗留腔隙情况明显,需要进行加压包扎,以促进伤口的愈合。针对妇产手术腹部切口液化患者,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利于缩短切口愈合时间,降低患者疼痛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的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红光疗法以芒硝粉、大黄混合物外敷,大黄有活血化瘀以及清热解毒的效果,芒硝有消肿止痛以及收敛止血的效果,芒硝粉、大黄混合使用下利于脂肪渗液收敛、感染预防,加速患者伤口的愈合效果。

此次实验选择了我院接受传统治疗、红光照射治疗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组间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为(11.60±1.05)d、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治疗效果总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手术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为(15.50±1.50)d、治疗总有效率为88.23%、治疗效果总满意度为85.29%。组间腹部切口愈合时间以及治疗效果、效果满意度结果对比,P<0.0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此次实验和朱芹娟研究结果有明显一致性,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平均为(12.5±1.3)d,伤口愈合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平均为(16.2±0.8)d,伤口愈合有效率为80%。经统计学计算,P<0.05[8]。

综上所述,基于手术的特殊性以及患者自身体质因素的影响,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情况明显,延长了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满意度,引起医疗纠纷问题。对比传统治疗方法,红光照射治疗更符合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需求,能够缩短切口愈合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整体上促进患者治疗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实施价值。另外,脂肪液化可以加以预防,除要求操作仔细、完全止血、缝合不留死腔外,还需要慎用电刀、以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切口、缝合时皮下组织全层缝合、肥胖手术患者术后以红光外线照射切口确保切口干燥,通过多方面细节处理预防并降低腹部手术患者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

[1] 张秀平.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4,(15):3343-3343.

[2] 杨 芳.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38):171-171.

[3] 陆梅燕,王 薇.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3,(23):389-389.

[4] 宋素英.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9):3588-3589.

[5] 杜永伟.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分析[J].现代养生B,2014,(3):102.

[6] 李 莹.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4,37(4):98.

[7] 罗忠莲.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9):221-222.

[8] 朱芹娟.两种治疗方法对于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对比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11):121-122.

猜你喜欢

液化伤口腹部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基于HYSYS软件的天然气液化和调压工艺模拟
液化天然气槽车装卸一体化系统
复杂液化地基处理的工程应用分析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面部液化随意改变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