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互式展示方式在博物馆中的应用

2018-06-21毕赫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展示空间交互博物馆

毕赫

摘 要:交互式展示方式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展陈方式的新型展示艺术方式,在应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加入了交互功能,除了以最基础的展墙和展柜的方式展览文物和艺术品等,还注重观众与展览内容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它带给人们全新的视觉触觉的感官体验,不仅节省了固有的空间面积,还将艺术和最新的媒介手段应用结合,运用这些交互技术与艺术空间相结合的方式将成为当今博物馆和艺术馆的最新发展趋势。

关键词:交互;博物馆;展示空间;科技;人工智能

一、展示设计的概念及交互方式的出现

为了探索人类第一次交流的确切时间及人们现在使用的各种传达方式是如何演化而来的,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环境即信息传达”这个理念被称为人类经验的前导,意即在人类逐步认知的领域所进行的创造性实践,我们称之为展示设计。展示设计领域的元素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包括现场时间、可用空间、运动、各种交流的记忆等创造性经验。从博物馆展厅、商场展厅到报刊亭、游客中心、国际汇展等,无论哪种类型的展示场所或采用何种技术条件,展示设计师都需要将多种学科进行整合,将信息以故事的形式传递给观众。

随着社会的发展,展示的信息量变得越来越大。在最原始的静态物体展示中,增加了说明和教导性质的解说,加入了电子技术和自然科学的形式,注入了多媒体、建筑、环境等多种元素。传统博物馆中的展陈方式的单一化已不能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和渐渐增长的审美高度,固有的空间也已不能满足丰富的信息储备量。此时,一种全新的展示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渐渐被大众熟知,结合了文化展品、全息投影技术、视频播放、媒体艺术等多种展览艺术形式,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吸引了更多观众前来参观展览,还能让观众完全沉浸其中,看到并感受到整个展览,并与之互动。

从库帕·休伊特设计的博物馆到2017年上海《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大展,新的交互展览模式的开启,丰富了22万件藏品的参观方式,不仅仅将精美的艺术品作为简单的展品呈现给受众群体,同时作为交互性的设计过程为人们呈现。进入重新开张的库帕·休伊特博物馆,墙上众多说明牌中,有一个牌子写着“欢迎拍照”,在社交媒介活跃发展的今天,这一条有利于博物馆与观众的双向互动,也有利于博物馆形象的推广和宣传。互动展厅专门设有留言交流板,观众可以通过书写的方式,贴出自己的设计想法构思,也可以看到别的观众的设计观念分享,从中交流学习。

二、交互式展览方式的特点

(一) 智能化交互展示

在同样的展示空间中,与单一的展示形式不同的是,加入了多媒体设备的新形式会增加参观群众的好奇心并与之交流互动,将馆藏作品和观众互动完美结合,如应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全息投影技术、3D裸眼技术等。

位于库帕·休伊特博物馆二楼东侧的厢房,展览的智能设备是一张交互式智能玻璃桌,以及一台投影仪。观众们进入展厅参观,可以在智能玻璃桌的桌面上找到馆藏的墙纸图案,这些图案包括1820年德国阿诺德设计的作品、1928年设计的带有撒哈拉沙漠骆驼样式的壁纸,以及21世纪最新的壁纸作品。观众不仅可以在玻璃桌上看到这些精美的作品,同时作品也可以随时投影到墙面上。除此之外,观众可以随时用手指在智能桌面上设计并绘出他们喜欢的图案作品。比如,在智能玻璃板上绘出动物的图案,点击播放后,墙上会出现排列整齐的动物图案,犹如一张生动可爱的墙纸。

与传统的电脑桌面不同,观众用手指就可以在智能桌面上进行操作。从一楼到三楼,博物馆在展厅中一共设置了15张智能化的桌子。这些图案循环闪动的桌面吸引着观众,促进观众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展览中,在展览中获得更有趣更直观的参观体验,这些互动和体验同时也实现了对展览的再次创作。

(二) 情景互动展示

交互的方式除了运用科技的多媒体之外,还有人和展品情景的互动。这样的互动需要设计师巧妙地将展品陈列于空间之内,从颜色的选择与融合到运用二维或三维的设计手段,例如,将一件大型的装置艺术作品融入到空间中,或反复推敲展览的形式,运用立体构成和平面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就能达到观众与情景互动的目的。

庫帕·休伊特博物馆一楼的“设计实验室”,是整个博物馆展览中互动环节最多的部分,如在陈列的“怎样采用本地的材料进行设计”,展柜中陈列的是采用最常见的竹木材料制成机械手臂或者骨伤防护板。“前人的设计如何影响后人”,展柜中陈列的是一批不同时期的餐具,观众可以发现其中的传承关系。三楼的展览主题是“人类使用过的工具”,普通博物馆的设计方法通常是把需要展出的工具放入展柜中供人们参观,但加入了情景互动的库帕·休伊特博物馆,令观众不仅可以参观工具,更能与工具互动。在三楼展厅的中间位置,展出的是墨西哥作家的装置艺术作品,有镰刀、剪刀、铲子、锄头等数百件手工作品,设计师将工具高矮错落的悬挂在空间中,远处看是工具组成的云的形状,近看则发现自己可以从工具“云”中穿行。另一件是用手势可以遥控的器械,观众站在器械面前,前面机器内的升降塑料柱会将红色的小球往不同的方向顶起或降落,随着指挥动作的变化,红色小球在容器内变换不同的移动方向,新颖独特。

三、交互式展览方式的技术应用

(一)3D打印技术

3D打印是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从打印饰品、服饰、建筑,到设计作品等几乎无所不能。在自然科学类和其它教育类博物馆中,受众群众的主体是学生,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可以通过3D打印的技术,创造出孩子们喜欢的艺术纪念品。艺术品的形式可以是某种动植物的3D图,也可以是小型的帆船模型。这样的可携带的艺术品,把概念性的2D图转换为真实的3D图像,对学生来说充满教育意义,令参观博物馆变成一段珍贵的记忆,锻炼培养他们动手思考的能力,增强观众与艺术交流和互动的机会。

(二)仿真展示

由于某些客观因素,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有时无法在固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在博物馆为观众们展出,这时可以运用智能的科技手段在三维空间中立体化的将展品呈现在观众面前。例如,清代服饰在全息投影下三维动态的展示在透明亚克力或玻璃墙上,观众可以用鼠标的移动来选择想要了解的服饰配件和颜色等细节,这些细节的信息也相应的移动展示在玻璃墙上,系统的解说词会令观众更好地了解相关信息。

(三)灯光的智能调节

库帕·休伊特博物馆中的“灯光设计手工坊”由阿德尔曼工作室提供,装置了许多不同颜色的透明胶带纸和电灯,观众通过采用不同颜色的透明纸,改变灯光的颜色。

在某些展厅较多和面积较大的博物馆内,导视系统的设置会变得格外重要,不仅体现在平面导视上,设计师也可以将灯光运用到导视系统中。在人们经过的位置设置带有自动调控亮度和色温的灯光导视,指引观众进入下一个参观区域。人们通过走到带感应系统的LED灯的地面,为博物馆的参观和体验带来更多趣味性。在一个区域内没有参观者的情况下,系统将自动关闭区域内的灯光系统,在参观者进入展厅后自动开启,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四、结语

交互式展示设计以直接和自然的方式为观众们提供了与博物馆交流对话的机会,观众在博物馆内收获知识和各种信息,得到了精神层面上的满足,博物馆存在的意义得到了升华。交互式展示方式所展现的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更是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它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提供了真实的触觉视觉体验,带来博物馆展陈设计方式的革新,以交互技术为主的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将是博物馆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展示设计师需要同时具备二维和三维的设计能力,并能熟练地利用各种条件进行操作,为观众们带来更好的参观体验和新颖的展览形式。设计师应该开阔思维,探索创新,了解并学习国内外最新的展示方式,以新的眼光看待艺术设计,不拘泥于传统的设计方式,将多种多样的设计视角与不同领域的设计能力进行有机融合,从而创造出有意义且令人愉悦的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美]简·洛伦克,[美]李·H.斯科尼克,[澳]克雷格·伯杰.什么是展示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2]虚拟现实技术[EB/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95269.htm?fr=ala0_1_1.

作者单位:

鲁迅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展示空间交互博物馆
博物馆
展示空间设计中的情节策略
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多点触控交互技术综述
浅谈交互性展示空间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