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贤孝传承人口述史研究现状
2018-06-21曹国梁
曹国梁
摘要:凉州贤孝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以及大量的老艺人依然活跃在武威地区,他们当中有些已经走向暮年,加快其传承人口述史研究迫在眉睫。然而我省对凉州贤孝的传承人口述史的研究现状并不乐观,主要是缺少专业的科研人员和系统的口述史理论知识,为了有效促进凉州贤孝的传承与发展,加快口述史研究应该引起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凉州贤孝 传承人口述史 民族音乐学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7-0181-02
传承人口述史是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普遍应用于多学科的庞大和复杂的体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记忆和传统技艺的及时抢救和留存,具有更加详实、可靠的效果。口述史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的融合,其中民族音乐学是其音乐类口述史研究的支柱学科,尤其是关于田野调查的相关问题是口述史研究中获取第一手资料最为科学、严谨、系统的学科依据。当然民俗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相结合会更加促进和丰富口述史的理论研究。中西部地区的传统音乐种类繁多,代表性传承人的数量庞大,然而能够将口述史完全应用至甘肃传统音乐传承人口述史的研究还是比较有限。以凉州贤孝传承人口述史的研究为例,至今依然没有见到高质量的口述史研究成果,但是仍有一些成果值得赞誉,对此现状值得深思。
一、凉州贤孝的艺术特征
凉州贤孝历史悠久,源头可追溯在元代,在武威地区具有广大的群众基础,是我国最为古老的说唱艺术曲种之一。其艺术形态完全被确定下来应该在18世纪中期,沈其玉被尊称为贤孝祖师。伴奏乐器主要以二胡、三弦为主,艺人早期多为盲人,现代出现大量明眼人贤孝传承人。演出形式有一人自弹自唱、两人自弹自唱、两人组合交互对唱,中间多有口述内容及说白,两人也可作交流或即兴创作,主要以方言演唱,常用五字、七字、十字句。凉州贤孝的演唱者多为盲人,师徒相传,口传心授,以此谋生,人称“瞎弦”。清末至民国时期,凉州贤孝渐趋成熟,至建国初期获得新生。
历年来,凉州贤孝作为凉州区一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参加各级各类表演和比赛,扩大了影响力,使其得以更好的宣传延续,连续举办了三届凉州贤孝汇演。在连续举办六届武威市民族民间文艺汇演,以及2009年在“天马文化旅游节”上,凉州贤孝的艺人们都展示了精彩的表演。组织“凉州贤孝”艺人王月、董永虎赴上海参加了《东方卫视》栏目的拍摄,有力地对外宣传了凉州,提升了凉州的知名度;组织国家级项目“凉州贤孝”传承人冯兰芳赴兰州参加全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调演,其演唱的《大贤孝》唱段在演出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使得全省人民对“凉州贤孝”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肯定。创作的贤孝说唱《凉州贤孝赞改革》,参加甘肃省残联、省文化厅、省教育厅、省民政厅共同举办的“第五届全省残疾人艺术汇演”中荣获奖。如今,凉州贤孝在各级文化部门的保护中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扬,相信这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奇葩将会更加艳丽地开放!
二、凉州贤孝代表性传承人
2017年甘肃省民族音乐研究中心组成调研小组赴武威进行调研,在武威市文广局、文化馆的安排下,对凉州贤孝几位主要的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采访、录音、录像,对每一位传承人的主要作品进行摄制,其中包括王月、冯兰芳母子等多为盲艺人以及董永虎等明眼人。在对冯兰芳母子进行采访时了解到,冯兰芳的儿子也是一位盲人,在他的亲自传授下,现在已经熟练了很多凉州贤孝的代表性曲目,其二胡的演奏能力也已经非常的娴熟,尤其是对《八件衣》的曲目演唱与伴奏均能体现出他的艺术才华,现在还在冯兰芳的传授下继续学习。2017年4月在兰州由甘肃省民族音乐研究中心承办的武威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展演音乐会上他们母子二人表演的凉州贤孝《八件衣》选段,为受众带来的精彩的表演,受到各高校师生的极大赞赏。
凉州贤孝传承人对其艺术的造诣很高,为此针对他们的口述史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河西学院王文仁教授曾专门对传承人王月进行研究,让笔者对王月和凉州贤孝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然而对冯兰芳、王雷忠等人的研究进展缓慢。王月,当地人称“瞎子王月”“王爷”,从小在武威长大,家住武威市凉州区海湾村。今年80岁,13岁那年因患眼疾,医治不当导致目盲,拜盲人甘震为师,开始边学习边随师四处流浪学艺,至今已有60多年的民间演唱经历,精通三弦、二胡,几乎一辈子三弦不离手,走到哪里背到哪里,唱到哪里。他性格开朗、为人豁达、眼盲心亮、语言幽默、技艺超群,演唱强调饱满、吐字清晰、感情充沛、道白具有戏曲化、人物化的特点。学艺时同门师兄弟有13个盲人,现在他自己也有盲人徒弟7人,董永虎是他的明眼人徒弟,代表曲目有《李建东征》《三姐拜寿》《对鞋记》《花灯记》。据河西学院王文仁教授统计:“凉州贤孝艺人计94名,其中有26人成了家。这26人中,又有20人事出生于上世纪20至60年代,他们的配偶大多为明眼人。”[1]
口述史的研究离不开这些传承人,然而口述史的研究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学科,目前很多人由于专业知识有限,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在甘肃各高校已经出现了良好的口述史研究势态,西北民族大学、兰州城市学院、兰州文理学院、河西学院、陇东学院、兰州大学等均有学者参与其中,如王文仁(河西学院)、刘忠(兰州文理学院)、薛忠(兰州城市学院)等。凉州贤孝艺人在不断增多,表现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很多传统的艺术曲目受到挑战,符合时代特征的作品创作成为当今传承人普遍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更应该加快传统老艺人的口述史研究,使更多传统的凉州贤孝作品、艺术特征、发展概况、表现形式等保留下来,为其传承与保护提供血液。
三、传承人口述史研究现状
(一)录音访谈
“录音访谈是口述史田野作业的核心,访谈者与被访谈者互为主体,在有针对性的问答之中,传承人丰富的历史记忆得以重现。”[2]录音访谈的同时伴随着现场演唱、解说,即所谓的活态呈现。从文化渊源上来说,要涉及到凉州贤孝的历史背景、自然环境、传承人人生史、地方风俗、贤孝发展与传承史、演出场地等。从演唱中来说,伴奏乐器、声腔、气息、歌唱、方言等,加上对说白的解说,所有问题都要非常具体。简而言之,就是要对代表性传承人的记忆中挖掘出所有与凉州贤孝相关的所有信息。
(二)建立档案
资料留存珠宝包含录音、录像和图片以及各种实物资料,由于口述史访谈资料的实效性,所以尽早、及时的留存高质量的整理材料十分必要。在第一批留存资料中发现的资料不足等问题需要进行二次補充,对于一些口述人都不能准确表明的问题可以作简单的旁注和翻译,以此为以后的传承、学习、研究提供便利。目前,我国针对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资料档案保存的问题,很不乐观,主要原因是国内研究人员对档案华留存的认识不统一。在做口述史研究过程中,必然出现纸质文本、实物资料、影音介质等问题,如何保存其资料既涉及档案学也涉及多学科的研究视角。
从20世纪40年代形成口述史学至今,人们在该学科对传承人口述史的研究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价值,都给予肯定。代表性传承人的口述史研究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对“非遗”传承人保护、收集资料、准确掌握“非遗”发展现状等方面不可替代的意义。
四、结语
针对凉州贤孝进行口述史的研究,对研究人员有着较高的学术和实践要求,非常有必要对工作人员进行“非遗”口述史的专门培训,最好是有固定的培训机构。本身西北的口述史发展滞后,对采访中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如何更加融入到这个艺术门类尤为重要。现在很多的田野考察工作人员更喜欢一边问一边答的形式,有些问题更是让民间艺人无法理解,为此,调查人员应该给民间艺人更多的说话空间,不要去诱导他们,更不要对口述的内容进行技术加工和学术处理。口述史研究逐渐成为民间艺术研究中一种常态化的研究方法,但是几乎所有的调研人员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理论学习,所以很有必要在高校增设口述史课程,使我国的口述史的研究更加严谨、科学。最后,凉州贤孝的传承人口述史研究现状进展非常缓慢,这和调研人员的学术素养以及科研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凉州贤孝传承人的口述史研究需要更多的学者参与其中,年龄大的传承人如张成年、李大茂、冯光生、张国强、朱秀英、刘永堂等的口述史研究必须及早整理,凉州贤孝的传承发展离不开这些老艺人。
参考文献:
[1]王文仁.河西走廊上的盲艺人之歌[N].中国民族报,2018-3-16:(008).
[2]郭平.年画传承人口述史田野作业的方法与思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