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东南苗侗传统音乐保护和传承的探讨

2018-06-21乔红潘俊月

艺术评鉴 2018年7期
关键词:黔东南保护传承

乔红 潘俊月

摘要:黔东南优秀传统的音乐文化底蕴丰富,2018年黎平侗乡第一寨肇兴作为春晚分会场,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黔东南地区人民生活的重视和关心。8分钟的春晚直播向世界传播黔东南歌舞歌文化“反排木鼓”“锦鸡舞”、生活习俗“长桌宴”、苗族盛装、苗族芦笙等。本文分析了黔东南苗侗音乐文化的现状,苗侗音乐的背景和特点及内容,研究苗侗音乐的传承与保护,阐述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相通,以弘扬黔东南传统音乐文化为主要契机,让人们更多地认识贵州,走进黔东南。

关键词:黔东南 传统苗侗音乐 传承 保护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7-0019-02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2018年春晚,黔东南州黎平县侗乡第一寨肇兴以全新的面貌在短短八分钟的分会场展示,传播了黔东南的苗侗音乐文化,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党中央国务院对贵州对黔东南人民的厚爱,提升了黔东南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春晚的直播让全国了解黔东南的歌舞歌文化“反排木鼓”“锦鸡舞”、生活习俗“长桌宴”、以及苗族盛装、苗族芦笙等,了解黔东南的民俗,推动黔东南农业、旅游业等等行业的飞速发展,通过电视屏幕走进千家万户,博得全国观众的喜爱,为黔东南旅游产业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全国苗族侗族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飞速发展时期,黔东南苗侗人民从物质生活上稳步走向小康,经济逐步繁荣,比如:村村通公路、网络覆盖等,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拟通过充分利用黔东南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资源,以黔东南苗侗优秀传统音乐为亮点,挖掘当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使其得到保护与传承。

一、黔东南苗侗音乐文化的现状分析

“十二五”以来,贵州交通得到了长足发展,农文旅产业发展更是上了快车道,黔东南民族文化发展,现代农业,生态环境都得到改善。在习总书记的领导下,贵州省黔东南的生产发展稳定,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全民的经济逐步繁荣。但是,黔东南地区的文化艺术,教育与卫生各方面有待进一步建设和发展。

苗侗音乐原本是老百姓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是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的自娱自乐的音乐,因此它具有突出的纯朴自然特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黔东南这片处女地已成为人们向往旅游目的地,黔东南苗侗音乐文化走向了商业化,原滋原味的苗侗音乐发展现状已不乐观。

党的十九大提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这对黔东南少数民族同胞来说至关重要。建设具有本民族特点的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展示和宣传黔东南少数民族自己的健康的民族精神面貌,今年央视春晚在黔东南黎平肇兴侗寨作为分会场,向全国乃至世界亮相,展示了黔东南的大跨越及变迁,充分体现贵州多彩文化和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生动实践,无疑对苗侗音乐的传承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二、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相通

不同的国家,民族传统文化的风格,历史、背景等各自具有本民族的特点和风俗,它凝聚了民族的精神和国民性质以及人们的社会意识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传统文化和类型,它可以让人们在不同的民族环境中得到精神满足或创造或保留,它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象征。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相通,例如:拉丁音乐,它是拉丁美洲地区的音乐,是多元化的民族音乐,它吸收了大量印第安文化非洲文化元素,拉丁音乐充满了动感和活力。拉丁音乐与舞蹈在我国也广泛流传。美声唱法来源于欧洲国家,它与欧洲音乐的发展相关,与人类文化意识相结合,它是社会和历史时代的产物。再如:在我国的声乐艺术发展史上,民族唱法与欧洲国家美声唱法的技巧完美结合,让更多的人接受并喜爱。2013年,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以一曲土家族民歌《龙船调》轰动了整个音乐会场,迎来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告诉世界传统的音乐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它没有国界,它不是独立的,是民族音乐和传统音乐的混合体。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音乐教师考察团赴黔东南千户苗寨雷山调研考察,专家们听不懂苗歌的唱词,但深刻感受得到苗族同胞勤劳善良,朴实好客,热爱自己的民族和家乡。他们听着苗族的传统音乐不由自主地随着音乐律动或舞蹈,感受到了苗族热情洋溢的精神面貌。由此可见,音乐文化息息相通,它需要世世传承,代代相继。

三、黔东南苗侗音乐的背景和特点及内容

无论是苗族音乐还是侗族音乐,它都來源于老百姓生活,并高于生活。音乐起源历史久远,演唱形式多样具有代表性,常见祭祖、嬉戏、启智、抒情等类型。

以苗族的飞歌和侗族的大歌为例展开论述。例如:苗族的飞歌,苗族飞歌乃天籁之音,它突出了苗族传统文化的特点,展示民族民间习俗,比如抒情类飞歌旋律悠扬、安静。苗族节日的飞歌节奏明快,具有号召性,非农忙季节自娱自乐的飞歌具有随意性、叙事性等。例如:侗族的大歌,侗族大歌多与无伴奏、多声部自然和声出现,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于侗族大歌与大自然结合,突出大自然的鸟叫蝉鸣,大山清水小溪溪流的天籁之音,突出侗家声音的和协,传递侗族人们热爱生活和劳动以及爱情、人间友谊等。

苗侗音乐的题材都来源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比如剑河的水鼓舞音乐,结合它原生态的舞蹈表演让人深入其境,将老百姓在水田的劳动,插秧、打谷的动作、情节表现得淋漓尽致,它表达了完整的苗家人身边的的故事。侗族音乐《侗族琵琶歌》等具有同样的表达内涵。

四、苗侗音乐的传承与保护

侗族大歌已唱出国门走向世界,是稀有的璀璨明珠,苗族飞歌以高亢悠扬曲调让全国观众朋友喜爱,因此,它们的保护和传承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保护和传承的见解和研究办法各有千秋,凡具有实际效应的科学合理的传承方式即可借鉴和实施。

(一)明确保护与传承价值

苗侗音乐文化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它记载和蕴含着人类的发展,是苗侗传统文化的精髓,对黔东南苗侗的生活习俗,民族音乐特质有明显体现。科学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回避传统文化的丢失,将苗侗音乐融入到各种大型的文艺活动当中也是音乐传承的基本手段。

(二)解决保护和传承难度

社会、环境等因素干扰了苗侗音乐的传承,音乐传承人越来越稀少。年轻人、学生等都是传承文化的主力,可是实际传帮带效应不突出,过于形式化。從文化传承的观念上有待形成正确的认识,它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等力量,带动后人喜爱自己的本民族音乐。

(三)采用多元化相结合

苗侗音乐的传承需要多元化结合,比如使用当地歌舞比赛,制作DVD音乐、视频学习。老一辈歌师的口口相传当地原滋原味的苗侗音乐,相关机构组织传统音乐培训班,让苗侗音乐文化走进校园等。同时,可以采用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让民族音乐普及和群众化。

(四)实行奖励机制推动保护与传承,借助政府和社会及学校资源

大力实施基层经济投入,对传承与保护极大贡献者实行奖励,呼吁社会性的活动。例如剑河县农历六月六赛歌节,相关部门投入资金开展赛歌活动,将山歌、酒歌、伴嫁歌等分类,设不同奖项进行比赛。科学设计赛前培训、策划等,让苗侗音乐活跃在众多群体之中。

五、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经济快速稳步发展,生活在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56个民族兄弟物质基础和精神需求得到了满足。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黔东南优秀传统的民族文化历史悠久,人们创造了丰富底蕴的民族文化。黔东南苗侗地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贵,“歌舞之乡,百节之州”的黔东南传统优秀歌舞、银绣,民族节日地方特色突出。结合黔东南苗侗地区人们精神生活的实际情况,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高度的精神文明生活,进一步充实当地民族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保护和传承黔东南苗侗传统音乐文化尤为重要,也是为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和振兴助一臂之力。只有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与繁荣,参与到传统文化活动中,从中体会原滋原味的文化生活气息[1]。才能增进苗侗音乐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祖英.我对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理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2]卢清丽,满瑶.苗族飞歌的艺术特征[J].艺术探索,2012,(04).

[3]黄冰漫.贵州苗族“飞歌”的传承及保护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09).

猜你喜欢

黔东南保护传承
遇见黔东南
诗书画苑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黔东南:2016年计划搬迁1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