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络贷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06-21戚亮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现状对策

戚亮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网络贷款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在网络贷款为满足大学生消费需求提供了更多途径的同时,也使大学生面临着许多的风险,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现阶段,大学生网络贷款问题频发,现状堪忧,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积极寻求有效的对策。文章简单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贷款的现状,探讨了大学生网络贷款所面临的风险,提出了一些解决大学生网络贷款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网络贷款;现状;对策

一、大学生网络贷款的现状

近年来,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逐渐变成了一个蕴涵着巨大商机的地方。现阶段,受高校扩招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了高校的大门接受了高等教育,网购作为一种新兴的购物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群体的欢迎和喜爱,大学生群体在网购风靡发展的今天也日益成为了网络消费的主要力量。而随着网购在高校的风靡发展,一些网络贷款公司也开始将目光转向了高校这块人才培养的净土,并通过网络借贷平台将贷款业务不断地向高校延伸和拓展,P2P和B2C是网络贷款的两种主要模式。购买服饰和饰品、购买电脑、购买手机、假期旅游以及参加一些相关的培训机构等是高校大学生的众多消费需求中的一部分,高校大学生由于普遍对新潮事物比较喜爱,在攀比心理的影响下非常容易造成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而高校大学生的资金来源大部分是来自于家庭,没有固定的收入,在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的情况下,他们也将目光转向了网络贷款平台,通过网络贷款平台获取资金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平衡自己的心理。網络贷款作为一种新兴的贷款方式,其具有贷款门槛较低、手续简单便捷、还款周期短等特点,大学生只需要向网络贷款平台提供自己真实的个人信息,就能申请和获得一定数额的贷款资金,更是增加了大学生对它的喜爱。随着网络贷款的发展,平台数量不断增多,网络贷款的业务形式也是越来越多样化,大学生对其喜爱和依赖程度也是越来越大。网络贷款为满足大学生的消费需求拓宽了资金来源,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一些不良的网络贷款公司为了扩大贷款业务,提高和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诱导大学生进行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甚至有一些网络贷款平台冠冕堂皇地打着“助学扶贫”或者是“扶持创业”的旗号,以“低利息、甚至是零利息”或者是“分期时间长”等来吸引大学生申请和获取网络贷款用于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殊不知,在这些所谓的“助学扶贫”“扶持创业”,“分期时间长”“低利息”很多是见不得光的虚假宣传,很多网络贷款的利息远远高出正常贷款形式很多,大学生一旦陷入网络贷款的陷阱往往只能是身不由己、望洋兴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借款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通过网络贷款获取资金,但因无力偿还、不堪重负而付出自己年轻生命的极端事件。近年来,还出现了网络贷款的一种新的业务形式——裸贷,它将借款人手拿身份证的裸照作为借款的抵押依据,当借款大学生出现违约的情况时网络贷款公司以公布裸照等形式催要贷款,甚至还有一些不良网络贷款公司提出“肉偿”的方式来偿还贷款,这样的网络贷款无异于给现代大学生带来了恐怖的阴影,一些借款大学生因不堪忍受来自网络贷款公司、家庭、高校等压力而走上了结束自己年轻生命的道路。所以可以说,大学生网络贷款的现状堪忧,值得我们思考。

二、大学生网络贷款面临的风险

(一)信息泄露风险

现阶段,大学生网络贷款使大学生面临着信息泄漏的风险。大学生在申请网络贷款时通常都要向网络借贷平台填写和提供自己的真实的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甚至连自己的所在学校和亲属的信息也要进行提交,而一些不良的、不正规的网络借贷平台会将借款大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之后作为一种商品进行销售,以致于一些借款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经常接收到一些垃圾信息或者是一些骚扰电话,对于借款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借贷大学生的个人信息被出售给一些不法分子,并被其利用借款大学生的名义进行网络贷款,会使借款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加额外的债务,同时也会影响借款大学生的个人贷款信用,对以后信用卡的办理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由于网络贷款平台是依托于现代先进的网络技术而存在的,在其日常的运营中也可能会受到网络黑客的攻击,不但会泄漏借款大学生的个人信息,可能借款的项目和借款额度也会被恶意改变,增加借款大学生的债务负担。

(二)大学生人身安全风险

大学生网络贷款还使大学生的人身安全面临着风险。一旦借款大学生在借款过程中出现违约的情况,比如说还款不及时,很多网络贷款公司便会采取一些跟踪、威胁的催款方式,用恐吓、暴力手段等对借款人进行胁迫,强迫借款大学生偿还贷款和贷款所产生的高额利息。这也是网络贷款和传统正常渠道的贷款形式存在的主要区别,传统的贷款形式是以法律法规为依托,当借款人出现违约的情况时也是按照法律的流程对借款人进行催要,而网络贷款对借款大学生的骚扰和威胁,甚至恐吓和暴力手段对大学生的人身安全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使大学生的人身安全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偿贷不力在给借款大学生带来恐慌的同时也使高校校园环境不和谐因素增多。我们通过新闻报道也可以发现一些高校大学生因无力还贷而受到网络贷款公司的恐吓和威胁,因为不堪忍受压力而采取一些割腕、跳楼等极端行为,在结束自己年轻生命的同时也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沉思。

(三)偿还资金信用风险

高校大学生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家庭给予的用于生活和学习的费用,即使在高校进行兼职也是相对有限,而网络贷款具有的便利性、门槛较低的特点,大学生不用本人亲自到现场进行办理贷款的相关事宜,只需要提供自己的个人身份信息就可以申请和获取一定的资金,随着网络贷款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网络贷款的渠道也变得更为宽广。大学生在网络贷款过程中如果自己在约定的还款日期出现了还款资金紧张,可以向另外的网络贷款平台申请和获取新的贷款以偿还原来的贷款和贷款利息,殊不知,在网络贷款渠道不断增多的同时也为大学生带来了更大的风险,网络贷款的利息往往和其它传统正常渠道的贷款相差很大,一旦借贷大学生进入用新贷还偿还旧贷的恶性循环中,如果有一笔贷款不能及时偿还、资金链断裂便会陷入无法自拔的陷阱和漩涡,就会影响到借款大学生的贷款信用,借款大学生将会面对高额的贷款和贷款利息带来的压力,如果不能较好、及时地偿还贷款,还容易引发极端事件的发生。

(四)网络虚假贷款诈骗风险

如果借款大学生的个人真实信息被一些网络诈骗团伙获取,由于高校大学生涉世未深,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诈骗团伙利用借款大学生资金紧张、急需资金的心理,再加上大学生对网络贷款了解有限,很容易把大学生卷入网贷的骗局。比如诈骗者通过建立虚假网络监控平台,非常容易通过借款大学生的贷款申请,然后让借款大学生先支付一些保证金或者第一个月的贷款利息等,由于借款大学生急于获取贷款,就会给诈骗者以可乘之机,在借款大学生支付所谓保证金或第一个月利息后,他们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三、解决大学生网络贷款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网络贷款法律制度

针对现阶段大学生网络贷款的现状和大学生网络贷款面临的风险和消极影响,需要国家进一步完善网络贷款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更好地为网络贷款提供法律规范,避免校园悲剧的发生。就网络贷款平台的准入限制国家要制定和出台相应的政策,并且还要对其准入所要达到的条件进行严格而明确的要求,进一步规范网络贷款的业务范围、业务模式等。同时对网络贷款的渠道也要进行法律上的规范,使其按照法律制定的标准进行。还要加强对于网络贷款平台资质的调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予以取缔和查处,对于那些达到相关要求的在颁发经营许可证之后才可以进行公司信息的注册。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对于网络贷款平台的监管,既要维护网络贷款平台的健康运营,也要让借款人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良好的保障,并要求网络贷款平台不断提高其技术能力,对借款人的个人信息、借款项目等进行严格保存和管理,强调其安全性。

(二)从家庭教育入手,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由于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引发的大学生网络贷款,家庭作为子女身心发展、成长的主要环境,应该从家庭教育为基础,培养大学生形成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父母无论是对于日常生活的消费,还是对于对财富的追求,都应该以“量入为出”为基本原则对子女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告诫子女不能为了所谓的面子或者盲目的攀比心理而铺张浪费,培养子女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并引导其学会合理规划资金使用。通过父母的真实行动,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并使子女逐渐建立起积极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另外,对于那些刚刚进入高校的大学生,父母还要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以了解他门的思想动态。因为大学生刚刚进入大学,其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身边没有了父母、朋友的陪伴和监督,进入了一个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相对更加自由。而高校作为一个小型化的社会环境,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对于刚进入高校的大学生而言父母也应该加强交流,不能因为不在身边而只滿足其学习和生活的费用其它的则放任不管,任由其自由发展,父母应该保持和加强与子女的良性互动,在关注思想动态的同时给予必要的理性消费的引导,让子女拒绝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

(三)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业观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也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能够端正学习态度,以自己的学业为中心。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理性消费、理性网贷的相关教育,让学生清楚认识到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学好专业知识,那些不切实际的过多消费和超前消费只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并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不利于自己的就业和发展。同时高校还要加强对学生在网络贷款方面的教育,让学生能够对网络贷款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进而增加其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尤其是加强网络贷款法律相关知识的了解,防患于未然,避免悲剧的发生。另外,高校还要尽可能为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例如对于那些贫困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工作岗位,进一步增加资金的来源,使其顺利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蔡璐,杨雨泽,陈佳玥.大学生网络借贷现状研究[J].现代营销,2017,(08):117.

[2]刘昕.大学生网贷的现状及策略[J].中国商论,2017,(12):8-9.

[3]崔云亭.大学生网络贷款的风险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17,(15):32-33.

[4]岳娜.大学生“校园贷“现状及对策研究[J].济宁学院学报,2017,(04):100-104.

作者单位: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